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争不可缺少的要素,中国人民解放军将电子战作为缩小中美军事技术差距的手段。中国电子战强调利用电磁武器抑制或欺骗敌方的电子设备。除了破坏敌方电脑和信息系统之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战还着重使用无线电广播、雷达、光学设备、红外线和微波频率
中国电子战策略强调电子战是战争中重要的四维空间,应和传统的海军、陆军、空军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军事作战中,有效的电子战是重要的援助手段,也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中国将电子战视为战争的重要因素,并可能在未来战争中利用电子战打击敌方军火。
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战部队已进行了干扰和反干扰演习,以测试军队对电子战武器、设备、作用的了解程度,这个可以帮助部队在模拟的电子战环境下,进行力量对抗战和真实装备对抗战中更加有信心。这些电子战武器在研发和部署上取得的进展已经在演习中得到了验证,结果证明这些进步确实有效。这些电子战武器包括多机通讯的干扰设备、雷达系统和GPS卫星定位系统。电子战系统和其它海军和空军平台部署在一起,进行进攻和防御作战。
增大力量投射的系统及力量。中国重点发展以地面为基础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系统,以提高其边境作战能力。中国正在研发和测试多种进攻型导弹,建立新的导弹部队,升级旧的导弹系统,并研发反弹道导弹防卫体系。第二炮兵已经在台湾对面的军事要塞部署了1100多枚近程弹道导弹,而且还在部署巡航导弹,这其中包括地面发射的CJ-10地面攻击巡航导弹。中国从2010年开始,不断向空对地弹道导弹系统部署升级后的DF-21D中程弹道导弹。DF-21D弹道导弹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具备攻击大型船舶,甚至是西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的能力。DF-21D的射程为1500千米,装备有机动弹头。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继续发展和部署舰船、潜艇和由本国和俄罗斯制造的 反舰巡航导弹。安装在H-6轰炸机机群上的新型远程空射巡航导弹扩大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打击范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继续军事现代化的步伐,提高其攻击型和防守型离岸作战的能力,这些作战活动包括军事打击、空中和导弹防御、战略机动和早期警告和侦查任务。中国继续发展其隐形飞机技术,2011年1月,J-20进行首次试飞时,有一架第二代隐形战斗机紧随其后。为了弥补其战略空运上的不足,中国正在研发Y-20重型运输机。
建立深海海军。在军事建设方面,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致力于将其作战范围扩展到东亚以外,目前中国海军正发展其远洋作战能力。远洋作战的使命包括:保护重要的海上航线免受恐怖主义、海盗的袭击,保护航线免受外国封锁;进行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实行海军外交;防止任何第三方干涉中国主权,例如台湾、南海等问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执行这些任务的能力还很有限,但是随着其获得更多的深海作战经验,建立更多更先进的作战平台,其执行任务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目标是成为一支强大的地区力量,能够为长达几个月的高强度作战在全球范围内部署力量,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英国在南大西洋部署力量夺回福克兰群岛一样。但是后勤和情报工作仍然是关键问题,特别是在印度洋地区。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远洋作战经验主要来源于亚丁湾持续进行的反海盗作战,和在西太平洋第一个岛链以外的地区进行远距离特遣部队部署。为了防范海盗袭击,中国在亚丁湾安排了3艘舰船来保护中国商船。这是中国第一次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实施长期海军作业。
另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其他国家的专属经济区部署军事行动。多年来,美国对中国在关岛、夏威夷岛附近的专属经济区进行的海军作业进行了观察。其中一个例子是美国观察了2012年7、8月间的年度环太平洋联合军演。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将远距离部署作为其年度训练周期的例行任务。2012年,中国曾7次在第一个岛链以外地区部署由7只舰船组成的特遣部队。这些部署是为了完成一系列训练要求,例如远距离导航,海上通信和在陆地空军防卫距离之外的深海环境进行复合型作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不断改革其部队结构,建立了很多用于离岸作战和远距离作战的平台。除了最近正式投入使用的辽宁号航母,中国正致力于生产庐阳III型导弹驱逐舰、姜凯II型导弹护卫舰和056轻巡洋舰。在接下来5年时间里,中国将开始建造保护直升机降落的新型081级突击舰。在接下来15年时间里,中国还有可能建造多艘航母。
有限的后勤力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东亚以外地区,特别是印度洋地区进行更广泛作业的主要障碍。中国希望在印度洋扩大其后勤来源,在接下来10年里,中国有可能在该地区建立数个后勤服务点(有可能的选址地方包括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等)来提供加油、补给、船员休息及初级维护等后勤服务。
中国的海上安全方法
在2012年黄岩岛和钓鱼岛主权争端问题上,中国海监和渔业执法船只负责直接处理争端,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领进水域待命。在处理这些领土争端上,中国更倾向于利用民用海事机构,而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署在争端海域之外。五大民用海事机构,俗称“五龙”,包括:
缉私局:海关总署和公安部下属机构。该武装机构负责刑事侦查和处理中国内陆边境和内河的走私案件。
边防海警部队:公安部下属机构。负责打击海上犯罪。
中国海监:国家海洋局和国土资源部的下属机构。负责保护中国海洋权益和维护存在领土争端的海域主权。
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农业部下属机构。执行中国渔业法律,处理中国专属经济区内与其它国家的渔业纠纷。
海上安全主管机关:交通部下属机构。负责海上生命安全,海上污染控制,废物清理,口岸查验及海事调查。
在下一个10年,扩大后的现代化民用海事船只力量将使中国能够在东海和南海进行大规模海上巡逻以保护其领土主权。中国正在进行海洋法执法机构的现代化建设二期工程。一期工程从2004年持续到2008年,为中国海监、渔业局、海上安全主管机关和边防海警部队新增了大约20艘远洋巡逻舰。二期工程将从2011年持续到2015年,将为中国海监和海上安全主管机关打造30艘新舰船。其它机构也获得了一些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退役的舰船。在这个时期,还有一批旧的巡逻舰将退役。另外,中国还将打造100多艘新巡逻舰和小型舰船,一来是为了增强实力,二来是为了替换旧的舰船。总的来说,到2020年,中国海监总力量水平有望提升50%,边防海警部队、海上安全主管机关和中国海关的力量将维持现有水平,但是一些更强大的大型船只会替换旧的小型舰船。这些新增的舰船中有的可以供直升机降落。中国民用海事船只力量的增强提高了中国维护其海上主权的能力。
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国军队一再强调包括应急反应、反恐、国际救援、救灾、维和行动和其它安全工作在内的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国《2010年国防白皮书》指出,中国运用军事力量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是为了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有利于中国完成新的历史使命,还可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提供学习作战经验的机会。
根据中国媒体的报道,2008年到2011年年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人数超过240万,民兵和后备军人人数达782万,出动了6700多架飞机进行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包括2008年奥运会和2011年从利比亚撤离中国公民。去年,中国进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还包括:9月份云南发生5.6级地震后派遣士兵和民间组织一起进行救灾活动,和在亚丁湾进行的反海盗巡逻。另外,中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次数明显增多,并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身份不断参与军事演习。
2011年12月,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在北京军事科学院成立,这表明自前两年建立非战争军事行动指南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有更多机会参与联合行动和指挥控制研讨会。从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看,中国进行这些行动的军事资源可能受国内当地机构指挥,或者由更高级别的民用和军事机构领导,只有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才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