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中国如何干扰美全球鹰无人机 迫降后可节制美国

2015年05月28日 16:48  观察者网  收藏本文

   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最近,美国《华盛顿自由灯塔》网站的“资深反华”(他自己在社交网络上的身份说明)写手比尔·格茨又从五角大楼弄到了独家消息,称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在靠近中国南海岛礁的时候受到干扰。国内许多媒体都进行了转载,但大多把注意力放在了文章最后,“资深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理查德·费舍尔(这位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他的一篇文章在经大陆媒体转译后又被刚刚上任的台湾“国防部长”抄了去,导致后者丢官)的话上面,这位专家说,中国可能会试图去捕获“全球鹰”。

  这两个消息联系在一起,许多媒体在报道时习惯性地加上了略带夸张的标题:“全球鹰险遭擒获”,让笔者略感意外。其实,全球鹰的特性决定了这种无人机是很难“被俘”的,甚至可以说,全世界能做到干扰“全球鹰”的国家也并不多。

  有网友认为干扰“全球鹰”无人机“没有意义”,似乎不把它击落就“没有意义”。“干扰了又有什么用?你能像伊朗当年一样抓一架回来吗?如果不能抓回来,那干扰它又有什么用?”

  持此观点者并未理解一个关键性问题——“全球鹰”不是RQ-170那种“低档无人机”可以相提并论的,两者根本不是一个层面的事。

  那么,在说干扰“全球鹰”之前,我们就得先解释下伊朗“俘获”RQ-170是怎么回事。

伊朗可能也为展示活动制作了一些不能飞行的RQ-170模型,如图中这架伊朗可能也为展示活动制作了一些不能飞行的RQ-170模型,如图中这架

  伊朗俘获RQ-170的迷雾

  2012年,国内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伊朗“俘获”RQ-170一事,让大家都以为这是一种“高端大气上档次”,非常安全,不易被干扰,还能隐身……的无人机。

  然而,根据美国《航空周刊》(权威航空刊物)等媒体的分析,RQ-170恰恰不是一种“高端”无人机,相反,它从设计之初就被当做一种“可以在敌方境内损失”的飞机。

  从几方面都可看出端倪。首先,其许多设计要素和隐身要求背道而驰,确保敌方即使俘虏了这种飞机也无法得到什么关键性情报。例如:主起落架舱突出于机翼上方;机翼前缘存在锐角;从上方看,机翼外缘为曲线;尾喷口几乎没有遮蔽措施。其次,这架飞机的涂装色彩是适用于15000米中等高度飞行的灰色,而高空无人机一般会采用深得多的颜色。此外,它的发动机也是便宜货,猜测可能是加雷特TFE731或通用TF34,这两种发动机分别常见于多种型号的教练机或A-10攻击机上。

  RQ-170上所搭载的电子设备比较先进,除了照相机等常见设备,还有合成孔径雷达和通讯监听设备。不过,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这些电子设备也完全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廉价型号完全适合这种“消耗型”无人机。

  正因为RQ-170结构相对简单,伊朗不久就依样画葫芦,造出了一个外形与之相近的逆向工程版本。当然,西方国家宣称那不过是个骗人的模型。

  据报道,这种无人机最初在韩国部署,部分取代了U-2侦察机,用来窥察朝鲜。随后又在追杀本拉登的行动中,被用来在避开巴基斯坦军方耳目的情况下执行搜索任务。再后来,这种飞机就在伊朗被成功迫降了。

  从伊朗事后发布的RQ-170解剖图来看,该机确实属于相对简单的无人机。它并没有安装“全球鹰”等无人机上的那种卫星天线,因此在机载数据链工作范围之外、不能直接遥控飞行的地方,它很可能主要依赖GPS导航设备获得自身位置信息,然后根据机内电脑预置的任务路线实施飞行。伊朗后来公布了该机存储器内拍摄的图像信息等内容,也显示该机当时并不能通过卫星或者短波数据链将自己拍摄到的信息即时发回地面站。

  伊朗方面可能是通过几次观察,了解到这种飞机相对固定的飞行路线后,采用设伏战术,屏蔽飞机的GPS信号,同时可能还干扰了它的无线电高度仪,使之误判自身飞行高度而坠落。以伊朗的技术水平,很难相信他们具备直接侵入数据链系统,伪造控制信号夺取无人机的能力。而且,这架被缴获的RQ-170明显是较平缓的摔在了地上,这表明该机可能并未被控制,而是误认了飞行高度,在“正常飞行”中触地的。由于RQ-170采用的飞翼构型下降率本身就较低,飞机本身飞行速度也较慢,因此没有被严重损坏。

  英国《飞行国际》杂志指认,伊朗使用的干扰机型号是俄制1L222型电子战系统。据报道,这一电子战系统包括一套电子情报搜集系统和一套电子干扰系统,它主要用于干扰战斗机火控雷达、地形跟踪雷达和地面测绘雷达,此外也可用于干扰制导武器使用的无线电数据链。

近日,张召忠将军在央视点评美国激光武器的强与弱时,认为,雾霾与海上盐雾对激光武器阻止作用大,还有就是激光干扰也是对付激光武器的一种好办法。  近日,张召忠将军在央视点评美国激光武器的强与弱时,认为,雾霾与海上盐雾对激光武器阻止作用大,还有就是激光干扰也是对付激光武器的一种好办法。

  有美方退休将领表示,RQ-170飞机存在某种缺陷。或许正是这种缺陷——推测是机上部分关键设备,比如高度表等,和导弹一样只有一套,而没有备份设备——让原本目标仅是干扰RQ-170测绘雷达的俄制干扰机意外导致RQ-170坠落。

  这么说来,伊朗通过干扰“擒获”RQ-170似乎还带有一点“瞎猫碰上死耗子”的幸运。当然,也不能排除这是西方国家刻意贬低伊朗人技术能力的胡说。

  应该说,伊朗“擒获”RQ-170一事的具体情况或许就和当初南斯拉夫用SA-3防空导弹击落F-117A隐身飞机一样,是个不解之谜。但不论哪种推论,都指向一个事实,就是RQ-170飞机不难干扰。

  干扰”全球鹰“完全是另一码事

  中国与伊朗虽然都是美国空中侦察“重点照顾”的对象,但中美对抗的技术水平与强度和美伊完全不同。

  从最早我们用“竹竿子捅下来U2”,到后来SR-71侦察机和D-21无人机对我罗布泊核试验基地的侦察,到海空英雄王伟撞击EP-3,再到去年11月歼-11H战斗机在“海神”头上的桶滚,可见在干扰“全球鹰”之前,中国和美国的“空中斗法”已经持续了几十年。随着“全球鹰”的“破功”,未来美国可能还会对我国投入RQ-180无人机进行试探飞行。

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RQ-170相比,擅长制造飞翼式隐身飞机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所研制的RQ-180无人机才是值得中国担心的“下一代”对手。该机的翼展达到40米,机身结构类似X-47B。航程和留空时间可能不亚于RQ-4“全球鹰”,该机控制方式、隐身水平等情况不明,将成为各国防空系统的下一个对手  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RQ-170相比,擅长制造飞翼式隐身飞机的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所研制的RQ-180无人机才是值得中国担心的“下一代”对手。该机的翼展达到40米,机身结构类似X-47B。航程和留空时间可能不亚于RQ-4“全球鹰”,该机控制方式、隐身水平等情况不明,将成为各国防空系统的下一个对手

  毛主席说过“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走掉”,美国对我空中侦察也是一样。当初其D-21超音速无人机在我国境内因故障坠毁后,美国误判认为中国拥有了能够击落SR-71的导弹,一度停止了这种飞机的侦察行动,但后来发现事情并非如此,SR-71侵犯我领空的侦察得以一直持续到70年代。70年代中期,我军具备了一定的拦截SR-71的能力,但当时中央出于政治考虑,没有批准发射导弹。

  类似地,我国将美国侦察机逐出海南到上空,也同样经过了一番斗争,王伟烈士就是在这一斗争中牺牲的。现在,双方斗争的前沿又南推到了南海岛礁上空。

  我国的领空安全,从来不是靠赌咒发誓来维护。但在现代条件下,直接击落美国侦察机也可能有悖于两国“斗而不破”的战略基调。因此,对全球鹰进行干扰,迫使它放弃对我的侦察行动,就成了一种有必要、有节制的对美国施加压力的方式。

  全球鹰的操控方式,也恰恰为我们的干扰提供了可能,笔者在此通过几篇公开的论文资料(感谢网友“李菊”、“电网”的帮助),粗浅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必须解释几点:

  1,RQ-4“全球鹰”属于高价值无人机,其在安全方面的受重视程度远不是RQ-170这样容许“带着缺陷上天”的飞机所能相提并论的。作为美国重要的空中侦察监视节点和重要的战役战略无人机平台,“全球鹰”的各种机载设备较为完善,且互为备份,干扰其中一套设备不会导致像RQ-170那样的坠机事件。

  2,它采用卫星数据链通信作为主要控制方式,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直接将侦察到的信息实时传送回去,即使被击落,在被击落前发生的事情后方也能知道。而且,干扰卫星数据链通信并不容易,可以通过一些较为简单的技术手段对抗普通的干扰,包括地面站干扰。

2013年5月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基地,两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MQ-4C“全球鹰”高空无人侦察机正在整齐停放。5月22日,海军型MQ-4C无人机成功完成首次试飞。该机侦察范围可覆盖2000海里海域,可以执行24小时全天候高空侦察作业。美国海军为该名“人鱼海神”(Triton)  2013年5月2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基地,两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MQ-4C“全球鹰”高空无人侦察机正在整齐停放。5月22日,海军型MQ-4C无人机成功完成首次试飞。该机侦察范围可覆盖2000海里海域,可以执行24小时全天候高空侦察作业。美国海军为该名“人鱼海神”(Triton)

  3,RQ-4在卫星通信被干扰的情况下,也有较高的安全性,机上有精度较高的惯性导航元件,即使在GPS受干扰的情况下,至少也能确保飞机不会傻乎乎掉下去。

  4,RQ-4飞机的数据安全性较受重视,要通过网络攻击手段掌握这种飞机的控制权是十分困难的,这方面最好别抱希望。(虽然美国天天叫“中国黑客威胁”,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美国的黑客水平才是世界第一)

  上述几点决定了在对抗RQ-4的时候,不大可能像伊朗对付RQ-170一样,用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就能发挥决定性的效果,必须采用更复杂的手段。

  2013年,中国《航天电子对抗》杂志刊发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干扰的方法。

  这篇论文结合了几篇文章的有关结论,认为要有效对抗无人机,首先要实现对其发现,定位和跟踪,实际上和将它击落所需要的探测方法也差不多了。

  文章中提到,RQ-170和RQ-4之类无人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较小,并不容易被定位。所以需要采用一些特殊方法对其定位。尤其是利用无人机本身发射的电磁辐射进行无源定位的方法很受重视。原因是无人机无法像有人驾驶的隐身飞机那样实现高度无线电静默,而且它一般飞行速度较低,路线固定,容易被定位。

  在有效发现了无人机,并对它经常飞行的固定路线有所了解后,就可以开始设法设伏对付它了。

  最“一劳永逸”的方法,当然莫过于直接击落。但显然在南海上空我国并未直接采取这一手段。

  被动对抗的手段则包括,干扰其侦察系统,伪装我方目标等,但这些手段过于被动,价值有限,而且也不能起到对敌方的震慑作用。

  还可以干扰GPS导航系统,实现方法非常容易,但我们前面提到过,RQ-4无人机上装有惯性导航系统,对失去GPS信号并没有RQ-170那么敏感。

  那么,最佳对抗方法莫过于干扰卫星与无人机间的数据链了,因为“全球鹰”实际仍属于有一定自动控制功能的遥控无人机,切断卫星与飞机的联络后,它会根据事先设置的程序,飞回机场,这样就可以起到阻止其对我侦察挑衅的作用,又不至于让事情超出控制范围。

  这篇论文指出,如果能够在高于无人机的高度对无人机发送干扰信号,可以有效干扰卫星对无人机的下行通讯链路,需要的功率远小于用地面站实施干扰。

在国内军事类媒体上,一直流传着一张中国军用飞机发展的“族谱图”,该图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后来的公开报道中得到了验证,而最为神秘的则是该图中的“高空远程反隐身无人机”。而在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一书中,也曾明确提到过“在进行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项目研究的同时,李明还大力推动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的对外合作,基于这项合作,601所研制了‘神雕’验证机” 。  在国内军事类媒体上,一直流传着一张中国军用飞机发展的“族谱图”,该图的绝大部分项目都在后来的公开报道中得到了验证,而最为神秘的则是该图中的“高空远程反隐身无人机”。而在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路前行:飞机设计专家李明》一书中,也曾明确提到过“在进行无人作战飞机系统基础技术研究项目研究的同时,李明还大力推动高空反隐身无人机的对外合作,基于这项合作,601所研制了‘神雕’验证机” 。

  然后该文进一步指出,“可以使用地面大功率干扰站和系留气球平台干扰系统分别对无人机的上、下行卫星通信信号进行干扰。一是不受功率资源的限制,可长时间实施干扰,以实现对无人机的要地防御;二是由于采用升空平台,侦察干扰作用距离远,时间长。地面大功率干扰站干扰无人机时,对中继卫星而言,干扰站和无人机的位置几乎相同,只要干扰站的干扰功率大于无人机的发射功率,理论上就可以实现对无人机卫星通信上行信号的干扰。无人机载荷有限,相应的地面大功率干扰站要实现同样量级的等效干扰效果是可行的。对于下行信号的干扰,由于采用了升空的系留平台,对功率的要求并不高。”

  文章指出,一旦卫星通信中断,无人机就无法自主执行任务,必须自动返航。

  这篇论文发表于2013年1月,提出的是对抗RQ-4最为可行的方法。很可能,我们在南海就是利用系留气球和地面站结合的手段来驱走“全球鹰”的。

  对抗的未来走向

  目前,RQ-4“全球鹰”无人机已经成为美国最重要的无人战役战术空中节点,这种飞机一般情况下不会深入敌对方的控制区域。而另一方面,如RQ-180等新一代无人机已经初露端倪,这些无人机在对抗方面将具备一些与RQ-4截然不同的特点。由于RQ-180和X-47B无人机关系紧密,两者可能采用了类似的高指向性数据链技术,利用在远离敌方空域的地方盘旋的“全球鹰”作为中继工具,来直接避免卫星通讯易受干扰的缺点,同时可能采用更多的对抗措施。当然,这些新的反干扰项目的进展我们目前还不得而知。

  此外,RQ-180无人机的隐身性能将接近于美国B-2隐身轰炸机,甚至可能更高,我们前面提到的干扰方式都需要对来袭无人机实现定位,因此要用这种方式干扰RQ-180显然会更加复杂。

  再有,RQ-180无人机和未来美国海军UCLASS无人机都更强调在失去卫星支援情况下依赖自身机载设备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尽管这种能力或许也不完美,但考虑到未来惯性导航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未来对这些无人机实施欺骗和干扰也会越来越难。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自然也要有对抗的办法。最基础的,是对被侦察的要害目标实施伪装,对来袭敌机的SAR雷达实施干扰,避免其穿透我方防空领域后有效实施侦察。其次,也可以考虑硬杀伤手段。第三,针对高指向性数据链,或许用我方的无人机搭载干扰机切入其信号来源方向,也可以实现干扰。

  换句话来说,或许未来的无人机空战,并不会向电影里那样,是一群无人机之间上下翻飞,互射激光和导弹。相反,可能是两架庞大笨拙的无人机,在庞大的空、地、天、电一体的作战系统支援下,互相绕着圈子试图咬住对方信号来源方向,并实施干扰……这一幕,或许在不远的未来,就会出现。(作者署名:席亚洲 独立军事评论员,IT业观察者)

进入2014年年末,国产新型军机项目加速进行测试。近日,不光2015号歼20成功试飞,还有新款大型无人机也出来“溜弯”了。(来源:飞扬军事)  进入2014年年末,国产新型军机项目加速进行测试。近日,不光2015号歼20成功试飞,还有新款大型无人机也出来“溜弯”了。(来源:飞扬军事)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无人机 全球鹰 美国 中国 伊朗 干扰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习近平彭丽媛10月访英将下榻白金汉宫
  • 体育NBA-哈登13失误 勇士4-1火箭进总决赛
  • 娱乐黄晓明微博晒结婚证 和baby终成眷属(图)
  • 财经深圳房价大涨近40%现“失控”风险
  • 科技互联网女皇报告:全球智能机用户21亿
  • 博客亲历美国战略核潜艇老虎巡航(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95后被封考古女神 认为骷髅萌萌哒(图)
  • 育儿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 小心暴力教育遗传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