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双身的“神雕”
本周,最让中国军迷感到意外的可能就是沈飞集团机场上那架奇怪的大型无人机了。这架被网友称为“神雕”的无人机少见地拥有两个机身,并且有一对大到不成比例的垂直尾翼和一副超长的机翼。根据现场照片推测,该机机长约20米,翼展则可能超过40米,虽然无法确认起飞重量,但显然已经属于大型无人机。
超长的机翼足以说明这架飞机的飞行空域——高空。从美国的U-2到苏联的M-55,高空飞机只要长得不像火箭,十有八九都得有一副如此长的机翼。而根据相关论文以及此前有关中俄联合开发无人机的消息推断,“神雕”无人机最早的来源是一款中俄联合研制的高空无人机,主要作用是空中预警。值得关注的是,许多类似方案在说明其预警机功能时,都强调了“反隐身”。
无人预警机同有人操作的预警机在定位上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较为先进的大型有人预警机承担的是大型空中雷达站与空中指挥所的双重角色,不仅要探测周围空域的空情,还要指挥战区内的本方飞机,而一些小型预警机和预警直升机受制于机组和显示屏幕的数量,只承担空中雷达站的功能。
无人预警机因为没有机组,自然也只能作为雷达站,指挥功能则要依靠与无人机有数据链链接的地面控制站来完成。由于无人机不需要考虑机组的疲劳程度(地面控制站换班比空中预警机要容易得多),续航时间可以长得多。而且因为没有人员和操纵台节省了大量重量,无人机可以做得更加轻巧,以获得高空优势并取得更长的续航时间——按照俄罗斯的设计,这种无人机的续航时间不是以小时而是以“天”来计算的(虽然俄罗斯也没能实现这一设计目标所需的技术)
有说法称“神雕”无人机的气动布局极难控制且机动性不好,但对于展弦比如此巨大的高空预警无人机而言,本身就不需要很强的机动性。这种布局形式确实存在相当的技术难度,2006年时“神雕”项目一度搁浅,其中恐怕也有当时尚无法解决技术困难的原因。不过随着中国电传飞控技术的进步,当年曾让苏联望而却步的气动难题现在却可以得到相当程度的解决。
几乎可以肯定,双身设计是为了满足装备两套针对不同方向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及相关设备而设置的,而且极有可能采用与机身共型的方式安装。按照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总设计师王小谟的说法,下一代预警机使用共型雷达天线几乎已经成为必然。依照国内的雷达技术水平,“神雕”采用类似设计显然在情理之中。至于机翼前缘或者后缘是否配备共形天线,单凭目前的照片尚无法判定。不过我国采用全向共型阵的预警雷达并非不可实现的目标。
据传,“神雕”的雷达可能采用了双波段设计(或者可根据需要选装不同波段的雷达),可以在X波段和UHF波段工作,这两种波段中,X波段可以提供精确的火控信息,UHF波段则被认为具有反隐身能力。此外,该机的雷达还具备合成孔径工作能力,因此可以用于侦察缓慢移动的地面和海面目标。
不过对于这种无人机而言,能否实现其既定性能,除了电子设备给力之外,发动机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无人机较为轻小,推重比低,发动机的推力需求不难满足。但另一方面,发动机的油耗指标则是无人机能否实现预期长时间续航的关键。
这一点上,我国的航空动力依然无法让人满意。据传,成飞研制的“翔龙”无人机最初就因为采用了一台涡喷发动机,油耗高出美制“全球鹰”3倍,导致该机的续航力明显不足,后来更换了低油耗的涡扇发动机,才顺利将航程提升到1万公里以上。“神雕”机体更大,采用了一台看来有着大涵道比设计的新型涡扇发动机(型号暂时无法确认),理论上续航时间应该会更长。不过对于该机的动力和续航时间,在进一步新的信息出现之前,恐怕无法妄言。
尽管这仅仅是一架原型机,而且还有着不少俄罗斯“血统”,但是毫无疑问,“神雕”无人机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无人机在应用范围上进一步巩固了世界第二的位置,同时也表明中国无人机开始脱离单纯参考美制无人机的研制思路,走上了一条与此不同的新道路。(作者署名: 施洋 外交与军事观察者,独立评论员)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