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先驱晨报》4月14日文章,原题:中美谁能最先吸引印度 美国现已取消对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签证禁令,并发放莫迪有效期为9年的新签证。对于这位去年刚刚上任的印度总理来说,该如何面对这个尴尬的现实?
去年莫迪赢得大选时,白宫曾公开祝贺他“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自由与公正选举中获胜”(此次大选超过2/3的印度合法选民参与投票,投票数接近5亿)。在此之后,白宫取消了对莫迪的签证禁令。
2005年,时任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因涉嫌纵容并煽动该邦印度教徒攻击穆斯林而被美国吊销签证。2002年,古吉拉特邦发生暴乱,超过1000多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丧生。在约60多次的质询和审判中,并未有证据显示莫迪参与其中,但对此的质疑声从不间断。
吊销莫迪签证的国家不止美国一个,英国以及几乎所有欧盟国家都曾禁止莫迪来访,但美国禁令的期限最长。面对美国的轻蔑挑衅,莫迪并未忽视,他的一些观察者认为莫迪并不需要和美国搞好关系。
《印度斯坦时报》的一位外籍评论员透露,莫迪曾表示绝对不会主动和奥巴马会谈。但莫迪又告知这位评论员称“奥巴马给我打了电话主动邀请我参加峰会”。骄傲得到满足后,莫迪接受了奥巴马的邀请。
对奥巴马来说,莫迪不仅是一个需要合作的人物,他对制衡中国更是有着重要意义。但这个拥有核武器并与中国有长达4000公里国境线的国家近期却对中国伸出和平之手。
《纽约时报》报道称,今年一月莫迪与奥巴马会面时,就中国问题展开了长达45分钟的热烈交谈,并且正式公布了他们的共同看法。两位领导人还发表了一份题为《亚太及印度洋地区联合战略构想》的战略文件。
这份文件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印度作为不结盟运动的前任领导者,此前从未与美国发表过此类声明。同时,尽管声明未直接提及中国,其目标却毫无疑问指向中国。莫迪与奥巴马表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民主国家”将会促进共识,并立即将中国排除出在他们的共同“构想”之外。
引人注目的是,他们宣布了一条从非洲到东亚的“共享地带”,而这一广袤的区域包含中国的生命线。这一横穿印度洋的海上航线输送了中国进口石油的80%。该声明同时也挑战了中国正在扩大的影响范围。
一位在这类问题上较有影响力的印度评论家苏布拉马尼亚姆(K. Subrahmanyam)曾宣称:“控制南亚及印度周边的印度洋海上航线是印度的天命。”但中国对于该问题一直以来的观点——借用中国军事科学院前院长赵南起的话——就是“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发生”,“我们不会让印度洋变成印度的海洋”。
莫迪的竞选顾问马利克(Ashok Malik)说:“美国将印度视为在印度-太平洋区域内纯粹的安全提供者。我认为莫迪认识到如果印度不接受这一角色,中国将填补这一空白。”
而且莫迪知道在与中国的竞争方面他有印度民众的支持。根据2013年的一项调查,82%的印度人认为在未来十年内,中国会对印度的安全构成威胁。
澳大利亚、美国、印度都在培养与中国的商业联系。然而,与此同时,这些国家也秘密地计划相关战略以制衡对方。澳大利亚与美国、印度将站在一边。(作者:彼得•哈切尔 李彬 牛健 马茹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