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宇宙,有一种无量无形的物质,自1888年被人类发现以来,迅速成为改变世界和影响战争胜负的“魔幻之手”。这,就是纵横四维空间,承载亿万信息穿梭“地球村”的电磁波。
在总参某电磁频谱管理中心仿真室,有一群善于驾驭“魔幻之手”的“能人”,他们驱散“电磁迷雾”,助推三军用频武器装备征战沙场;运用仿真技术,让电磁频谱变得可见、可控、可用,使侦察预警、指挥控制、信火打击、效果评估等要素“链”成体系铁拳;服务建设、保障打赢,让有限的频谱资源发挥无限的作用,用电磁频谱谱写出一曲曲激昂壮美的强军战歌。
推动兵棋系统从无到有
世纪初年,残酷的现实摆在当时的中国军队面前:对信息化作战条件下武器装备作战用频推演,既没有可靠的技术手段,更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
坐观风云只能欣赏别人的精彩,瞻前顾后必将丧失发展的良机。一直密切关注频谱管理技术动向的仿真室高级工程师肖凯宁和同事们,朝着电磁空间新领域发起了冲锋。
那一年,肖凯宁与团队成员一起,起早贪黑做论证,一砖一瓦搞建设,推动建成了国内一流的电磁频谱特性综合测试分析平台,奠定了频管仿真的硬件基础,迈出了我军频管仿真手段建设关键性的第一步。
一时间,部队上下欢欣鼓舞。肖凯宁和他的团队却看到了更深的隐忧:单一系统装备可以做“CT扫描”,但信息化战争是体系与体系的对抗,涉及到陆海空等多类用频武器系统。检验整个作战体系是否存在用频冲突,最可靠的方法是将它们调集到一起进行实测。但这种测试实践中几乎不可能。
“能不能把三军用频武器装备的电磁频谱特性像‘拔丝抽茧’一样‘提取’出来,放在计算机上,运用数字仿真技术进行用频模拟推演?”一个全新而大胆的设想在肖凯宁的脑海里酝酿发酵。随后,肖凯宁带领5名80后博士硕士,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论证研究。
他们从频管数字仿真的基本概念入手,深入几十个不同类型单位学习调研,研究频管与数字仿真怎样结合、采用什么样的关键技术、体系框架如何搭建等关键问题,进行典型实验验证,形成近百万字的论证报告,一点点在白纸上画出蓝图,一步步将蓝图变成现实。
在总部机关的协调指导和中心党委的全力支持下,他们经过3年多的艰辛探索,终于将数字仿真技术引入频管分析领域,将大量典型主战装备用频特性 “数字化”,成功地把成体系的武器装备“装”进了方寸荧屏,初步搭建了全军第一家频管数字仿真平台,推动我军频管仿真手段实现了第二次跨越。在此基础上, 他们又搭建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军电磁频谱版的“兵棋”推演系统。
枯燥数据承载沉甸责任
“‘分贝哥’来了!”在仿真室,提起工程师王绍青,大家都不叫他王工,而是喊“分贝哥”。这外号源于一次联调联试任务。
那次,王绍青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将事关某型雷达布阵距离的一个参数,由业内允许5分贝的误差,一点点地从4分贝压减到了1分贝。由此,该型雷达布阵距离精度提高了10%。
“可不要小看了这10%。”时任联调联试组长的仿真室副主任周宁说,“未来信息化战争,武器装备一个指标的微调都很可能引发‘蝴蝶效应’。”
前些年,我军同一空域多架无人机上天后,容易出现失联失控现象。仿真室技术人员通过精确分析判定“症结”:无人机频率使用不合理,导致与其他系统存在频率冲突,像风筝线互相缠绕打结一样,谁都飞不了。
必须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博士毕业刚满两年的周宁担任课题组长,带领4名闯劲十足的80后,历经8次大的联调联试,6480余次实验,终于用162张图表、203148组数据,为无人机铺设出一条条“数据航道”。
“简单枯燥的数据,承载的是沉甸甸的责任。武器装备从立项研制到部署运用都涉及频谱管理问题:立项论证需要审核用频参数,研制定型需要认证频谱参数,批量生产需要抽检频谱参数。而这些参数都需要我们仿真室来测试、分析和验证。”高工胡莉琼说。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军大批用频武器装备成体系走向战场,仿真室承担的检测任务骤然增加。但他们依然保持着“精测每一个数据、实报每一组数字”的工作信条,秉承着用数据说话的科学精神,仅保障通指装备定型,就先后高质量完成了数百项测试任务,把住了电磁频谱“数据关”,让新装备战斗力“满格”走向了战场。
“未来信息化战场上,必须用精准的数据、科学的方法制定一套武器装备用频规则,才能从源头上确保武器装备科学排兵布阵,充分发挥效能。”胡莉琼说。
时刻把国家安全扛肩上
“神十”安全回家了!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许,当“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按照预定方案,在位于内蒙古的主着陆场成功着陆时,国内主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个历史性时刻。
目睹这举国欢腾、举世瞩目的激动画面,仿真室工程师贾立印兴奋不已。飞船返回舱能成功着陆,也有他和仿真室战友们幕后的付出。
2013年6月8日,“神十”发射在即,控制中心却突然传来“险情”,安装在控制中心大楼楼顶、负责接收“神十”主、副着陆场搜救直升机定位信号的北斗导航系统,被不明信号侵占干扰,信息无法回传。仿真室临危受命,指派工程师贾立印带上设备,急赴事发地域。经过耐心搜索,他们发现了几个可疑信号,但由于时无时有、时强时弱,一时仍然无法锁定目标。
“蹲守!”贾立印冷静决定。盛夏六月,骄阳似火。他和控制中心技术人员从上午到深夜,连续在楼顶蹲守14小时,终于确定了干扰信号来源,并成功进行规避。
2012年5月,国家级科研专项民航空地宽带通信系统取得重大突破,一旦投入使用,在飞机上自由地打电话、视频聊天将成为现实。
但有关部门审核时发现,承载该系统的电波“高速公路”上,已经“奔跑”着军地多种重要信息系统。一旦空地宽带通信系统投入使用,不仅与军用系统相互干扰,还直接对国土防空和飞行安全带来重大隐患。
工程师张雷鸣、简盈等人组成的课题组,白天在机场、实验室开展测试,晚上挑灯夜战论证分析,大脑里每天都是“暴风骤雨”,但难题却久攻不下。
“强攻不成,能否迂回呢?”课题组提出了“拉长时域、放大细节”的思路,终于使难题迎刃而解。他们乘胜前进,先后突破了搭建实测环境不易、高速跳频信号用频兼容分析难等10多项关键技术,为民航空地宽带通信系统与军用系统共享共用提供了精确的数据支撑。(本报记者张媛 本报通讯员吴旭李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