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航母战中,无人机会充当通信中继链路,引导陆基反舰导弹、反舰弹道导弹,向目标发动攻击。无人机和导弹联合攻击的最终目标是,通过紧密协调的行动计划,提高以压倒性优势战胜目标的机率,来突破强大的敌方航母的防御体系。
近年来,中国已经提出了数十种无人机概念,其中大多数都止步于实验室或试飞阶段。不过,中国航空部门“明显投入了大量精力”研发出多种无人机型号,以供解放军挑选。此外,在上世纪90年代从以色列航宇工业公司获得“哈比”无人机后,中国工程师们也能够借鉴以色列的先进技术。
日本《外交家》网站援引美国武器专家彼得·辛格的观点称,在过去短短几年里,中国无人机从一无所有发展至“至少25种在装备展上公开展览的不同型号”。由此可见,北京的无人机项目的确雄心勃勃,但辛格同样提醒,不应过度夸大中国的无人机能力,因为目前外界讨论的还只是“很少数量的中国无人机”,且这些无人机“实力远远落后于美国”。
如果以美军标准作为依据,中国只有6至10种无人机型号满足作战水平。在与美军无人机的作战水平差距方面,解放军的表现“似乎要比其他军队好些”。
目前,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已经研发出多种ASN系列无人机,其中至少两种已经投入实战使用。一种是ASN-15型无人机,这是一种小型情报、监视、目标获取和侦察(ISTAR)无人机,类似于美国的RQ-11“乌鸦”手持便携型无人机;另一种则是ASN-209型中空中航时无人机,该机类似于美军的“扫描鹰”(飞行时间可达20小时),可能就是被媒体广为报道、曾在2011年参加解放军海军南海演习的“银鹰”无人机。
垂直起飞无人机作为一款特别适用于海上侦察和火控任务的装备,同样也已开始进入解放军现役。文章称,2012年,曾有媒体对解放军海军一艘护卫舰使用无人机进行图片报道,该机很有可能是中国购自奥地利西贝尔公司的“坎姆考普特”S-100型无人机,中国一共采购了18架。此外,中国还研制出SVU-200型和V750型无人直升机,前者于2012年年底进行首飞,后者于近期被投入民用。解放军海军正在探索无人直升机在反潜战等方面的可能用途,同时也对在航母上使用无人机感兴趣,这是因为无人机可以“极大地增强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
同时,中国还拥有多款更大、更为先进的无人机。其中有两款与美军MQ-1“捕食者”和MQ-9“死神”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相似,它们分别是成飞设计研究院研制的“翼龙”无人机和中航科技集团公司的CH-4型无人机。据《环球时报》近日报道,前者主要作为与“死神”无人机类似的攻击机,而后者属于多用途飞机,供军民同时使用。另一家中国无人机生产商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则研制出CH-91型无人机,该机据称已经开始生产,其后继型号CH-92型无人机也将于2014年进入量产。除此之外,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也曾展出过类似级别的WJ-600型无人机,与螺旋桨推进的“翼龙”和CH-4型无人机不同,该机采用喷气式推进方式。
此外,成飞工业集团正在研制的“翔龙”无人机也值得关注。该机酷似美军的RQ-4型“全球鹰”高空长航时无人机。文章称,近期传出有关该机在跑道上停留的照片,说明其研发工作正在有效推进。还有报道称,中国正在研制两款分别名为“风刃”(Wing Blade)和“暗剑”(Dark Sword)的隐形无人机,前者与美军RQ-170“哨兵”无人机相似,后者则可能参照了美海军尚处于试验阶段的X-74B无人机。同时,中国的技术人员们也“正在研发类似于英军‘黑黄蜂’型微型直升机的新一代纳米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