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综合报道】据印度《前线》杂志第6期刊文称,中俄战略关系在经济和地缘政治驱动下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但一些分析专家警告称,这将会给俄罗斯带来更大风险。因此,俄罗斯应该改变以中国为中心的外交政策,发展更广泛的外交关系。
在军事合作方面,俄罗斯已经恢复向中国出口先进武器平台。2012年12月,两国签署了购买四艘阿穆尔柴电潜艇的框架协议。今年初,两国签署了销售苏-35战机的政府间协议。如果交易能够通过,这将是俄罗斯十年来首次向中国出口攻击性武器。
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使得两国战略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两国与美国关系均存在一定问题,这促使两国走得更近。普京曾表示,“我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绝不是威胁,而是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合作的挑战。我们可以借助中国的经济增长,来促进我们的发展”。他同时给出了俄罗斯将从加深与中国关系中受益的原因,首先,中国的潜力将会“帮助俄发展西伯利亚和俄远东地区的经济”;其次,中国与俄方一样希望“建立公平世界秩序”;最后,中俄已经解决了包括领土纠纷在内的“所有重大政治分歧”。
中国已经超过德国,成为俄第一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今年有望达到900亿美元,并到2020年上升到2000亿美元。当然,这中间还有地缘政治的考量,外交政策分析专家卢科亚诺夫(Fyodor Lukyanov)就曾表示,“中美间的力量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俄罗斯是否选边站,站在哪一边”。而最近的军售则表明,俄罗斯已经决定站在中国一边。
文章还同时提到了军售对印度的影响。作为俄罗斯最可信赖的军事合作伙伴,印度可能会成为俄对华军售的受害者。这是俄首次向中国出口性能超过印度的武器。阿穆尔级潜艇也比印度海军装备的“基洛”级潜艇先进。印度的苏-30MKI不是苏-35的对手,后者配备了推力更大的发动机,此外还配备了更为先进的雷达,航电和武器系统。
一些人系专家认为,中俄同志般的关系给俄罗斯带来的风险远大于收益。他们认为人口压力以及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可能会造成中国利用俄制武器对付自己。政治军事分析研究所的赫兰契辛就表示,“我们应该停止向潜在的对手出售武器”。
而一些专家认为中国不需要诉诸武力,单靠人口和经济扩张就足以征服俄罗斯。俄罗斯远东地区占到全国领土面积的40%,但人口只有650万,且在不断减少。而中国与之毗连的地区则有1亿人口。俄总理梅德韦杰夫2012年8月就曾警告称应阻止邻国人口对远东地区的过度扩张。著名的政治科学家卡拉加诺夫表示,即使中国对俄不存在敌意,“如果当前的经济趋势持续下去,俄乌拉尔东部以至整个俄罗斯都将首先成为中国的资源仓库,最后成为其经济和政治上的附庸”。
但中俄的经济合作并没有任何衰减的迹象。中俄在2009年签署了为期九年的经济合作协议,规定俄将向中国提供更多的原材料,而中国则向俄罗斯出口工业制成品。
苏联解体后,克林姆林宫长期奉行以中国为中心的外交政策。此举引发了俄战略家们的批评。他们认为,莫斯科应该同时积极加强与其它亚太国际的关系。
去年九月份,俄通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办亚太经济合作论坛,宣布了其转向亚洲的战略。莫斯科正在试图加强与日本和韩国的关系,也在提升与越南的战略合作。三月初,俄国防部长萧伊古(Sergei Shoigu)访问了缅甸和越南,并表示要提升与两国的军事关系。
卡内基莫斯科中心的特列宁(Dmitry Trenin)认为,俄罗斯应该把自己定位为“欧洲-太平洋”国家,不仅要发展与中国的关系,还应该加强与日本,韩国乃至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关系。(编译: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