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网络攻击危害不亚于核战 中国面临诸多隐忧

2013年07月03日 15:11  环球网 
资料图:美军网络战司令部内景 资料图:美军网络战司令部内景

  美国偷偷监视老百姓的网络隐私,被黑客斯诺登捅破,目前此人已经向中俄等15个国家申请避难,可见此事余波甚远,“Cyber安全”问题成为了热点,其受重视程度堪与中美关心的朝鲜核问题相提并论。

  现代军事领域,Cyber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争夺最激烈、最重要的领域,被称作和陆、海、空、天一样的第五域。Cyber是外文词,为了更好地讨论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翻译。很多人把它简单理解为互联网和黑客行为,有人则将Cyber Warfare译成“网络战与电子战”,用来指代网络和电子战领域的相互破坏和对抗。但这些理解都存在偏差,因为“网电”仅仅是Cyber问题中的物理域,而Cyber讲的是物理域背后的虚拟的“控制域”。钱学森先生把Cybernetic译为“控制论”,被认为是科学技术最经典之一,我们延用钱老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可以把Cyber Space译成“控域”,避免争议的最好办法就是音译“赛博”,就像当年译“雷达”一样。

  在军事上,联合作战的定义是海、陆、空、天、控五域的联合行动,而控域又是前四域的核心。现代西方的联合作战是控、空、海、天、陆一体的联合,侦察、通信、机动、打击和后勤五类物理平台在Cyber提供虚拟的协同组织架构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控域像人类的神经控制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这有些类似《黑客帝国》中的描述。在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军事斗争、经济运行、国家管理、企业经营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日益离不开控域的组织和协同。

  全球化的互联网Cyber架构又是没有国界的,使控域之间的斗争和危机无时不在。现在炒得火热的“棱镜事件”中的斯诺登,“维基解密事件”中的阿桑奇,都被美国政府视为对国家安全构成最大威胁的人物。西方认为Cyber领域一旦爆发大规模的冲突和对抗,其危害不亚于核战争,国家在控域受到威胁的时候,会以联合行动作出反应,用软(网络攻击)、硬(物理摧毁)手段实施反击。正是这个原因北约就控域战争问题开了专门的会议,制定了纲领性的文件。近年来美国非常重视联合信息架构的建设,在希拉里任美国国务卿时,美国曾宣布“如果美国在控域受到严重攻击,美国将视为对美主权侵犯,将使用联合还击(即控、空、海、天、陆联合打击)”。2012年10月颁布的总统密令PPD20,就是美军实施以控域为核心纲领性控域作战文件。奥巴马在习奥峰会上把控域安全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进行讨论(美国防部指责我24项武器是通过控域窃取美的技术,其国防部受到我控域部队的攻击)。总统亚洲安全顾问多尼伦也威胁说,控域问题处理不好,会直接抑制(Inhibitor)两国关系和经贸合作。

  同时,我国的Cyber技术和机制还存在大量关键技术问题需要突破,很多网络通信系统、部件、元器件等作为Cyber域的支撑基础需要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我国还是遭到黑客攻击和窃数据最多的国家之一,也面临外国“空、海、控一体战”的威胁,所以我们在国家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必须加强在控域架构、设施的总体建设和联合防护。 (路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