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抗战中的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南京大屠杀,至于南京城是怎么失守的,通常不会有人追究。南京保卫战到底是怎么打的,怎么会在短短几天之内就丢了首都?
日军也有争议
日军内部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铁板一块,特别是在具体的战略战术上,进攻南京的决策就是如此。1937年11月,在占领上海之后,日本高层对于下一步的计划产生分歧,内阁主张渐进蚕食,军部当然是主张快节奏。但军部内部也有两种意见,一派是不扩大,先集中力量解决华北,吞并消化华北,再来解决华中。另一派则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消灭中国军队,从而解决整个中国问题。
因此,日军高层在占领上海后并没有马上进攻南京的计划,还私下想通过德国和蒋介石媾和,以确保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战略成果。同时军部也考虑到部队在淞沪之战中伤亡很大,还准备调一部分部队回国休整。1937年11月7日,日本参谋本部给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命令是:“规定华中方面军的作战区域为苏州、嘉兴一线以东,只扫荡上海附近之敌,不准进取南京。”可见,日军此时还并没有进攻南京的打算。
但是一线部队不愿意就此罢手。11月15日,第十军召开军官扩大会议。会上,血气方刚的年轻军官提出第十军单独进攻南京的计划,甚至放言:“即使粮草不足,就地解决;弹药不足,就打白刃战!”
接到第十军擅自向南京前进的报告后,陆军参谋本部的参谋次长多田骏中将立即命令第十军停止进军,但没有任何作用。11月22日,上海派遣军也提出向南京进军的请求,不等军部的批准就开始向南京进军——上海派遣军不想被第十军抢占功劳。这样一来,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就都投入了对南京的进攻。面对这样的局面,参谋本部不得不于11月28日批准了占领南京的计划。
唐生智打起了小算盘
11月中旬,蒋介石连续召开三次国防会议,专门讨论南京防御问题。会议上,李宗仁、白崇禧、陈诚、顾祝同等人都提出,日军从上海进攻南京,一路都无险可守,部队又刚经过淞沪会战,精锐几乎损失殆尽,建制残破,战斗力受到很大削弱,很难顶住日军的进攻,所以都觉得应该放弃南京,最多只是进行一下象征性的抵抗。这样的方案不失为明智之举,但要蒋介石就这样放弃首都南京,他实在有些不甘心,这也是连续开三次会议讨论来讨论去的原因。
唐生智看出了蒋介石的心思,在最后一次会议上侃侃而谈:南京是首都,又是国父孙中山的陵寝所在,怎能不战而弃?还主动提出自己愿意担任防守南京的任务。这话正说到蒋介石心里了,他马上决定坚守南京,并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全权指挥南京防御。
唐生智是军阀出身,此时已经是过气人物,手上也没有自己的部队,只是在军事委员会里当个训练总监的闲职。他之所以这时挺身而出,是觉得日军不一定真有打南京的计划,可能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自己要是能带部队顶上几天,日军退走后就可以得到守住南京的好名声,东山再起重掌兵权。
唐生智上任后公开表示,誓与南京共存亡!为了表示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还要求交通部长俞飞鹏将下关到浦口的船只全部撤走,并且命令驻守距离江边最近的驻守挹江门和长江对岸浦口的部队,禁止一切人员从城内经挹江门去江边和渡江北撤,如果不听劝阻可以开枪,完全是一副义无反顾誓死保卫南京的样子。
这怎么守得住
蒋介石对唐生智坚守南京还是很支持的,几乎把能调动的部队都调来南京。中国军队参加南京保卫战的总兵力约15万左右,刚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第36师、第87师和第88师,加上从他处抽调来的10个师,总共13个师,以及由军事学院学生组成的教导总队(共计1万2千余人)、宪兵部队、江宁要塞部队,满编将有18万人左右,然而除去第10军的第41师及第48师是汉口开来的增援部队,其余全都是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部队,人员装备都损失严重,实力大打折扣。实际上也没有满编,按唐生智统计约有8万人,其中新兵就占3万人。
而面对的日军,是2个军,共7个师团又2个旅团,共20万人,用于一线的兵力就达到10万。按照对日作战的一般规律,国民党军至少要有三倍以上的兵力优势,才有可能与之抗衡。南京守军与日军的兵力对比并不占优势,南京的地形又是易攻难守,坚守南京在当时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
全面抗战前,国民政府已经确定以长江一线作为主要防御方向,并成立首都防御建设委员会,在南京以东、东南和江阴、镇江、江宁等要塞建筑和整修“国防工事”。但花费了两年时间,修建了两道阵地,有的正在修筑中,有的虽然建成了,但具体位置和质量不符合战术要求,所以作用有限。而且这两道阵地的规模,本来是按照15个满员师的要求修建的,即便是全部完成,现在部队不满员,显然远远不能发挥作用。
唐生智依托这两道阵地组织了三道防线,认为守上一两个月应该没问题。显然他太乐观了。12月6日,日军已经逼近南京,并形成对南京的包围态势。经过12月6日-8日三天激战,守军虽然勇猛抗击但损失惨重,被迫退到第二道防线。随后又顽强抵抗了两天,终因人员装备损失太大而被迫放弃第二道防线,这样就只剩下以城墙为支撑的最后防线了。面对有飞机、坦克和重炮支援的日军,原始的防御手段城墙怎么可能守得住?外围阵地只不过坚持了五天,城墙防线又能守几天?南京的陷落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
南京的防御应该重在外围,也就是老山山脉、宁镇山脉、横山山脉、茅山山脉和长江所构成的“四山一水”。一旦越过这一线,再要想守住南京就很困难了。但淞沪之战失利后,国军在日军追击下根本无法利用战前修筑的苏福线、锡澄线等国防工事进行有组织的抵抗,这一最关键的外围防线几乎是拱手相让。等日军到达幕府山、乌龙山、栖霞山、紫金山、雨花台、牛首山一线外廓阵地时,防御正面宽纵深浅,已经失去先机。尽管守军在这一线进行顽强抵抗,像在紫金山、栖霞山、光华门、通济门、雨花台等防御要点的争夺都非常激烈,光华门、通济门都是数次易手反复拉锯,多处阵地出现守军全数阵亡的情况,也依然无法阻止日军推进的脚步。
仅仅五天,日军就已经到了城垣一线,真正是兵临城下了。
所以,在部队过于残破的情况下,南京本就不该采取坚守方针;即使要做坚守打算,不在外围展开节节阻击迟滞日军,更是失了先手。
撤退更是一片混乱
12月11日,蒋介石发现南京守军的战斗力及士气远不如淞沪会战,南京外围阵地仅五天即告失守,日军已逼近城垣,深感形势严峻,为避免南京守军被围歼,蒋介石开始考虑南京守军撤退,遂命令顾祝同以电话转告唐生智当晚组织守军相机突围。唐生智觉得当初是自己力主固守,现在弃城突围,只有口头命令怕今后难逃追责,所以没有在当天就安排撤退。直到当晚,接到蒋介石的电令:“如情势不能久持时,可相机撤退,以图整理而期反攻。”唐生智这才决定于14日夜开始撤退。
12月12日中午,日军攻破中华门,南京失陷已在朝夕之间,城中秩序逐渐混乱,守军也已经出现了动摇的迹象,唐生智只好决定将撤退提前到12日晚。当天下午,唐生智召集南京守军师以上将领开会,布置撤退事宜,并下发了撤退命令及突围计划。
由于时间紧迫、渡江交通工具有限,突围计划是36师、宪兵部队及卫戍司令部直属部队北渡长江撤退,其余各部则是从正面突围。本来组织撤退就比组织进攻、防御更难。但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后,又考虑到第88、87、36师和教导总队是蒋介石的嫡系,唯恐在突围中损失太大,不好向蒋介石交待,于是又口头指示他们“如不能全部突围,有轮渡时可过江,向滁州集结”。这大大降低了原来撤退命令的严肃性,也为其他部队不执行命令提供了借口,以致除了第66军和第83军按命令从正面突围外,其余各部队都涌向江边,想渡江撤退
当初唐生智为了表示破釜沉舟的决心,将船只全部撤走。现在突然要撤退,船只自然来不及安排,再加上撤退的安排非常随意,甚至都没有通知驻守挹江门的36师。结果没接到命令的36师为了阻止其他部队撤退,还发生了交火,整个撤退秩序一片混乱。挹江门左右两个门洞已经堵塞,仅中间一个门洞可以通行,各部都争先强过,互不相让,不少人被踩踏而死。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在光华门阵地上曾英勇地抗击日军多次进攻,却在挹江门门洞内被拥挤的人群踩死。
唐生智长期担任闲职,权威不够,在决定生死存亡的时刻,各部队不能上下同命,万众一心,只能自顾逃命。原本还有可能实现的有序撤退,最终演变成大溃逃。守军中,相当一部分部队不听指挥,放弃掩护任务擅自撤离;也有不按照命令规定路线行动;有的指挥官贪生怕死,抛下部队自己先逃,使部队失去指挥;还有因通信不畅,命令没有下达到基层,致使基层部队失去指挥,成为散兵游勇,这些也都是撤退变成溃败的重要原因。
各路守军中,第66军和第83军遵照撤退命令指定的路线,从正面日军间隙中冲出,基本完整。渡江撤退的部队中,74军军长俞济时控制1艘小火轮,撤出了5000多人;第88师在下关控制了一批木船,撤出2000多人;36师撤出3000人,总共只撤出3.2万人,扣除前几天防御作战中阵亡的人约2万人,其余人不是在突围中阵亡就是被俘后被杀害。这样的损失,实在是太令人痛惜了。
唐生智难辞其咎
在整个南京保卫战中,唐生智有三大责任。
第一是不顾实际情况,坚决主张坚守。从军事上说,当时的南京完全没有死守的必要和条件,蒋介石之所以在很多将领提出只进行象征性防御的意见后还犹豫不决,正如他在12月7日最后离开南京时在日记中所写:“对上对下,对生对死,对艰难缔造之首都实不忍一日舍弃,依依之心不胜言矣!”可以说是唐生智看出了蒋介石的不舍,投其所好,想从中为自己争一点好处。这是战略决策上的错误。
第二,在组织防御时没有将防御线尽量前推,控制住关键的外围,只是注重于接近地和城垣,错失了先机。而且战术上也比较呆板,一味死守,用血肉之躯和日军优势火力对抗。很少有在日军战线侧后实施反击,或者袭击日军后方交通线的行动。防御作战中,中国军队阵亡约2万,负伤也在2万以上,日军阵亡约3000,伤6000,双方伤亡比大约是4:1,也在抗战中的正常水平,应该说就在具体战术上还算勉强及格,但唐生智布置的三道防线纵深太浅,很难发挥有效作用。
第三,在撤退时的组织更是太过糟糕,唐生智考虑自己的名声,足足耽误了一天,失去了在日军最后形成紧密合围前突围的最佳时机。具体撤退时又朝令夕改,加剧了撤退的混乱。在唯一比较安全的渡江撤退方向,也没有安排足够船只,导致大量部队因为无船可渡最后全部落入日军手里。此前高喊誓与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倒是乘船安全渡过长江脱险。
因此,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中是难辞其咎的,他自己也因此彻底淡出了军界。而南京陷落后日军所犯下的累累罪行,更是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痛。
然而,蒋介石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许多能力平庸的部将只要投其所好、“听话”,往往可获重用,类似的悲剧自然也就时常上演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