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会战:决定会战胜利的是最后一个营

2015年10月10日 16:51  新浪历史  收藏本文
资料图:库尔斯克战场上德军虎I重型坦克正在发动攻击 资料图:库尔斯克战场上德军虎I重型坦克正在发动攻击

  战前庙算

  “堡垒”计划vs朱可夫报告

  德军于1943年3月4日攻克哈尔科夫后,双方战线态势是:德军已撤过罗斯托夫,整个南翼战线已修复并拉直,但在库尔斯克地区,苏军形成一片向西楔入德军战线的巨大突出部。它在北、西、南三面与德军保持接触。这个突出部对双方意义都十分重大,苏军在必要时可以从这一地区出发,向北、向南迂回攻击德军后方交通线。而德军若夺取该突出部,可一举歼灭苏军两个方面军主力,并可再次缩短战线,节省更多的机动兵力,重新夺得苏德战场战略主动权。希特勒显然看到了这个机会。在4月15日,他发布元首大本营命令,制定了代号为“堡垒”的作战计划,但计划引起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将领的质疑。经反复争论后,希特勒最终下令在7月5日发动这次东线决战。

  与此同时,苏军统帅部也注意到库尔斯克突出部问题。3月20日左右,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苏军将领研判了整个东线形势后,起草了一份报告给斯大林,预测今年夏季德军会从南北两翼夹击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认为“我军为了先敌行动而于最近转入进攻是不妥当的”,最好等到苏军在防御中消耗了疲惫的敌人后,再投入新锐预备队转入全面反攻。斯大林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六月初,德苏间出现了一段外交插曲,早在1943年春,德苏双方都感到前途渺茫,胜负难定,想就此罢兵言和,于是在六月间,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和德国外长里宾特洛甫在德军占领的基罗夫格勒秘密会晤。但希特勒以胜利者自居,要求以第聂伯河为两国新的边界,苏联则要求仍以战前布格河为界,双方要价距离太大,无法成交,双方只能继续兵戎相见。

  军事部署

  双方都孤注一掷,苏军占优

  双方都已下定决心,在库尔斯克进行一场决定性的会战。德苏双方的最高统帅部都开始了紧张地调兵遣将,将全部的战略预备队,投入到库尔斯克地区。德苏双方都意识到这场会战对双方意义重大,苏军败了,形势将恢复到1941年冬季困守莫斯科的窘境,德军战败的话,将丧失整个苏德战场的主动权,它再也无力组织起现有规模的战略预备队了。所以希特勒硬邦邦地丢给诸将一句话:“不能失败”。

  库尔斯克地区德苏双方的兵力部署如下:苏军中央方面军和沃罗涅日方面军(草原方面军不算在内)共投入133.6万人的兵力,3444辆坦克,19100门火炮,2900架作战飞机。罗科索夫斯基中央方面军防守北面,瓦杜丁沃罗涅日方面军防守南面,最高统帅部战略预备队、科涅夫的草原方面军配置在库尔斯克突出部的正东。苏军的计划是:先以坚强的防御消耗德军装甲精锐,然后反攻。德军参加作战的有50个师,共90万人,2000架飞机,270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动用了全部的坦克战略预备队。莫德尔第9军团在北面担任主攻,曼施坦因“南方集团军群”在南面担任主攻。从战前双方力量对比看,苏军占明显优势:兵力多40%,坦克多20%,火炮迫击炮多90%,作战飞机多45%。

  会战交锋

  德军虎头蛇尾,苏军成功反击

  7月5日晨,德军开始进攻。北面的莫德尔第9军团在32千米宽的正面突破苏军防线,向前推进了9.6千米,这也就是北面德军在整个会战期间的全部战果。南面的曼施坦因进展较为顺利,但代价较大。7月9日,霍斯第4装甲军团已突破南面苏军三道防线,并向第四道防线冲击,第48装甲军距苏军防御中枢奥博扬仅25千米。苏军紧急调动战略预备队草原方面军的两个主力集团军,增援沃罗涅日方面军。7月12日,草原方面军主力、罗特米斯特罗夫的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强行军300多千米,赶到普罗霍罗夫卡地区,与正在向东突击、寻求机动的德军豪塞尔第2党卫装甲军遭遇,苏军850门坦克、自行火炮,同德军500多门坦克、自行火炮展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坦克会战,库尔斯克会战达到高潮,苏军已将坦克战略预备队全部投入,而德军还有几个师的坦克战略预备队尚未投入,曼施坦因打算让对手消耗到相当程度后,于决定性时刻放出最后几个坦克师。

  7月13日,正当曼施坦因认为胜利在望时,希特勒命令立即停止“堡垒”作战,原因是英美军队已于7月10日在西西里登陆,为防止意大利崩溃,必须从苏德战场抽调兵力。曼施坦因认为现在停止作战等于放弃胜利,至少要把苏军的战略预备队消耗掉。希特勒作了让步,除南面德军继续消耗苏军外,其他部队撤出战斗,但几天后便将曼施坦因手里的几个装甲师调走了。

  希特勒的“堡垒”作战就这样虎头蛇尾结束了,苏军反击开始了。7月12日,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西方方面军就向克鲁格“中央集团军群”背后的奥廖尔发动进攻,克鲁格急调部分进攻部队回援,苏军中央方面军毫不迟疑地向克鲁格实施正面进攻。同时,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也向南面的曼施坦因发起反击,德军南北两路节节败退。8月5日,苏军收复别尔哥罗德和奥廖尔,库尔斯克会战最终以8月22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而告终。德军的战略预备队在会战中被消耗殆尽,德军在苏德战场上完全失去了战略主动权,从此一败而不可收拾。

  库尔斯克会战的教训

  德军犹豫不决丧失最佳战机

  从德国方面看,最大的失误是拖延了进攻时间,在四月到五月中旬以前,德军乘第二次攻占哈尔科夫的胜利之余威,以当时手中的兵力,向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进攻,确有相当大的取胜把握。当时苏军沃罗涅日,西南方面军,中央方面军损失严重,尚未得到整补,草原方面军也未开到,布势展开。突出部地带谈不上像样的防御之事。希特勒此次缺少当机立断的能力,显得犹犹豫豫,之后为等待新式“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又拖了一段时间,总共耽误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丧失了战场良机,犯了战役决心时的大忌。

  希特勒花大代价等来的新式坦克表现却差强人意。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提道:“在莫德尔集团军中,虽然有90辆波尔西型‘虎式’战车,但因为它们既缺乏弹药,又没有机关枪。所以它们虽然能突入敌军步兵阵地,却无法毁灭敌人的火力。”由此可见,希特勒为等待新式坦克而贻误战机是致命的败着,这一耽误导致盟军在西西里登陆的时间与库尔斯克会战的决定性时刻发生了重合。更为糟糕的是,这样沉重的代价换来的新式坦克的作战效果却并不怎么理想。

  后发制人是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选择

  从苏联方面看,他们对形势的判断较准确。库尔斯克突出部对苏德双方来讲都是守其所必攻,攻其所必守。这一战谁先发动进攻,就对谁不利,这一点双方都意识到了。曼施坦因主张让苏军先进攻,因为1942年春苏军主动向哈尔科夫地区出击,惨遭围歼,防守反击的德军反而占了上风。同样有鉴于此,朱可夫主张让德军先进攻,斯大林最后的决定是先让德军进攻,如德军长时间延长进攻时间,则苏军主动出击。如果德军耐心等待苏军先发动攻势,苏军就会脱离坚固的库尔斯克防御坦克集群阵地,与德军进行野战,而德军强大的坦克战略预备队也就不会撞毁在对方防御工事上。在草原开阔地带实施机动作战的经验,苏军不如德军。但德军最终还是错判形势,先发制人,最终导致战事失利。在战争中先发未必总能制人,这就是库尔斯克会战留给后世军事家最重要的教训。

  由于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判断准确,于是会战按照自己选定的方案进行,原来部署在库尔斯克袋型地区内的主力撤往后方,只留下消耗德军坦克集群的各种各样的专门战斗兵种,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纵深梯次防御的优势。

  苏军汲取了英军北非作战战术经验

  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的胜利,战术上与汲取英军在北非的作战经验有关。1943年5月,英国军事代表团同苏军总参谋部会晤,团长马特耳中将发现苏军高层将领中主张在库尔斯克主动进攻的意见占了上风。他便坦率相告:当德军精锐的装甲部队未消耗之前,苏军就先敌发动进攻无异于自找麻烦,必然会失败。几天后,他再次向苏军将领们透露了英军胜利的诀窃:“我们总是设法让德军的装甲部队在我们的防线上撞毁,或至少使其刀锋被磨钝,当他们已经把兵力和锐气消耗得相当历害时,就是我们转守为攻的时候”。后来,他又向苏军将领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教训:“当敌方坦克突入之后,坚守两侧‘腰部’是很重要的。并使用一切可以动用的预备队,来增强缺口两侧的防御,而不要面对冲破堤防的洪流斗水作坝”。

  从根本上讲,德苏双方最高统帅的指导原则是库尔斯克会战的最关键因素。斯大林曾在战争初期,听不进前线将领的意见,遭到许多不应有的失败,但越到后来,斯大林越注意尊重将领们的意见,他吸取初期教训,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对待战场现实,不像希特勒那样,往往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愿望和意志。这就是苏德两位统帅在指导战争时最明显的区别。

  德方缺乏“一以贯之”的眼光及勇气

  尽管在不利条件下进入会战,曼施坦因等将领还是根据战场形势,看到只要坚持到底仍有取胜的可能。但希特勒却丧失了决心和勇气,中途退场而丧失了最后机会。按梅林津在《坦克战》里的比喻,他们已经抓住了狼耳朵,一方面没有将其打死,另一方面又不敢松手。

  据俄罗斯战史学家亚历山大·科拉马奇金研究称:在关键的普罗赫罗夫卡坦克决战中,苏军660辆坦克被毁500辆,德军420辆坦克损失了200辆,苏军已投入最后的战略预备队。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司令员罗特米斯特罗夫回忆道:“当获知损失后,斯大林非常震怒,根据统帅部的计划,坦克部队将被用于哈尔科夫附近的反攻,但现在却不得不重建和补充,最高统帅决定撤我职,差点儿把我送上军事法庭。”根据苏、德坦克2.5比1的消耗比率,德军再消耗64辆坦克,就可拼光苏军战场上所剩的160辆坦克,德军还有156辆坦克,完全有可能避免库尔斯克会战失败的结局。根据战争的经验:“决定会战胜利的往往是最后的一个营。”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二战 苏德战场 库尔斯克会战 德军 苏军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联合国拟大幅增加中国会费 中方:不接受
  • 体育欧预赛-西班牙出线 英格兰2-0保持全胜
  • 娱乐黄晓明大婚告白baby:80岁还是我的小公主
  • 财经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已获国务院通过
  • 科技互联网体育公司大热:你看都有啥区别?
  • 博客黄晓明:我不是王子但要让你当公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2907名新生写家书50多封因格式错被退
  • 育儿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 小心暴力教育遗传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