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军事工业综合体网站4月17日报道,在经过多年的讨价还价之后,俄罗斯终于同意向中国出售24架最新型的苏-35多用途战斗机。此前,该项交易遭遇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中国不愿向俄方提供保护知识产权的保证:苏-35上运用的一系列最新技术可能会遭中国飞机制造企业窃取。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俄中双方似乎已达成了相互可以接受的妥协。
中国最初曾以俄方要求在协议中加入“未经许可不得仿制”的条款而拒绝采购苏-35。显然,中国人虽然希望获得苏-35,但却不愿承担不再仿制俄制战机的责任。此前,中国已成功地对俄制苏-27进行了未经许可的仿制并推出了国产的歼-11,俄方曾多次对这一事件表示过不满。从那时起,中国以歼-11为基础研制出了双座型的战斗轰炸机(歼-16)、隐形版的战斗机(歼-17),另外,其还从乌克兰弄到了一架舰载版的苏-30(苏-33)并推出了仿制品(歼-15)。
中国方面现在仍坚持认为,上述几款战机均为自主研制,它们只是恰巧与俄制战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作为回应,俄罗斯停止向中国出售新型战机,不过,俄方却一直未停止向中国生产的战机提供喷气式发动机。时至今日,中国对俄制发动机的仿制仍未完全成功。对俄方来说,对华出口发动机的利润是非常丰厚的,这使得俄发动机制造企业得以推进新型产品的研制工作。
作为一款全重达34吨的重型战斗机,苏-35的机动性却强于重量为33吨的苏-27。此外,苏-35机载设备的性能也要更为出色。根据苏霍伊公司公布的数据,苏-35还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在性能大幅度提升的同时,苏-35的价格也直线上升,单价超过苏-27至少50%(基本型的单价约6000万美元)。由于苏-35继承了苏-27系列战机庞大的机体设计理念,这使得其拥有巨大的升级潜力。
苏-35的部分部件也进行了隐身化处理(至少对多数战斗机的雷达来说,该机隐蔽性要更强一些)。俄方宣传资料称,苏-35的使用寿命达6000飞行小时,发动机寿命为4000小时,其座舱会让飞行员感到非常舒适,同时,机载航电系统也是世界级的。
苏-35的研制周期长达20年,苏霍伊公司原计划在2005年将其投入批量生产。不过,当时为该机研制的新型矢量推力发动机仍存在一系列问题。虽然俄方现在宣称发动机的问题已得到解决,但这一点仍需时间来检验。
苏-35并非用于与美国的F-22展开直接对抗,因为前者在隐身性方面仍存在很大差距。虽然苏-35的载弹量高达8吨,但其携带的弹药只能挂载在机身下的12个外挂点上,这导致其很容易被敌方雷达发现。比较而言,美国的F-22和F-35则可将弹药隐藏在内置弹舱中。如果苏-35的机动性和机载设备的性能确如宣称的那样先进,那么该机的整体水平将超过除F-22之外的所有现役战斗机。考虑到苏-35低于1亿美元的首架,其很可能会赢得众多买家的青睐。
与此同时,对中国来说,歼-11的研制和生产过程却并不轻松。这种仿制自苏-27的重型战斗机于1998年开始服役,但其生产速度一直非常缓慢,产量只有约100架。不过,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掌握了许多技术细节并开始对其进行现代化改进。中国人修改了苏-27的机体结构设计,并生产了不少于100架、重量为33吨的歼-11A。这种战斗机装备了现代化的国产电子设备,可携带8吨的“空对空”导弹和制导炸弹。紧接着,中国又研制出了尺寸和重量与歼-11A相当,但却配备了更为先进的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歼-11B。歼-11B主要用于执行对地打击任务,同时也具备出色的空战能力。
不管中国在与俄罗斯谈判购买苏-35的过程中做出过何种承诺,获得这种新式战机无疑会为歼-11C的研制提供大量先进思想和技术。(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