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中国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发现“致远号”的消息让无数国人百感交集。
虽然1941年国民政府才对日宣战,1937年抗战才全面爆发,但我们都知道,日本的侵华计划和行径早在明治维新后就开始制定施行。现在中日两国都有“十五年抗战”的说法(从“九一八”事件开始算起),但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何止15年?19世纪60年代后,日本为推行大陆政策,除了加强军备外,还在中国开展间谍特务活动,调查中国各地状况,搜集各种情报,为日后的侵华战争做了充分的情报准备。这些最早的间谍组织甚至被日本称为“先驱”。它们有的开“学馆”,有的建“研究所”,看上去颇像现在的“NGO”,但这些都只是间谍战的掩护而已。
海军潜艇学院政治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尤永斌曾撰文《甲午谍报战让日本占尽先机》,该文收录于《甲午殇思》一书。今特重刊此文,以缅怀从清末至当代的无数抗日志士。】
早在甲午战争前,日本军部为做好对清朝发动侵略战争的情报工作,就不断向中国派遣大批特务间谍,组成庞大的间谍情报网,千方百计地搜集有关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地理山川、风俗人情等各方面情报。这些间谍特务,有的装扮成旅行家,有的以经商为幌子,暗中从事间谍活动。
“玄洋社”大约是最早在中国进行秘密间谍活动的组织,其“实绩”之一,是1884年在上海昆山路建起的东洋学馆。1886年,甲午战争前日本在华最庞大的间谍机构乐善堂在汉口成立。乐善堂以经营眼药水、书籍、杂货作为掩护,逐步将触角伸向中国各地,相继在北京、长沙、重庆、天津、福州等地建立了众多分支机构,组成了一个遍布中国主要城市的间谍网,并以这些城市为基地,把触角伸展到中国的广大农村。这个间谍网以北京为中心,北到蒙古、满洲、陕西,西南从两广至云贵、巴蜀,对风土、气候、人情风俗、农工商业、金融、运输、交通等内容,进行精心调查并作详细记录。日本在华另一个重要间谍机构是日清贸易研究所,设在上海租界内,名为促进清朝和日本的贸易往来,实则是一个以培养“中日贸易人才”为名的间谍训练机构。
这些间谍机构组织严密,都有着合法的外衣,名义上打着经商或贸易的幌子,实则培养日本间谍。他们有的以外交官、商人、医生、学生等合法身份作为掩护,有的剃发改装冒充中国人,四处搜集情报,为发动战争作了充分准备。
为了给即将发动的战争提供充足的情报准备和进行精确的决策,当时在清朝的日本间谍搜集的情报内容涉猎十分广泛。
日本间谍根津一将汉口乐善堂成员在中国各地搜集的情报分门别类整理,编纂成3大册2000多页的《清国通商综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交通等诸多方面,是一部有关中国的百科全书,这部书为日本军政当局侵华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上海,根津一与日本驻沪领事派遣间谍化装成和尚,到浙江普陀山与隐匿在法雨寺的间谍会合,刺探福建水师的军情,并绘制地图。日本在中国的军事间谍当时已渗透到了各个地区,其在华北的总机关设在北京,总头目是青木宣纯。1884年,在日军参谋本部任职的青木奉命到中国进行谍报活动,他先在广东活动3年,后调到北京搜集情报,并绘制了精密的北京郊区地图,这是日本第一次得到北京郊区图。
在日本间谍中,日本陆军部的神尾光臣最为诡计多端。神尾光臣是著名“中国通”之一,1882年被派到中国搞情报,1892年担任日本驻北京使馆武官。他不断通过贿赂清政府军机处官员获得机要情报,然后,神尾将这些情报用暗语电告驻上海的联系人——以茶叶商人身份为掩护的日本间谍角田隆郎,由角田再改为新闻通讯文字电告大阪《每日新闻社》,转报日本参谋本部。1894年,神尾光臣奉命驻天津,专门监视李鸿章的行动。他通过收买李鸿章身边的人,对李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如李鸿章调船运送士兵和饷银,派北洋舰队护航等,神尾光臣都一清二楚。甲午战争前夕,日本战时大本营给神尾光臣一个特殊任务,除了搞绝密情报外,还要发回一些中国正积极备战的假消息,以便激起日本国民的战争情绪。神尾光臣心领神会,歪曲事实,不断发回中国准备对日开战的假情报,日本内阁借此大肆渲染中国威胁,为发起侵略战争营造舆论。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