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专家称日本增强军力否定战后秩序将威胁世界

2013年07月08日 10:17  中国海洋报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

  重温《开罗宣言》维护二战成果

  回到70年前,也就是1943年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出现了转折性的变化。1943年9月3日,意大利向盟军投降。在这样的背景下,1943年11月22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召开开罗会议,主要讨论两大问题:一是如何协同对日作战的军事问题,二是如何处置日本政治问题。

  开罗会议期间,各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沟通,当时中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和美国总统罗斯福曾经做了两次长谈,达成若干共识;在这之前,美国和英国方面也做了充分的交流。中美英三国达成的关于《开罗宣言》的共识得到了当时苏联的支持。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又发表《波茨坦公告》,在这个公告中第8条对日本战后领土作了限定。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日本投降书的第一条以及第6条中宣誓承担忠诚履行《波茨坦公告》各项规定之义务。1972年9月29日,中日发表联合声明,这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时候双方发表的声明,其中第3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重申台湾是其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8条。再到1978年10月28日生效的《中日友好条约》,确定了中日声明各项原则,为中日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我们可以看到,上述各个时期的文件和条约环环相扣,组成了一系列的法律线条,明确无误地确认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作为中国领土的法律地位。

  其次,《开罗宣言》是在反法西斯战争的背景下,以中美英三国首脑会谈精神作为基础,由美方起草,经中美英三方代表认真讨论,特别是在经过中国代表据理力争的情况下,三国首脑同意,并征得斯大林同意,以国际协议的形式公布于世,这和《波茨坦公告》一样是国际法律文件,是最重要的反法西斯成果之一,是战后处理日本问题重要的国际文件。

  历史是一面镜子,只有正视历史,才能负责任地面对未来。今天我们纪念《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就是要重温《开罗宣言》的精神,重温《波茨坦公告》的精神,以及维护这样一些重要国际法文件的尊严,国际社会需要共同监督日本,认真落实二战期间确定的历史责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胡德坤

  归还钓鱼岛是《开罗宣言》精神体现

  开罗会议是反法西斯战争期间中国参加的盟国最高级别的会议,对打败日本法西斯、结束亚太地区战争,以及重建亚太国际秩序,尤其是对中国战后收复领土、维护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日本政府一直宣称钓鱼岛是日本的“固有领土”,不存在主权争议。日本政府的根据之一就是1895年日本内阁决定将钓鱼岛编入日本领土,因而钓鱼岛不属于《马关条约》中国割让台湾附属岛屿的范畴。关于这个问题,许多学者从古代史角度论证了钓鱼岛早在1895年之前就属于中国领土,以及从《马关条约》签订角度论证了钓鱼岛是台湾附属岛屿,应同台湾一起回归中国,以此反驳了日本政府的观点。

  《开罗宣言》对日本领土处置的规定,就是剥夺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以暴力或贪欲攫取之所有土地”。而钓鱼岛是1895年日本政府趁中日甲午战争打败清政府之机,私自编入日本领土的,显然属于明治维新后“以暴力或贪欲攫取之所有土地”。此后,盟国签署的《波茨坦公告》具体规定“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他小岛之内。”1946年1月,《联合国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67号》规定北纬30度以南地区不属于日本领土,而钓鱼岛位于北纬30度以南地区,显然不属于日本领土。这些规定是《开罗宣言》精神的体现,是《开罗宣言》的延伸,也是盟国的共同决定。按照上述文件规定,琉球群岛、小笠原群岛等都不是日本的领土,钓鱼岛更不是日本的领土,钓鱼岛作为台湾的附属岛屿应该归还中国,这是对反法西斯战争成果的尊重和维护。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彭训厚

  《开罗宣言》富有巨大社会正能量

  70年前由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是一部富有巨大的社会正能量的国际法,不仅当时对爱好和平与自由的各国人民团结协作、夺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成为战后盟国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70年来,《开罗宣言》已成为战后爱好和平自由的各国人民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大局、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和历史悲剧重演的锐利武器之一。

  《开罗宣言》的历史背景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一是《开罗宣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发表的。当时意大利法西斯已经败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而同盟国已牢牢地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转入战略反攻,并在各大战场的许多重大战役中都获得了决定性胜利。二是《开罗宣言》的发表正式确定了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主要同盟国之一和“战时四强”之一的国际地位。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主要是中国坚持抗战赢得的。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作用愈来愈为世界所承认和重视。三是《开罗宣言》的发表适应了美英等国战略上的需要。美英等国决定废除不平等旧约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并邀请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和签署《开罗宣言》,绝不单纯是从尊敬中国抗战的坚决与英勇出发的,还有其战略上的需要。其根本目的就是要中国继续抗日,直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彻底胜利。四是《开罗宣言》存在的成就与不足。该宣言有助于鼓舞中国坚持抗战和巩固中国与其他主要同盟国之间的团结,但是日本所占领的原法、英、荷、美殖民地,是否也将获得独立,《开罗宣言》却未置一词。这是一个重大缺陷。五是《开罗宣言》是爱好和平自由的各国,尤其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捍卫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维护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及防止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确保世界和平发展大局的有力的法律武器。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研究员刘楠来

  《开罗宣言》具重要现实意义

  《开罗宣言》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胜利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举行会议后发表的一份政治、法律文件,对于后来惩罚日本侵略者,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秩序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在日本右翼势力否定日本侵略历史,以及妄图将日本拉回对外侵略扩张老路的今天,《开罗宣言》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罗宣言》作为中美英三国之间的条约性国际文书的这一法律性质,随着后来《波茨坦公告》的发表,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和加强。《开罗宣言》及其开列的条件,对于日本来说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执行的;对于中美英三国来说,也是必须执行的,不容改变的。应当指出,因为国际法上有一项规则规定,国际条约对其缔约国有拘束力,而不能为第三国创设权利和义务。

  所以,严格地说,《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只是中美英三国之间的条约,对三国有拘束力而不能拘束日本。然而,这项规则并不是绝对的。它有一项例外,即如果第三国表示接受条约为其设定的权利和义务,那么在条约的缔约国和第三国之间就构成了条约关系。基于这一关系,第三国就可以合法地享有条约赋予它的权利,同时也就必须承担履行条约为其设定的义务。

  在战争结束和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日本基本上履行了它所承担的义务,但是在归还占领土的问题上却一直“犹豫迁延”。根据《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领土条款,日本必须将钓鱼岛归还中国,这是日本应当履行的国际法律义务。

  俄罗斯联邦外交学院副院长塔季扬娜·莫泽尔

  《开罗宣言》极大影响战后国际秩序

  今年是《开罗宣言》发表70周年,对于整个二战后的国际秩序来说,《开罗宣言》的发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战后秩序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此后,美英中等国领导人又共同签署了《波茨坦公告》,该公告对于战败的日本作出了相应的安排。日本在战争中所攫取的中国岛屿和领土都应归还给中国。日本政府一开始强烈抵制《波茨坦公告》,但是面对苏联和美国的进攻,日本在1945年9月正式出具无条件投降书,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的各项条款。

  《开罗宣言》是各同盟国的领导者亲自参与的,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战后秩序重建的法律基础。《开罗宣言》中谈到同盟国不会像日本那样为了自我领土的扩张来进行战争,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必须要把他们在太平洋上所掠夺的一切岛屿以及他国领土全部归还。

  最后我想说,所有的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战后的国际秩序,新的秩序当然也是不完美的,而且也并没有实现完全的和平。但是战后的一些宣言和会议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在今天的国际秩序中仍然发挥着持续性的影响和作用。

  美国夏威夷鹦鹉螺研究所研究员罗杰·卡瓦佐斯

  须增强对《开罗宣言》的认识

  1943年美英中三国签署了《开罗宣言》,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最近,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德国访问时特别强调要遵守《波茨坦公告》。我们觉得为了实现这一点,必须要进一步增强对《开罗宣言》的认识,同时展开更多相关的沟通和讨论。

  《开罗宣言》发表后,首先变化的是在全球化以及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美中确立了相互确保依存的关系原则。其次,技术发生了变化。现在信息流动非常快,涉及到的范围也更加广泛,军事技术方面的变化在整个决策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而没有变化的是我们的地理状态,我们的地理状态和战前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有一些国家之前可能是商品进口国,现在也逐步开始将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但是我们看到对于科技,以及全球都接受的贸易准则,基本上没有改变。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世界秩序的重建和维持,是需要付出代价的。那么事实上,二战期间中国人口的损失是非常惨痛的。我们也必须要看到,对于相关的责任大家必须要分担,也就是共荣共辱。那么中国的发展与繁荣,对世界其他国家都是有利的。而世界的繁荣,没有中国的参与,也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从《开罗宣言》发表至今已经过去了70年,形势发生很大变化,这也要求我们必须对《开罗宣言》加以重新的思考。

  韩国外国语大学国际问题研究室主任黄载皓

  安倍言论是对《开罗宣言》的否认

  对于当前的国际秩序,我们还需要时间观察,但我觉得日本的威胁仍然存在。最近日本首相安倍说,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还没有定论,这实际上是对《开罗宣言》的一种否认。因为1940年同盟国已经把日本的行为定义为侵略。安倍执政以后否认村山谈话,又扬言增加军费。安倍拒绝战后国际秩序,推行右倾化和所谓正常国家化,并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从他的保守而狭隘的民族主义出发,对内迎合右翼势力,对外力图修改和平宪法,这会带来世界性的威胁。钓鱼岛问题表面上是领土纷争,实际上是历史后遗症。东亚没有完全清理战后问题,存在着一些战争遗留问题。钓鱼岛争端的出现,意味着日本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否定。

  20世纪初,朝鲜半岛成为日本殖民地。《开罗宣言》改变了朝鲜半岛被奴役的状态。现在韩国是全球十大贸易大国之一,朝鲜问题的解决,需要周边大国的支持。

  中国将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在中国靠自己的实力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今天,大国之间要从旧型大国关系,转到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合作的新型大国关系,这正是目前世界所需要的。

  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亚历山大·尼尔

  日本政党中存在不安定因素

  《开罗宣言》与日本息息相关。目前日本政党中,存在着一些不安定的因素,这在领土方面,尤其是在中国东海的争端方面体现的较为明显。二战后存在着很多遗留问题,这导致亚太区域民族主义的抬头。当然这也和日本在战后的一些行为是紧密相联的。二战后,日本的精英阶层出现了很多抗议力量,尤其是日本的一些决策者。在日本的精英阶层,甚至出现了一种缺失,即否认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2012年日本“国有化”钓鱼岛,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指责。我们可以看到,安倍政府意图通过修改宪法使其行为合法化,我觉得这也是《开罗宣言》的一个遗留问题。安倍意图修宪在日本国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目的是为解决集体自卫权问题清除障碍,使其军事力量部署合法化。我觉得近年来日本对于军事力量的诉求变大,他们希望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以在地区发挥更大的影响。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