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潜艇部队一级军士长:已累计出海超2000天

2013年02月17日 07:53  解放军报  
谢世海在操作机械 闾勇政摄  谢世海在操作机械 闾勇政摄 
老王和小王在交流 王松岐摄  老王和小王在交流 王松岐摄 

  

  谢世海:“今年我当爷爷了”

  ■闾勇政 王明生 武振平

  新年伊始,北海舰队某潜艇支队军港,一艘潜艇即将远航。

  出征官兵中,一个个头不高、头发稀少、浑身上下透着憨厚的“小老头”——一级军士长谢世海,格外引人注目。

  人逢喜事精神爽。一上艇,谢世海便笑眯眯对大伙儿说:“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年我当爷爷了。”就在上一周,他从小带大的养女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千金。

  战友起哄:“以后我们就叫你‘谢爷’了。”这称呼,对谢世海来说当之无愧——1982年入伍的他,比现任艇长闵令东大18岁,比班里新兵大了整整30岁。

  潜艇里,各种指示灯宛如繁星,线路密如蛛网,令人眼花缭乱。这一切,在谢世海眼中,却是井然有序。用战友的话说:“‘谢爷’对潜艇的了解,比对自己的身体还清楚。”

  每次出海远航,谢世海都是大家争抢的“香饽饽”。大伙儿都说:“同他一起出海,特有安全感,潜艇上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没有他处理不了的。”

  尽管被人称为“谢爷”,但他对待工作的认真劲,和新兵一样。上一次远航,潜艇出港口第3天,就遇上了台风。谢世海晕得不住地呕吐,但他仍坚守岗位,坚持每半小时检查一次电路机械情况。

  2010年,支队按照规定,在驻地市区给他分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团职房。妻子把房子装修好了,可他很少回去住,还是住在营区内士官公寓。

  别人问他:“为啥放着宽敞的新房子不住?”他说:“住营区有啥事部队找我方便,而且我这人听着潜艇充电的声音睡得香……”

  妻子不止一次埋怨:“你都50岁的人了,别那么拼命了,把身体累垮了!”

  可老谢却实在地说:“农民种田打粮,当兵训练打仗,这是本分,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干!”

  前不久,该支队训练部门给谢世海粗略统计了一下:他当潜艇兵30年来,不算在海上执行演习、战备巡逻等任务,光是参加超过几十昼夜的远航训练就多达13次,累计出海2000多天,相当于在水下生活了5年多。

  战友们说,就凭这数据,老谢在海军都绝对称得上是“爷爷”级的潜艇兵。

  王昌来:“儿子给我当领导”

  ■闾勇政 王明生 武振平

  小的时候,儿子王晨淘气不听话,爸爸王昌来狠狠地收拾了他。不懂事的王晨哭着说:“等着,我长大了当军官,让你这个兵给我敬礼!”

  没想到,这句童言如今居然变成了现实——

  2008年6月,儿子王晨从潜艇学院毕业,和爸爸王昌来成了潜艇“同行”。

  2011年6月,儿子王晨作为新装备人才,被调到爸爸王昌来所在的潜艇支队任鱼水雷部门长,成为了他的“顶头上司”。

  儿子王晨刚上艇那天,爸爸王昌来麻利地给他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这一下,弄得小王脸通红。

  休息间隙,小王和老王商量说:“爸,咱下回别搞这么正式,好不?”没想到,老王严肃地回答:“必须的,我是在执行条令,在艇上我是你部下,不是你老子。”

  老王1978年入伍,已在潜艇上工作了36年,是个超期服役的老兵,人称“鱼雷王”,被支队聘为教练室鱼水雷专业教练员。小王“初生牛犊不怕虎”,有学历、有冲劲、有闯劲。在训练场上,父子俩有时互相“较劲”。

  一次,父子俩还来了一场操演鱼雷发射的PK赛——

  小王为了提高鱼雷发射准备速度,带着本部门艇员在艇上进行鱼雷发射操演。他按照学校教的操作方法,从各系统检查开始,到最后打开鱼雷锁气阀,动作一气呵成,获得阵阵掌声。没想到,老王当场泼了一盆冷水:这样操作不行,速度慢。小王不服,向老王挑战,老王欣然应战。一声哨响,父子俩对垒……最终,小王比老王慢了1分钟。

  随后,老王告诫小王:“学校教的步骤没错,但我们是作战部队,要按管内有鱼雷的战斗状态去改进操作,你可别小看这1分钟,在战时早1分钟发射鱼雷就有可能赢得胜利。”

  小王对笔者说:“上学时,爸爸是我的偶像。如今,爸爸依旧是我的偶像。无论是军事技能,还是工作作风,和他比,我这个‘新兵’真还有很大差距。”

  前不久,父子俩所在艇在码头装填鱼雷。当时,鱼雷兵张华因紧张出现了失误。危险关头,小王推开战士,快速处理险情,避免了一场事故。回忆此事,老王说:“儿子给我当领导,当时他冷静的表现,真的让我感到很自豪!”

  如今,在该支队,说起这对父子兵,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赞道:“虎父无犬子!”

  编余小议

  品味兵的境界

  ■柳 刚

  时间有重量吗?

  上述两则老兵故事告诉我们:有!

  30多年日复一日的坚守,他们用责任和使命铸就了一枚沉甸甸的军旅“勋章”。他们平凡朴素,但让人感动;他们默默无言,但充满着力量。那肩头上粗粗的一道道拐,那额头上岁月侵蚀的深深皱纹,让我们品味到:和平年代,一个士兵的至高境界。

  空谈误事,实干兴军。在未来征途上,需要更多像他们那样的“基石”默默支撑,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列车”才能越开越快。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