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勿批青年崇洋媚外 批中国是希望中国更好

2015年01月23日 08:27  环球时报 微博 收藏本文

  青年易被错贴“崇洋媚外”标签

  李 涛

  近代百年来,掣肘于宏观社会结构,一代又一代中国新青年在“本土”与“全球”的二维紧张空间中摇摆,他们被历史塑造成截然不同的形象:当国家封闭,内生的“中国性”是强势文化和主流话语时,公共舆论就给倾向开放的青年贴上“崇洋媚外”的标签;当国家开放,强势文化和主流话语变为“全球性”时,公共舆论又管亲“中国性”的青年叫“土鳖”。事实上,“崇洋媚外”和“土鳖”的舆论定性都仅仅适用于特定时期。对改革开放30年来,已深度融入现代性浪潮之中的今日中国,再用“崇洋媚外”或“土鳖”这样的词来标签化中国青年,很不合适。

  综合国力已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在国家实力上没有理由让本国青年崇洋媚外。青年们喜欢用他国优点来折射和评议本国某些不完善的地方,实质上是希望本国可以做得更好,这是青年面对国家发展具有内在超越性的担责行为,是青年在特定年龄段具有更多批判性特点的共性,也是青年真正凸显国家主体性的表现。

  中国青年的日常符号消费也不宜被标榜为“崇洋媚外”。中国社会已步入世俗化时代,商品的全球化自由流动、品牌化分层以及日益富裕起来的中国社会,无疑使今日中国青年拥有了更多个性化选择和符号化消费的空间。以智能手机为例,对中国12所大学的调研发现,31%的大学生最想要苹果手机,26%想要三星手机,其核心正是苹果和三星背后所蕴藏的符号性意义,而这种符号性意义本质上是由现代商业“生产-营销”创新模式所建构。由此可见,中国青年并不“崇洋媚外”,只是苹果手机更多抓住了青年人的内在消费需求。

  中国青年的国际化视野和对多元文化的嗜好不宜被标签为“崇洋媚外”。数据显示,中国大学生平均每天的上网时间长达5.3个小时,大学生中手机网民比例高达97.2%,是真正住在“互联”和“移动”中的“网络原住民”。同时,长达数年的全民英语教育、日益应用化的英语等级考试,以及更为频繁和便利的国际交流,使中国青年拥有更多机会全面接触外国文化和国际潮流。相比上一辈,今日中国青年更少带有先天预设的情绪去片面排斥外国的东西。这是全球化推进过程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体系,不断建设“地球村”的结果,不宜被简单标签化为“崇洋媚外”。▲(作者是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

(新浪军事)
(编辑:SN118)

文章关键词: 青年 中国 外国 崇洋媚外 英语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沪黄浦区官员踩踏事发当晚在外滩吃大餐
  • 体育NBA全明星首发:科比詹皇领衔 大小加PK
  • 娱乐陈赫承认离婚 前妻为其发声 恩爱回顾
  • 财经铁路系统涨薪4次员工仍有怨言
  • 科技微软全息眼镜HoloLens:虚拟现实交汇
  • 博客中国为何不召回在美国的600吨黄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学长男扮女装代学妹考试 两学生被开除
  • 育儿保安性侵孩3年 家长不可缺位性教育!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