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中国首次激光武器研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

2013年01月15日 14:11  环球网  

  【环球网综合报道】日本外交家网站1月15日文章称,就像牛顿第三定律一样,武器发展就是一场敌我双方不断适应彼此的战争,一方推出新技术,而另外一方则立刻发展反制装备。近几年来,无人机可谓是最光彩夺目的军用平台,这种平台大幅度提升了其拥有者的监视能力,同时使其拥有者能够在千里之外以相对低的代价瞄准敌对者。不过,就像弹道导弹的试射伴随着更先进的防空系统的研发一样,在军火制造商的不断努力下,在不久的未来,无人机也将会被激光武器打下来。

  除科幻电影之外,如果仅就试验室来看,激光束(技术术语是定向能武器,或DEW )已经现世有一段时日了,比人们想象的时间更长。上世纪60年代,苏联首次进行了激光试验。二十年后,作为里根总统备受诟病的“战略防御倡议”的一部分,美军也开始探索激光的应用。

  2010年,美国雷神公司的激光近战武器系统首次在范堡罗航展亮相。当时,雷神公司利用50千瓦的固态激光束,瘫痪了包括飞机、火箭、水面舰艇等各种目标。除此之外,美国海军的“密集阵”(Phalanx)近程防御武器系统(CIWS)是最新式的激光防御系统。该系统利用多管20毫米口径自动旋转式火炮系统击落来袭目标,激光近战武器系统的优势在于,其射程远,而且理论上不受弹药限制。

  诺斯罗普 格鲁门公司也正在研发Gamma高耗能固态激光器,用以摧毁来袭反舰巡航导弹,而且其还与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和空军国民警卫队,合作研制KC-135大型飞机红外对抗吊舱,以利用激光束摧毁来袭地对空导弹。美国海军也在开发旨在击落敌方无人机的系统。同样的,美国陆军去年宣布,其正在激光诱导等离子通道(Laser-Induced Plasma Channel,简写LIPC),该系统可向目标发射激光制导500亿瓦特“闪电”。

  德国防务公司莱茵金属公司也亮相了一款能够在数千里外“击落”机载目标的系统。与雷神公司的系统相同,德国开发的这种系统也利用50千瓦激光束,并利用雷达系统跟踪来袭目标。在最近的试验中,该系统成功的在约2公里处击落了“若干”以50米秒速飞行的俯冲无人驾驶飞行器。在另外一次测试中,该系统跟踪并摧毁了一枚以50米秒速运行的82毫米钢珠——这枚钢珠用来模拟来袭迫击炮炮弹。

  试验证明,激光束还可以在近千米的距离外击穿15厘米厚的钢梁。莱茵金属公司称,其在雨、雪、晴天等各种天气条件下测试了该系统。长期以来,恶劣的天气条件、高湿度和反射问题,一直困扰着设计师把激光束转化为有效武器的努力。莱茵金属公司还称,其计划激光系统变得机动化,将之加装在35毫米旋转加农炮上。

  美国和欧洲不是唯一发现高能激光优势的国家。近几年来,俄罗斯和中国物理学家在高能激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有报道暗示俄罗斯正在发展可击落导弹和飞机的系统。据称中国首次激光武器研发努力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是其640导弹防御项目的一部分。据信中国还启动了一个先进高能激光项目。

  最后,文章称,如今距离激光武器完全投入使用可能还有许多年的时间,但在经过多年研究之后,把科幻小说变成现实的那一天快到了。(战略网/叶贝茜)

  原文网址:http://thediplomat.com/flashpoints-blog/2013/01/15/lasers-asias-coming-sci-fi-arms-race/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