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军事编者:为了更好的为读者呈现多样军事内容,满足读者不同阅读需求,共同探讨国内国际战略动态,新浪军事独家推出《深度军情》版块,深度解读军事新闻背后的隐藏态势,立体呈现中国面临的复杂军事战略环境,欢迎关注。
发展航空母舰是中国坚定的既定路线,虽然中国目前已经拥有一艘“辽宁”号滑跃式航母并拥有了歼-15型舰载机,但中国正在研制和发展弹射型航母是没有丝毫悬念的事情,与弹射型航母相关的工作也在着手进行。
随着成飞生产的歼-20隐形战斗机和沈飞生产的“鹘鹰”隐形战斗机陆续亮相,中国的弹射型航母究竟会采用哪个机型作为舰载机的问题也成为国内外猜测的热点,笔者在这里试图进行一些分析。
按中国海军武器装备数代之间建造、研制、预研并行的传统习惯判断,目前弹射型航母应已经进入到技术设计阶段。而航空母舰的设计与其它驱逐舰和护卫舰等水面作战舰艇在设计上有着较大的区别,航空母舰的设计需要先确定舰载机或对舰载机有一个物理参数范围上的掌握,以此为依据才能开展航母总体设计工作。
故此,中国的新一代弹射型航母舰载机的选型问题上,中国军方必然已未雨绸缪,进行了调研、论证甚至选型和确定最终方案的阶段。事实上,中国海军在2003年拟定上报并于次年被批准的中国航母发展纲要中就明确了弹射型航母上第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的规划,中国海军在此后也参与了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611所)的四代机的项目。
但事物是发展的,而发展的过程会存在变数,就如同当初人们没有预料到中国海军会增建一艘001A型航母一样,歼-20飞机的舰载型能否与中国海军弹射型航母同步发展或半途而废也同样存在一定的变数。
歼-20飞机在2011年1月实现首飞,目前原型机的数量据传为六架。歼-20飞机为军方正式立项的型号,是中国国产双发重型隐身第四代战斗机,歼-20飞机必将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作战机型之一。但歼-20飞机目前的状态显然不符合舰载机的要求,如果歼-20飞机要发展舰载型,还需要进行一些相应的改动,距研制成功尚有一些路要走。
中国海军所需求的歼-20舰载型在数量上与中国空军的需求相比,并不占据优势,中国空军历来是固定翼飞机研制企业的的大客户。当然,航母这样的国家战略工程的需求及其重要性与一般商业意义上的交易行为是有很大的区别,总部应会对此问题进行协调。
而笔者较为担心的是歼-20舰载型的研制进度问题,毕竟,歼-20舰载型的改动较大,所需走的程序及时间都会较多,能否会与弹射型航母同步发展也许会存在一定的变数。
“鹘鹰”隐身战斗机的出现让舰载四代战斗机多了一个可能的选项,“鹘鹰”战斗机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601所)设计,是自筹资金研制的第四代隐形飞机。“鹘鹰”飞机是中国人自己研制出来的,而世界上目前能自己独立研制四代战机的国家屈指可数,“鹘鹰”飞机与歼-20飞机一样,是中国人的骄傲。
但“鹘鹰”飞机非军方立项的背景,使得该型飞机能否最终被中国海军采用作为舰载机尚有疑问。自筹资金项目与军方立项的项目相比,设计输入上有所区别。军方的项目的设计输入是军方的需求,项目进行过程中军方是绝对的主导者和监控者;而自筹资金项目是自筹资金方尽可能贴近军方需求而进行的设计输入,因需要考虑在国际市场上的销路,设计输入时也要瞄准国际上潜在客户的需求。
故此,“鹘鹰”飞机因其非军方主导,其战术技术指标及物理元素与军方的实际需求可能会产生一些偏差。如果中国海军采用“鹘鹰”飞机作为弹射型航母的舰载机,那么与歼-20飞机一样,也需要进行诸多的改动,而由此一来,研制及试验的周期也会较长。
“鹘鹰”飞机参加第十届珠海航展有点出乎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鹘鹰”飞机是中航工业自筹资金研制,产权自有,严格地说,与军方没有关系,军方不能限制其参加航展活动。而自筹资金项目毕竟要考虑经济效益寻求买主,参加国际航展是其有效地向国外客户推销的手段之一,但这是否也说明“鹘鹰”飞机目前尚未与中国军方达成意向呢?
笔者的观点是,“鹘鹰”飞机作为舰载机似乎偏小,中国的弹射型航母应搭载的是重歼,而如果“鹘鹰”飞机作为出口机型,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型飞机分占国际市场也是一件极其令国人振奋的事情,毕竟,这在国际高端军用飞机市场也为中国开了先河。
不久前,网上流出了数张歼-15型舰载机实体等比例模型的照片,这些模型照片透露出不少信息。这个模型上喷有“中船重工704研究所”的字样,而该研究所就是中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891”航母工程中蒸汽弹射器的研制单位。
从这些照片中起码可以判读出两点,其一是中国自己研制的航母弹射系统发展进度是非常理想的;其二是中国海军正在发展歼-15型舰载机的弹射型。这似乎说明中国海军对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的研制进度存有一些担心,而发展歼-15飞机的弹射型既可作为一种备份手段,不至于出现弹射型航母等舰载机的窘态,也可以在四代机的舰载型产能数量不够时可直接用歼-15弹射型舰载机顶上去,作为过渡机型而形成航母作战群的战斗力。
按照中国海军武器装备“建造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的一贯做法,弹射型航母应已在设计中,在数年内就可开工建造,预计在2020年稍后的时间可交付中国海军服役,中国第四代战斗机的舰载型研制时间必须小于这个时间段才能与弹射型航母达成协调发展。此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中国海军目前也在同时发展隐身无人机战斗机,毕竟,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已经走在世界的前端。(作者署名:鼎盛 POP3)
本栏目所有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