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南海海域,某新型战机翱翔海天,漂亮地完成了一连串高难度战术动作。
近年来,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以新机改装为契机,对照实战标准,探索出“与作战任务相适应、与先进手段相匹配、与保障需求相配套”的装备保障新模式,加速了新型战机形成战斗力。
变“各自为战”为“体系集成”
一次,新型战机火控系统突发故障。维修技师李强很快确定是多功能显示器出现问题。拆下显示器,他到航材股申领新备件,却被告知“现在忙、等等”,随后查找备件时又发现航材库里暂时没有。
“航材部门不分轻重缓急,责任心不强,影响了机务工作。”上级机关调研,机务大队对航材部门毫不客气地提意见。而航材部门对机务人员不理解他们工作也表达了不满。
一段时间来,由于航材部门与机务大队隶属于不同团级单位,彼此沟通、协调渠道不够畅通,从而引发保障推诿扯皮的问题。
经过多方论证,该师决定以改装新型战机为契机走出一条机务维护保障新路:在外场一线,将机务指挥中心拓展成装备指挥中心,设立质控中心和维修管理两个办公室,建立统一的分工合作体系,并设装备值班员、机务值班员、联络员、质控值班员、航材值班员等,使原来的“各自为战”转变为“体系集成”。
装备指挥中心主任王仁保告诉记者,通过调整,质量控制和维修管理两项工作更加专业合理,人数减少,流程缩短,保障效能明显提升。
一“网”联通共享保障信息
机务维护保障新模式运行不久,新的问题出现了。
一次保障演练,一架飞机“突发故障”。为了得到质控部门的分析参数,机务人员专门从外场赶到装备指挥中心,由于路途耗时太多,最终该机组排故未达预定标准。
此事让官兵们看到,信息获取“拖了后腿”,影响了新机保障整体效率的提升。
“问题出在哪,刀子就动在哪。”该师决定,在保障指挥决策部门、团站装备保障部门、机组、车间和官兵休息生活等场所建立终端,依托海军航空装备业务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师的信息化装备管理保障平台,实现对质量控制、一线维修管理、地面工装设备、器材和雷弹信息等数据共享。
前不久的一次演练,某团机务大队受领弹药挂载任务后,大队值班干部将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发出。从发出需求信息,到导弹连明确弹药输送任务,整个过程方便快捷。
记者在该师维修保障一线看到,装备和后勤系统基于网络平台实现了无缝对接,场站汽车、场务、油料、航材、弹药等保障信息全部联通,各个业务部门可快速协调,有针对性做好保障工作。
从“被动”保安全到“主动”争安全
一次跨昼夜飞行训练,一架新型战机在着陆后的滑行过程中,发动机滑油告警指示灯亮起。机务人员随后进行检查,很快找到了故障原因。
虽然成功排除了故障,但官兵紧绷的弦没有放松。他们发现,这台发动机不久前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飞行前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问题倒逼,他们认识到,随着飞行训练任务加重,许多机件设备实际上都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只有变“被动”保安全为“主动”争安全,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必须把飞机的各方面信息综合量化,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实现对飞机技术状态的全面评估。”为此,该师组织技术骨干集中攻关,制订了更加贴合部队实际的《维修质量评估实施标准和程序》,把飞机的飞行情况、状态监控、履历文件情况、问题整改情况与飞机技术状况和基本维护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充分利用好每一条有效信息。
“坚持精细化管理,就要做到样样工作有章可循,条条规程贴合实际。”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师根据新型机保障特点和模式改革需求,重新制定了多种制度措施,修订完善6类保障方法和程序,优化了工作内容,规范了作业程序、时机、人员和工时。
边建设边调整,边使用边改进,精细化管理模式如今已落实到该师新型装备保障的方方面面。前不久,该师岗位资格认证考核场上人群涌动。在这里,100多名专业技术军官和中高级士官完成了岗位业务技能资格“转正”。(匡 凯 吴宇华 本报特约记者 高宏伟)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