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体验解放军石家庄舰:舰员都要计算3个时间

2013年07月05日 18:09  新华网 

  新华网符拉迪沃斯托克7月5日电(记者王东明 吴登峰)从舰艏看过去,石家庄舰就像一把欧洲中世纪武士使用的重剑——阔头、细腰,厚实又不失锋利。

  作为具有区域防空能力的导弹驱逐舰,石家庄舰2007年起服役于海军北海舰队,近年来先后参加科研、三军联演等重大任务20余项,2009年成为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多国海上阅兵的阅兵舰,随后又成功出访智利等南美三国,被誉为海军新一代的大洋旗舰。

  5日,记者随参加“海上联合—2013”军事演习的石家庄舰穿越茫茫大海,抵达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

  针尖对麦芒的较量

  150多米长,满载近6500吨,最高处相当于10层楼,石家庄舰在国产导弹驱逐舰中是个不折不扣“大家伙”。

  从外面看,石家庄舰除了驾驶室外没有一扇窗户,甲板两侧的通道分段被钢板“包裹”起来,舰艏处舰身也不像其他战舰那样直插下去。

  石家庄舰在舰艏安装了主炮、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在中部安装了高射速炮、反舰导弹,在后部安装了第二套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考虑到机动性,它最宽的地方只有17米。

  石家庄舰主要担负编队区域防空的任务,拦截来袭飞机和导弹。“这是一个针尖对麦芒的较量。”石家庄舰所在支队出海指挥员迟庆涛告诉记者,“舰上安装的防空导弹采取垂直发射,导弹可以实现360度全方位攻击。”

  由于这种发射方式会在瞬间给船体巨大的反作用力,再加上导弹和发射装置自身的重量,给舰艇的设计、操作和作战运用都带来了不小挑战,石家庄舰优良的设计和先进的制造工艺水平解决了这些问题。

  为了保证针尖能对上麦芒,石家庄舰涉及40多门学科、800多项高新技术,附带的说明材料和操作规程加起来2辆卡车都拉不完。

  曾任石家庄舰舰长的迟庆涛,记忆中最精彩的瞬间是一次打靶机,“靶机非常小,我们在很远的距离发现了它,一发命中。”

  听从广播的生活

  石家庄舰采用全封闭设计,通道的荧光灯24小时在闪烁,舱室的灯只有在休息时才会关闭。为了让官兵分清上午还是下午,舰上的表都是24小时制。

  远航期间,战舰会不断跨越时区,舰上的官兵都要计算3个时间——北京时间,船所在时区的时间,目的地的时间。

  这样一个空间里,官兵们每天干什么,要听从广播的通知。

  每天6时,广播准时响起。官兵起床、整理内务、打扫卫生,安静地在通道穿行。舰上是三班倒,早上往往有官兵在补觉。

  石家庄舰的设计更人性化,兵舱最大的为16人一间,比记者曾经登上的战舰都宽敞,每个床位1.8米长、0.8米宽,上下床之间的距离也更大,官兵24小时都能洗上热水澡。

  早餐7时开始,舰上餐厅座位有限,官兵按广播安排分批次就餐。

  炊事班每天4时50起床。厨房下方是冷藏库,绿叶菜都装在充氮的密封塑料袋里,肉类、海鲜等都是20公斤一箱,食品通过专用的升降台送到上面。官兵每天的肉、蛋、菜、奶等摄入量都有明确的标准,所带食品的品种和总量就是通过这些算出来的。

  早饭后,按广播要求各个部门开始展开工作。空闲下的官兵可到餐厅看看卫星电视,到阅览室看看书。

  午餐、午休,起床、工作,晚餐、工作,广播都会按时响起,直到晚上10时就寝……

  随时打响的“战斗”

  “铃铃铃……”4日早饭刚过,急促的电铃声在石家庄舰上响起,官兵们迅速奔向战位。

  “铃声就是战斗的号角。”石家庄舰舰长许放说,舰上的铃音有10余种,官兵上舰后必须要牢记每种的含义。

  自起航以来,石家庄舰坚持把航行与训练紧密结合,不断磨炼、提升官兵们的技战术水平,这样的铃声每天都会响起。

  跟随着这位年轻的蒙古族舰长,记者来到高射速炮下方的控制室。高射速炮能在战舰周围布起一道弹幕,为战舰铸起一道屏障。

  在石家庄舰上,高射速炮和主炮都已不再需要炮上操作,人员在舰体内通过雷达、影像系统和红外线等多种方式搜索目标,用控制杆对它们进行控制。

  主机机舱,也许是舰上条件最艰苦的战位——温度直逼50摄氏度,噪音让人耳朵发痛,潮湿的蒸汽不断从集水槽里散出,到处都是滚烫的机械部件……

  “负责这里的轮机兵平时工作也非常枯燥,就是盯着仪表。”许放告诉记者,“但他们每天都在‘战斗’,因为主机是战舰的心脏,一旦发现问题,就要立即解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