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和称解放军东风-31A用北斗制导可精确打击美洲

2013年03月31日 09:52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月刊4月号(提前出版)报道,中国正式宣布,2012年底,“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区域提供服务。与第一代采用主动工作模式的“北斗一号”所不同的是,“北斗二号”(二代)定位卫星采用与GPS相同的被动工作模式。二者的军用区别为,第一代“北斗”只能用于舰船和军用航空平台自己的定位,而2012年投入使用的第二代“北斗”具备运用在各种导弹武器上的精确打击定位能力。这将大大提高中国武器对亚太周边地区的精确打击能力,并将有力促进使用“北斗”系统定位的中国导弹武器对周边国家的推销活动。

  文章称,根据建设计划,2020年将建成“北斗”的全世界被动定位系统,届时中国的战略武器对全球的打击精度将会大大提高,这意味着“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也可以使用“北斗”对美洲大陆实施打击。此外,中国武器在全球范围内的推销活动也将更具竞争力。

  “北斗一号”主动定位卫星的定位范围是东经70—140度、北纬5—55度,“北斗二号”的定位范围扩大到东经55—180度,定位精度为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尽管这是民用标准,但是足以提高中国出口武器的打击精度,它是开放式服务的,因此假设不关闭服务,理论上,中国的敌对方也可以使用“北斗”对自己的武器系统实施定位。

  “北斗二号”的另一种服务方式则是军用版,称作授权服务,与美军类似。中国若干个武器出口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北斗”的授权服务没有出口任何第三国,主要是中国军队自己使用,将来将视国际关系情况,酌情处理。

  拥有16颗卫星的“北斗二号”服务范围得到扩大,亚太地区的工作范围涵盖全东南亚、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全部、蒙古大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哈萨克斯坦、阿富汗、伊朗部分、巴基斯坦大部分。这意味着中国使用“北斗”定位的精确打击武器对这些地区的打击精度将会大大提高,对GPS的依赖降低为零。此外,使用“北斗”制导的精确打击武器对东南亚、巴基斯坦的推销活动将会更加强劲有力。

  目前无法推断军用版(授权服务)的“北斗”定位技术在多大程度上被中国军队运用,精度有多高。但是,中国武器出口公司的负责人多次在国际上强调:所有中国制造的GPS定位武器都拥有双模式,与“北斗”模式整合,中国军队的导弹武器要加装“北斗”军用版导航系统不存在什么技术上的障碍。至于定位精度,从未来将拥有35颗“北斗”卫星这一数量判断,2020年以后,“北斗”全球军用版的定位精度不会比GPS差,后者目前的民用定位精度为10米,GPS制导JDAM炸弹的打击精度为5—6米,因此,军用版“北斗”的定位精度达到5—6米是可能的。

  文章指出,亚洲国家中,第一个使用“北斗”民用版定位武器的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堡进口了“飞腾”—2型GPS/“北斗”制导炸弹,这种炸弹已经在“幻影”—Ⅲ战斗机上进行了投放测试,下一阶段的测试就是使用“北斗”定位,巴基斯坦从不相信GPS,因此巴基斯坦生产的导弹武器一直不使用GPS定位。

  目前在“北斗二号”覆盖的亚太国家中,使用中国生产的卫星定位武器的国家如下:

  陆军武器:泰国陆军即将自己生产中国的“卫士”—32GPS/“北斗”制导火箭,2012年以后,随着“北斗二号”的服役,意味着即使美国不提供GPS服务,泰国版“卫士”—32的打击精度也会接近50米的水平,“卫士”—32的最大射程为150公里。

  柬埔寨陆军获得了“卫士”—15无制导火箭技术,目前正在谈判获得制导型火箭的技术改良,因此下一个使用“北斗二号”的东南亚国家应该为柬埔寨。

  巴基斯坦目前使用无制导的A—100型地对地火箭,追加“北斗”之后,就可以变成制导火箭,因此今后也是可能的用户。

  航空武器:“飞腾”系列“北斗”/GPS制导炸弹已经在巴基斯坦使用,正在向斯里兰卡、孟加拉国推销。

  缅甸、巴基斯坦还是CH—3无人机的用户,今后出口型无人机也可以采用“北斗”定位技术。

  海军武器中,目前运用、出口之中的舰对舰导弹只有射程280公里的C—602(“鹰击”—62)使用中段GPS制导系统,“北斗二号”将会更加有利于这种导弹的出口。在“北斗二号”目前覆盖的亚太地区,缅甸、泰国海军使用射程180公里的C—802A舰对舰导弹,巴基斯坦、印尼海军使用C—802,后者还是首个使用C—705舰对舰导弹的用户,这些导弹不配备中段卫星定位系统,将来不排除以“北斗二号”实施改良。

  随着“北斗二号”的使用,“辽宁舰”航母战斗群在整个西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地区的活动以及海上导弹武器的攻击能力将大大提高。“‘北斗’利益边疆”还将进一步扩大。

 

  【中日钓鱼岛争端最新消息】【南海局势中方最新布局】【更多内容尽在军事频道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