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舰队远航18天:首日演练导弹对海攻击十多次

2013年02月16日 09:18  解放军报 

  2月14日傍晚,海军北海舰队远海训练编队正在万顷碧波的黄海上向北行驶。在结束了新年度海军首次出岛链赴西太平洋远海训练任务后,编队准备返航青岛某军港。

  站在“青岛”舰上,记者突然发现,一路上紧随“青岛”舰身后的“烟台”舰和“盐城”舰,不知什么时候消失于视线之外了。

  随作战参谋徐聪走进编指作战室,记者才知道:从14日中午起,编队已解散队形,采取分航隐蔽的方式分头与辖区内观通雷达站进行一次“背靠背”的检验性对抗。

  18天来,编队把起航当作出征,一路航行一路练兵。“实战化”早已成为编队的“热词”:编队先后100多次拉响战斗警报,设置的情况涵盖对空、对海、对岸和反潜,多达26个训练科目。攻击训练从警告、警戒、驱逐直至发射导弹鱼雷,防御训练从中弹、灭火、封舱直至发生爆炸失去动力,其中有多次演练拉动在深夜。每一次警报拉响,必定有一场“硬仗”打响。

  从1月29日,编队解缆起航刚出港口就与正在海上待机的另一支舰艇编队“开战”,到这次返航过程中的隐蔽性对抗。编队每天平均拉动警报8次以上,而且不分昼夜,不分时段,没有规律。海上对抗、远海机动作战、海上维权斗争、远海兵力控制……20多个科目轮番上演,经黄海至东海,从南海到西太平洋,编队穿海峡、出岛链,航行5800多海里,持续组织满负荷、大强度的“背靠背”训练,处处设险境,从难抓练兵。

  已经在“青岛”舰服役20多年的导弹技师刘斌告诉记者,这次出海第一天仅导弹对海攻击一个科目就训练了10多次,如此密集的训练以前很少遇到。但高强度的训练模式还是让他尝到了甜头:“我们从接收目指到导弹发射需要的时间大幅度缩短了。”

  对此,编队指挥员、北海舰队司令员田中说:“实战化训练就是要大强度、高密度,而且全部科目不设‘脚本’,现场出题,锻炼的就是部队实战能力。”

  训练不给自己留退路,实战不给对手留空隙。编队指挥所把筹划贯穿始终,对训练方案反复推敲,与实战关联不紧的内容统统砍掉,持续不断的实兵对抗成为编队的新年“大餐”。18天远航,警报声中全员出动。高强度对抗中,官兵不离战位,吃的是“战备粮”。

  18天来,编队风里来浪里去,甚至在除夕夜的新年钟声里拉响战斗警报。

  返港前,编队副指挥员刘庚群、曹新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远海训练一切按打仗的标准,设置逼真的战场环境,硬碰硬的全程对抗,训练与实战贴得紧,使远海作战成为官兵们的“拿手戏”:

  ——着眼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训练要求,探索了新装备作战使用方法,规范了海上机动作战编组合成训练的训法;

  ——进一步创新探索了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实时共享、指挥可视高效的指挥信息系统组织运用新模式;

  ——实现了北斗系统组网运用等多个突破,验证了多型武器装备的实战性能,形成完善了多套新战法训法……

  (本报“青岛”舰2月15日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