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称中国战舰隐身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13年04月09日 11:13  科技日报 

  打造舰船的“生命盾牌” 记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艇综合防护研究群体

  黄海深处,波峰浪谷间,一场多型舰艇复杂电磁环境条件下的实兵对抗演练激战正酣。

  某新型快艇高速机动接敌,可在对方的雷达屏幕上犹如捉迷藏一般,时隐时现、神出鬼没,直逼目标的眼皮底下才一跃而起,突发导弹如利剑出鞘……对手还未来得及有效反应,就已葬身大海。

  该新型快艇有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盾牌”。而为其打造“生命盾牌”的就是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艇综合防护研究群体。

  近年来,该团队对舰船目标特征防护、生命力保障等关键技术进行集成创新,形成了以提高舰船作战生存能力为核心的舰船综合防护技术体系,取得45项成果,10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余项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级科技奖励6项、军队科技进步奖励57项,以海军舰船系统工程领域学科带头人、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汪玉等为代表的科研创新群体迅速崛起。

  一个无影无形的海战场悄然形成

  海军装备研究院舰船综合防护创新科研团队以军人的担当和打赢的使命,瞄准战场急需,把攻关的方向锁定在了“看不见”的防护能力上。如何抑制雷达波、电磁场、红外线等舰船看不见的“隐形特性”,就成了他们生命里的关键词。

  舰船消磁就是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任室主任庄亚平决定自己动手做起泥瓦匠。他们迎难而上、坚持己见,使实验室能够开展大型设备动态试车等一系列重大试验,功能领先目前国内已有的磁性实验室,从而稳固了在设备低磁化领域的领军地位。

  1994年,王虹斌研究员主动调整专业方向,大胆将研究室的研究方向由舰艇防化转向舰艇隐身,并带领研究团队先后开展多项基础性、开拓性的试验、研究工作,开创了海军舰艇雷达波隐身技术研究和测量分析的崭新领域。1998年以来,他带领课题组人员完成多种新型舰艇的雷达波隐身设计工作,使舰艇隐身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多项科研成果获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初,“降低常规潜艇水下排气噪气技术研究”这一国家重点攻关课题,国内3家科研单位久攻不下。该团队接手以后,提出新颖的降噪方案,消除潜艇强噪声源,大大提高潜艇通气管航态时的水下隐蔽性,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和国家发明奖。

  随着他们的研究成果一项项问世,影响舰船隐身的一个个难题被攻克,某型舰艇雷达波RCS反射面积减少75%—90%,红外抑制效果达70%以上,核潜艇声纳平台噪声大幅降低、声纳探测距离增大40%,新型反水雷舰船设备磁场强度降低90%,一个无影无形的海战场悄然形成。

  一件坚不可摧的“铁布衫”披上战舰

  海军装备研究院院长汪玉在攻读博士期间,了解到我国舰艇抗冲击技术研究基本处于空白,而欧美等发达国家海军技术研究远远走在我国前面,并对我实行技术封锁。我们的舰船能否抗得住对手强大的火力打击?

  汪玉一手组建并带领科研团队,白手起家,经过10余年不懈努力,从实战出发系统拓展了舰艇抗冲击技术新领域,建立起一整套舰艇抗冲击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成功实施了实船爆炸冲击试验考核,研制出多型冲击防护设备并实船应用,被官兵称赞为舰艇的“金钟罩”。在此基础上,创立军队首个舰艇抗冲击实验室,组建了抗冲击学组,确立了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

  汪玉又带领课题组专门研发了抗冲击地砖,敷设于舰艇甲板上。为最大限度提高舰艇整体防护能力,他们经过5年多攻关,又创造性地提出降低舰艇湿表面冲击输入载荷以改善整舰冲击环境的防护新思路,发明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机理具有原创性的“抗冲瓦”,并获得4项国防发明专利。

  如今,他们率先提出“以技术为主线、型号为台阶”的研究思路和“小核心、大外围”的科研模式,有效整合科研力量。在此基础上,组建军内外30余家科研单位、70多名专家联合组成的舰船抗冲击研究“国家队”,已成为我国舰艇抗冲击技术领域的最重要力量。他们研制的产品,使舰艇人员受冲击强度降低90%以上,遥控扫雷艇冲击降低50%以上。

  一个“断臂自愈”的古神话变成现实

  该团队负责舰船损害管制技术研究的科研人员,对舰艇消防问题进行追踪研究,在查阅大量舰艇消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部队调研,与舰艇官兵沟通交流舰艇消防设施的改进意见,1998年首次研制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我国第一代损管监控系统,使舰船具备了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安全预警和修复能力。

  某型导弹驱逐舰是我国目前自行研制的新一代主战舰艇,造价昂贵、设备先进,迫切需要采取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其生命力。以李炜为代表的舰船损害管制技术研究科研专家结合该型舰的设计、建造,按照作战使用要求研制出一套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功能完善、可靠性高、性能先进的现代化损管监控装置。该型综合报警装置根据舰用条件下的人机环境要求,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中的空白,损管报警平均响应时间由30秒缩短到1秒以内,成果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余华梁)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