分享到微博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日媒质疑中国无力保护海外公民 领事机构凌乱

2013年07月11日 09:19  环球时报  我有话说

  日本《外交学者》7月9日文章,原题:中国能否保护其海外公民?

  旧金山的坠机事件发生后,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和驻旧金山领馆立即展开行动,启动24小时应急服务。正如这种努力所显示的,中国外长王毅已将领事保护工作放在更优先的位置。他表示要通过外交努力,为中国游客提供更安全的旅途,为中国留学生争取更好的教育,为中国商人营造更友善的兴业环境,为中国在海外的劳动者创造更好的条件,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中国梦”。

  然而,中国实现这些目标的能力显然有限。中国有2万家企业遍布全球,每年有8000多万人次出境旅游。但中国外交部在北京仅有约140名从事领事服务的外交官,约600名此类人员分布在250多个驻外使领馆和其他海外机构(原文如此)。相关负责人表示,最近几年,领事司每年要处理约3万起事件,从事领事保护服务的外交官每年平均处理40多起。随着中国公民在海外面临越来越多的不安全,这一数字还在迅速增长。

  由于中国新一届政府表示不会增加公务员数量,这些外交官承受的压力可能与日俱增。领事保护机构的凌乱状态令形势进一步严峻。例如,在海外遭遇危机的中国公民被告知立刻向使馆寻求帮助。但许多人尝试后却发现,若事情发生在非办公时间,就无人接听电话。

  为改善状况,一些措施已采取。例如,2011年中国外交部开始通过其网站发布安全信息,还尝试以更具创新性的方式与公民联络,如微博等。它还与中国电信运营商签署协议,确保中国公民一到达海外就能收到含有基本安全信息的短信(内容包括与中国领馆和当地警方的联系方式等)。

  尽管已采取这些措施,普通中国游客仍有可能体会不到太多切实改善。例如,虽然中国已有6亿网民,但许多人仍不上网。再者,国外上网费用往往超出中国人的经济承受力。还有时,中国公民的旅游目的地国家本身就限制上网。因此,一旦发生危机,网络举措的作用就会受限。毫无疑问,中国的领事服务正比以往面临更大的挑战。解决方案能否尽快出台仍是个未解难题。 (作者考林·王,丁雨晴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欢迎发表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