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称蒙古脱中国化已经开始 安倍访蒙求援

2013年04月01日 08:47  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日本、蒙古特派记者 刘军国 霍 文】日本首相安倍晋三3月30日和31日访问蒙古国,所有日本主流媒体无一例外将之解读为“围堵中国的价值观外交”。《读卖新闻》31日发表社论称,促使“夹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的蒙古”发展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对日本的外交战略非常有利,也有助于牵制中国。《产经新闻》称,安倍上任不足100天访问蒙古有3个理由:对华战略、朝鲜绑架问题和资源外交,“尤其是在修复同中国的关系前,发展同其周边国家的关系,是日本外交战略的优先选项”。共同社31日更是一厢情愿地评论:蒙古的“脱中国化”已经开始。不过,蒙古舆论则认为,安倍东北亚首访选择蒙古,是为了寻求蒙古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支持,改变日本在东北亚孤立无援的局面。

  30日下午,安倍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与蒙古总理阿勒坦呼雅格举行会谈。共同社称,双方就发展两国在煤炭等矿产资源开发及环境领域的合作达成一致,还就加速推进经济伙伴协定(EPA)的谈判进程取得了共识。安倍称日本将对蒙古的经济发展予以协助,双方就改善日企的投资环境达成一致,并确认了将为日企参与开采世界最大煤矿——蒙古塔旺陶勒盖煤矿提供协助。这一煤矿目前已经吸引了中国、印度及西方国家竞争开采权。此外,日本将对乌兰巴托市的环境污染对策提供技术支援,还将为蒙古最大的火力发电站提供约42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77亿元)的贷款。NHK电视台称,安倍31日还到二战时被苏联军队俘虏、战后被转移到蒙古最终客死他乡的日本军的慰灵碑献花祈福。

  “安倍首相在蒙古推行价值观外交,牵制中国”,《朝日新闻》31日以此为题发文称,安倍2012年底上任后,先后访问了东南亚三国和美国,选择蒙古作为东北亚首站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确保日本的能源供给,另一方面,蒙古是中国的邻国,“可以起到牵制正在崛起的中国”的作用。据悉,访问蒙古是安倍自己决定的。在安倍政权内部,除蒙古外,还有马来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等国供选择,日本外务省认为安倍访问作为中国邻居的蒙古“刺激性太强”,态度消极,但是安倍自己强行决定选择蒙古。

  《产经新闻》31日称,在同蒙古总理阿勒坦呼雅格的会谈一开始,安倍就提出了三个原则:民主自由、和平、互助,称将在此基础上强化“日蒙战略伙伴关系”,获得对方赞许。文章称,这三个原则是针对中国的最重要关键词,个个戳中中国,明确强调了日本与中国的不同。会谈中,安倍还向蒙古提议联合美国举办三国会谈,蒙方表示同意。共同社称,同蒙古这个与中俄相邻且与朝鲜建交的国家加强双边关系,可以同时牵制中国、俄罗斯、朝鲜三个国家,确保日本在亚洲外交的主导权。安倍在记者会上表示:“我们重视同有着法制及基本人权等共同价值观的国家的关系”,或意在牵制在人权问题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中国。

  “因为日本首相时隔7年来的首访,蒙古开始着手和日本加强合作,表现出明显的‘脱中国’姿态”,共同社31日发文称, “正处在民主化进程中的蒙古也有避免过度依赖其超大邻国的考虑,引起中国领导层的警惕”。文章还引述不具名“蒙古主流媒体”31日的报道称,安倍这次“不是遍访各国,而只为蒙古而来”。不过据蒙古当地媒体报道,安倍到访时遭到反核团体的抗议,示威人群高举“蒙古国不是世界的垃圾桶”的标语,反对日本核废料在蒙古国掩埋。《产经新闻》称,蒙古贸易出口的约90%流向中国,最近几年,中国企业频繁收购拥有矿山经营权的蒙古企业,加速了对蒙古能源市场的占领。

  随着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蒙古近年来逐渐成为大国外交博弈的热点。2011年7月,印度总统时隔23年首次访问蒙古。2012年7月,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罕见访问蒙古,并高调宣称蒙古国是“亚洲民主典范,与某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被广泛认为暗批中国。而在蒙古国内,除了中国和俄罗斯的“第三邻国外交”一直是热门话题。蒙古电视台31日引述专家的分析称,蒙古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关系,首先是其“第三邻国”外交的一部分;其次,蒙古希望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得到日本的支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