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军区某步兵师 “天山雄师”传承“亮剑精神”
单位名片
新疆军区某师,最早前身是洪湖、湘鄂边、湘赣边和鄂豫皖地区创建的游击队和农民自卫军,后分别隶属于八路军一二○、一二九师,第一野战军二军、六军。抗日战争期间,该师前身部队参加了忻口战役、香城固诱伏战、“百团大战”等数百次战役战斗,其中所属某部前身三八六旅新一团因作战顽强、重创日军,被朱德总司令和八路军总部授予“模范青年团”光荣称号。先后涌现出“模范团长”陈宗尧、“全国战斗英雄”曹德荣、杜立海等一大批英模人物。
和平建设时期,该师先后参加了守卡戍边、剿匪平叛、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国防施工等重大军事行动,出色完成部队建设转型、跨区机动演习、联合军演、高原使命课题训练等大项任务,连续14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师,被誉为“天山雄师”。
战斗指挥:从飞马送信到数据奔流
1937年10月23日,该师所属部队前身在七亘村阻击战中,接连击溃日军7次冲锋。战斗中,三连五班8名战士扼守一处阵地,先后组织几次短距离反冲击,战士们在喊杀声中用长矛、大刀、手榴弹将敌人击退。此战八路军毙伤敌寇300多名,巩固了阵地。
回望七亘村战斗的硝烟,手势和喊话是当时八路军战斗指挥的重要方式。1939年5月,该师部队前身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在实施上下细腰涧歼灭战前,时任团长刘转连给旅长王震汇报战况时由于通信指挥手段落后,只能靠写信说明团所处有利形势以及部队战斗决心,交给通信排长飞马送往旅部。
抗日战场上,指挥联络方式落后也曾给我军留下刻骨铭心的痛。1943年5月,该师部队前身五支队三连在山西鸦儿崖村宿营时,被千余名日伪军包围。第二天拂晓敌发起围攻,三连与十倍于己之敌激战。由于当时指挥联络不畅,连队无法获得部队增援,官兵浴血奋战7小时最终突围失败,全部壮烈牺牲。
一次次浴血奋战让这支从抗战烽火中走来的英雄部队,对转变指挥方式更有紧迫感。如今该师指挥手段鸟枪换炮,指挥员借助一体化指挥平台运筹帷幄、决胜战场,实现了从飞马送信到数据奔流的网络指挥转变。
从飞马送信到作战信息网上传输,见证的是指挥方式的变化。8月下旬,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该师一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演练打响。红方指挥方舱内,只见三维战场态势尽显各信息终端,各作战要素战斗文书在网上快速传输。随着战斗有序推进,一体化指挥平台接收到一条条情报信息,指挥员根据数据信息进行决策,一道道指令瞬间被传递到各作战单元要素平台……
战场鏖战急,指挥静悄悄。该师领导介绍,他们通过系统集成,建成了横向链接、纵向贯通、综合一体的指挥信息系统,向着多源情报实时共享、指挥决策异地同步、战场态势实时感知、火力打击快速反应的目标扎实推进。
大数据:让“铁脚板”插上信息翅膀
“王震将军不会飞,八千子弟两条腿,天罗地网都冲破,万里长征百战归。”
在师史馆,记者看到墙上有这样一首诗。诗的背后,有一段该师前身部队快速奔袭、转战南北的历史。师领导指着抗日战争中被称为“我党历史上第二次长征”的“南下北返”态势图说,师前身部队三五九旅历时686天,转战8省区,行军作战二万二千里,冲过敌人百余条封锁线,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靠的是官兵的高昂斗志和“铁脚板”。
南下路线主要从敌军驻地中间穿行,加上途中江河纵横、群山阻隔,这给远征官兵带来生死考验。官兵靠着“铁脚板”,在渺无人烟的吕梁山区行军40多天,露宿荒野、吞冰咽雪,冲破日伪军包围封锁强渡汾河;一夜急行军90里,冲过日军重兵防守的同蒲铁路线向南推进。
1945年1月8日,南下支队官兵在前有堵敌后有追寇的情况下,踏着没膝的积雪日行军85里,快速转道至杨庄宿营。第二天又行军50多里到达叶县西南的罗冲,避开了敌人阻击,为南下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师创造了条件。
靠着“铁脚板”,这支部队还创下我军首次成功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壮举:1949年12月,官兵历时15昼夜徒步行军1500多里穿越“死亡之海”,为解放和田立下大功。
随着时代发展,仅靠“铁脚板”已难以适应现代战场。该师着眼信息化战争应急应战的特点,把大数据建设作为提高部队快速机动能力的抓手。他们结合跨区机动演习、使命课题训练等任务,对作战环境、人体机能、装备效能等多类数据进行采集,并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友邻部队协作,建起快速机动中气象水文、后装保障等数据库,让曾经驰骋抗日战场的“铁脚板”,向远程机动“快脚板”迈进。
大漠戈壁,铁流驰骋。2011年9月,该师万人千车以空中、铁路、摩托化机动等多种形式机动,跨越4省区、往返6100多公里进行远程机动演练,创造了兰州军区整建制师检验性演习中机动距离最远、行军路段海拔最高的新纪录。
2013年7月,同样是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他们只用了12个小时。
“数字化”战备:从“有备”到“精备”
“每人每天大米0.48公斤,面粉0.32公斤……”8月下旬,记者在该师师直警卫调整连的一份《营连战备生食、军用食品明细表》上看到,每人每天所需的3类14种生活物资都进行了精细化规范,确保物资足量够用。
战备工作关乎战争胜负。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保障有足够的战备物资,三五九旅官兵响应党中央号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所属七一八团团长陈宗尧带头组织8人生产小组,17天开荒130多亩,成为该团先进小组之一。1943年这个团被三五九旅评为“生产练兵模范团”,毛主席为陈宗尧亲笔题词:模范团长。
大生产解决了官兵吃饭问题,也解决了战备军需物资来源问题,为抗战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回望抗战历史,当时我军的战备还停留在“小米加步枪”的“有备”层面,离现代战场的“精备”还有不少的差距。
随着时代发展,该师大力探索“数字化”战备之路,让战备工作更加系统集约、量化精细。他们结合装备更新换代,对各类专业岗位人员、装备的战备物资储备、携行标准进行验证采集,精确规范全师23类专业不同岗位人员、装备的战备物资储备、携行标准,汇编形成《各类人员装备及部(分)队战备物资携运行标准》。
目前,师机关装载时间比过去缩短50%,全师装载兵力压减50%,部队车辆器材需求计划编报、器材周转效率较以往提高了5倍,促进了部队战斗力提升。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