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于当地时间18日抵达巴西,开始对拉美四国的访问。这次访问将推动中拉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提升多个双边伙伴关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巴届时将签署“两洋铁路”可行性研究合作文件,就启动这一研究做出安排。
“两洋铁路”是一条计划从巴西大西洋沿岸修建至秘鲁太平洋沿岸的铁路,总长约5000公里,由习近平主席去年访拉美时首次提出,中国、巴西、秘鲁三国政府就推进开展这一宏大的项目达成了共识。如果这条铁路有一天真能建成,南美大陆的交通面貌将得到改写,它会成为全球意义上的现代铁路建设奇迹。
“两洋铁路”的可行性研究尚待开启,一些美国和西方的精英人士已经坐不住了。他们对这条拟议中铁路的反对几乎是习惯性、不假思索的,支撑这种反对的背后心理大都是些摆不上台面的东西,因此它们经过了一些道德化的“装扮”。
不仅对中国可能参与建设的“两洋铁路”,包括对中国公司已动工开掘的尼加拉瓜大运河,西方舆论都从“环保”的角度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质疑和攻击。环保似乎是永远都正确的理由,以它的名义即使扼杀了本该有的发展,搅局者也可以瞒天过海,继续唱他们的高调。
“两洋铁路”受到巴西和秘鲁政府的欢迎,两国社会也持大体积极的态度。当然拉美是多元化的,不同声音不可能是零。但那些激烈、传播也远的批评声大多发端于西方媒体,西方的精英们好像比巴西和秘鲁人对可能出现的“环境破坏”更着急。
然而美国人对拉美是其“后院”的实际坚持被普遍认为高于他们对拉美环境和生态的关注。对中国公司进入拉美开展重大合作,西方很多精英有抵触情绪。公开反对拉美同中国合作是站不住脚的,但西方的工具箱里有很多隐形的招数,比如通过操纵舆论,煽动一些当地人针对中拉合作项目闹事,大大增加这些项目的立项和建设成本等等。
中国是作为平等伙伴与拉美国家开展合作的,因而不可能存在当年西方殖民者曾经有过的强势。有西方舆论搅动,加上当地竞争激烈的政党政治,中拉大型合作将面临某些不确定性是可以预期的。
李克强总理此访将会促成中巴秘三国对“两洋铁路”建设的再确认,增强三国社会对在西方舆论干扰下开启这一历史性合作的信心。
拉美各国社会一定要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审视它们同中国开展广泛合作的利弊关系。中国的进入成为外部在拉美开展合作竞争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将会增加拉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中国向非洲的投资显然带动了西方对非洲市场的再审视,那块大陆因中国带来的变化而受益。
拉美大概还不曾见过中国这样大手笔并且高度尊重当地利益和感受的战略伙伴。中国以寻求多赢的诚恳态度来到这里,我们既不想“掠夺”拉美,也不想“挖美国的墙脚”。反过来,我们认为中国也不应受到法律和贸易规则之外的排斥。
拉美和中国同属发展中社会,我们都需要发展,也都需要在经济社会进步的种种指标之间寻求平衡。中拉经济的互补性很强,合作空间巨大,只要我们不被来自外部的价值观和利益观主导,保持思想方法上的独立和自主能力,中拉合作就一定能前景广阔,硕果丰富。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