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世界政策杂志》网站1月14日文章,原题:以色列的中国选项 去年12月30日,中国宣布将于转年启动与以色列的自贸谈判。这一未来协定将有助于人们了解此前常常被忽略的中以关系。从冷战时期的相互敌对,到非官方合作,再到目前的公开合作,北京与耶路撒冷的关系不断发展。
在1992年正式建交之前,两国关系便出现了新的动力。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将外交政策与激进的政治宣言分离开来,从实用主义的目的出发与其他国家相接触。在此背景下,以色列对于中国而言有很大的裨益。以色列是一个发达国家,能给中国提供精密技术和宝贵的专业知识。
在邓小平时代,武器贸易推动中以建立全新关系。2002年,以色列成为仅次于俄罗斯的中国第二大武器系统供应国,同时也成为中国获取精密军事技术的重要渠道。尽管美国后来施加重重阻挠,但非直接通道依然畅通。在希伯来大学和海法大学教学的中以关系专家伊扎克·希霍尔博士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中间领域,即以色列军民两用高科技的灰色地带。”
由于实行实用主义的地缘政治政策,中国在以色列右翼人士中尤其受到欢迎。以色列保守派别的经贸部长纳夫塔利·贝内特2013年访问北京和上海,并与中国政府部长以及企业高管展开会谈。他表示:“在我们举行的20场会议中,没有人问过我们有关阿拉伯、巴勒斯坦或占领的问题,中国人关心的只是以色列的高科技、创新,以及我们如何将这些技术带到中国。”欧美对以色列的警告则与北京形成鲜明对比,使得以色列更倾向于中国选项。
有人担心伊朗与中国关系过于紧密。希霍尔博士告诉以色列官员们要忘记这些问题,这与以色列毫无关系,因为中国有自身利益在其中。中国与伊朗的关系并不表明中国同情伊朗或伊朗政府。美国纽约大学全球事务中心高级研究员阿隆·本-梅尔博士也认为,中国与两个互为敌人的国家都保持良好关系,会对未来产生积极影响,因为北京的立场能够防止中东的地区对手爆发直接冲突。
尽管如此,耶路撒冷明白,最重要的政治和军事保护者依然是美国。尽管中国可以成为耶路撒冷的重要经济伙伴,并帮助其缓解来自西方的批评,但这并不能提供完整的政治缓冲。最终,以色列依然要向华盛顿负责。▲(作者伊万·戈特斯曼,王晓雄译)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