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国将首次发射长征六号、长征十一号两型火箭。2016年,长征五号、长征七号两型火箭将实现首飞。目前,长征八号和重型火箭也正处于论证阶段。”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证实了这一消息。
自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太空以来,中国成功发射了主要用于极地轨道有效载荷的长征二号、长征四号系列火箭,和发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的长征三号系列火箭。
即将发射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是中国研发的小型全液体燃料火箭,火箭为三级火箭,全部使用无毒的液氧/煤油组合为氧化剂和燃料,预定有500至1000千克的700千米太阳同步轨道有效载荷。长征十一号则是一款小型全固体燃料运载火箭,具备几个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的能力,将提高中国快速进入空间、应急发射的能力。
梁小虹介绍,即将加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大家庭的大型火箭长征五号未来将承担发射空间站、载人登月等任务。中型火箭长征七号将用于发射货运飞船,也有可能承担载人任务。长征六号为小型火箭。而主要用于减灾应急需要的长征十一号为固体火箭。它可以在24小时之内完成发射,刷新了当前中国火箭发射周期的最短纪录。
中国已经研制了11型火箭,实现了200次发射,成功率达到96%。“即便如此,集中在两年时间发射四型新型火箭。这在中国火箭史上也是非常鲜见的。更何况在发射数量上,未来三年预计将完成50次发射。如此高密度背后表明的是中国卫星应用和宇航活动正在迎来高峰。”梁小虹说。
据报道,首枚“数字化”火箭长征七号刚刚在海南发射场顺利完成合练。梁小虹透露,与3.35米的中型火箭长征七号相比,长达5米的大型火箭长征五号将在今年下半年合练。这对于协调性、数字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进行合练的长征七号火箭
“长征七号为长征五号数字化合练摸索了方法。但长征五号绝不是简单加长版的长征七号。它比长征七号在合练的工作量和复杂性上难度要大得多。”梁小虹说。“研制长征五号用了将近10年时间,本来计划2013年首飞,现在推迟到2016年下半年首飞,推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难度大,研制风险高,创新难度前所未有。研制队伍迎难而上,现在主要技术难关基本攻克,2016年的首飞是有把握的。”
除了四型即将“出生”的火箭,中国长征系列火箭大家庭也有两型火箭正在“孕育”。梁小虹透露,“长征八号是太阳同步轨道火箭。中国现在的火箭在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不够,可以在现有火箭的基础上研制一型新火箭,目前正在论证。”
另一枚正处于论证阶段的是备受关注的重型火箭。梁小虹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有效载荷为25吨,起飞推力约1040吨。而正在研制的重型火箭目的是将有效载荷提升至100吨,以满足2030年以后宇航活动的需要。
“总体牵引,动力先行”。要想在未来发射这枚重型火箭,没有发动机是不行的。梁小虹表示,目前最大的发动机只有120吨。要研制200吨,甚至更大的发动机,才能满足3000吨的起飞推力,100吨的有效载荷。“现在总体和发动机关键技术已经开始研发了。”
至于将给重型火箭取什么名字?梁小虹说初步想定名为“长征九号”,将长征这个品牌一直延续下去。但最终的名字还要由国家来定。
“等到关键技术突破了,就要立项重型火箭的研制,不仅有总体系统、动力系统,还有控制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等,都要随之全面启动。”梁小虹就像等待一个新生儿诞生那样说着。“到那个时候,中国新一轮火箭的春天就更美了。”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