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军队武器系统必须分成重要武器和次要武器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08:13 《舰船知识》杂志
整个军队武器系统必须分成重要武器和次要武器
对于重要武器以色列发展向来不遗余力,梅卡瓦主战坦克已经发展到IV型

    重要武器

    在莫斯科的军事历史博物馆里,陈列着朱可夫元帅的军装、奖章和军刀,还有一支手枪,不是苏联造的托卡列夫式,而是德国造的瓦尔特PPK。显然,朱可夫元帅认为PPK更好,但这不妨碍他指挥的方面军攻进柏林。因为在二战欧洲战场已进入机械化时代,轻武器退居次要地位,重要的是苏联红军拥有当时最好的T-34/85中型坦克。由此可见,有效的武器只是个基础。整个军队武器系统,还必须分成重要武器和次要武器。

  每一次成功军事变革,都需要建立新的产业基础,只有对军事变革的艰巨性充分认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区分重要武器和次要武器的意义。重要武器是军事变革成功的关键因素,需要倾注国力,不惜耗费巨资去获得。在机械化时代,坦克和飞机是重要武器,在导弹核武器时代三位一体核力量是重要武器。

  不同国情,处于军事变革不同发展阶段,重要武器的选择是不同的。例如二战时期苏军拥有大量坦克,对轻型反坦克武器研制就不够重视。同样,美国拥有强大的空中力量,其野战防空系统就相对简单。目前美军武器装备发展的重点是隐形飞机、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进攻武器。

  笔者认为,我军在目前阶段,应根据制敌之长、“伐其长技”的思想,重点发展:(1)侦察、指挥、通信、情报系统,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保持侦察能力和指挥通畅是基本要求,尽管在电子战方面某些国家拥有先进的计算机、电子产业,但是依托本土作战的国家也有自己的优势。(2)抗击隐形飞机、巡航导弹、无人机、战斗直升机的防空武器系统。孙子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只有和平时期能威慑潜在敌国不能进行军事冒险和挑衅,战争初期能顶住敌军三板斧,才能发挥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战略企图有限等优势,最终取得战争胜利。(3)中远程精确打击系统。单纯的被动防御,从理论和实践都是不行的,即使从防空作战角度看,现代防空也应该是攻势防空。从另一方面看,笔者认为不能对“杀手锏”类的武器寄寓过大期望值,因为这类武器即使战术技术性能好,其作战持续性也无法满足需要。而且“杀手锏”类的武器需要更先进的侦察、指挥控制系统提供支持。

  在整个军队武器系统确定了重要武器和次要武器之后,每个分系统同样需要确定重要和次要。例如防空系统以中高空防空系统为重点,中低空为辅助;野战防空系统,以导弹为主力,高炮是辅助性的。以色列在研制坦克方面不遗余力,除改装美、英、苏式外,自主研制的“梅卡瓦”坦克已经搞了4代,但在步兵战车方面,一直使用M113装甲输送车或旧坦克底盘改装的代用品。反之,如果以色列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步兵战车,但坦克是陈旧的,那么其装甲部队的战斗力就大大下降了。

  重要武器发展都有一个过程,有的在初次投入战场时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而原有的次要武器由于更成熟。上世纪6、70年代,抗美援越战争中,在强电子干扰的条件下,人工操作高炮的战果超过雷达控制的自动化高炮,这只能理解成精确制导武器发展初期的特殊规律。武器发展还是要从军事变革时代特征主流考虑。

    次要武器

  在军事变革时期次要武器也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军事变革时期不是每个军、兵种都得到新武器,对任何国家来说这都难以承受。确定次要武器概念,也可以减少对产业需求的压力。常常有这样的情况,论证部门过高地确定性能指标,研制部门被材料、工艺等基础问题困扰,长期拿不出成果,其实就是“工程死亡”。与此同时,军队仍然装备着陈旧的失效武器。这也是缺乏理论指导的问题之一,次要武器的性能,应坚持合理足够原则。

  如果缺乏宏观指导,平均分配力量的话,则可能出现重要武器进展小,而次要武器进展大的现象。因为次要武器系统无论是国际采购、技术引进、研制改进的难度都相对小,更容易出成果。例如军舰武器系统中的舰炮,防空武器系统中的高炮。由于1950年代从苏联,1980年代从西方分别引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我国目前拥有的火炮品种几乎是世界上最多的,高炮和战车自动炮有25、30、35、37毫米等几种,如果轮式战车和空降战车用的自动炮弹药不通用,实战中空降兵和地面部队汇合之后,如何取得补给呢?坦克炮和反坦克炮就有100线、100滑、120滑、125滑、105线及各种改型。但如果用2000米击穿美国M1坦克,并留有余地做标准衡量,其中几种是有效的武器?压制火炮有122、152、155毫米几种,假如在未来战争中和外军炮战,火炮射程能够得着的有几种?新火炮能使用大量库存弹药吗?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反映了理论问题,次要武器系统,应该简化品种。

  技术上后向兼容是保证次要武器有效性的手段之一,俄罗斯有丰富的经验。俄罗斯军队中有大量老式装备,但是很多新技术成熟后,很多老装备都得到升级或改装。如1980年代发展的炮射导弹,反应装甲,主动拦截等技术,都用于改进老式坦克。同样,新型电子程序控制引信,也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式高炮的战斗效能,比转产昂贵的新型高炮成本低得多。

  在改进次要武器时,还可以采用功能分解的办法。实际上在二战中广泛用于应急反坦克的自行火炮就是这个思路。当一种坦克底盘无法安装大威力坦克炮时,改装为自行火炮,尽管降低了防护和火力机动性,但仍然保证了火力有效这个主要功能。

  在每一次军事变革中,原有的重要武器可能退居次要地位。例如1950~1960年代的苏联,在向导弹核武器时代变革的时候,大量威武漂亮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被停建或解体。这样做,从集中资金发展航天工业与核工业的角度看是必须的。但是这时可能产生的另一种偏差是“导弹万能论”,“坦克无用论”。对于军事变革中的后发国家来说,由于时间、技术、资金方面都很有限,次要武器仍然在装备体系中起着基础作用。

  结论

  在技术、战术、产能三方面都满足要求的武器才是有效的武器。军队保持武器的有效性,就是战略威慑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防止地区军事平衡被破坏的重要手段。重要武器的选择和发展对应对军事变革的挑战至关重要,各国战略和发展阶段不同,选择也是不同的,中国现阶段应着眼制敌之长。次要武器的关键是如何保持有效性,简化品种,技术后向兼容,防止某某武器万能论和无用论。大部分次要的武器加上少量重要武器构成军事变革应急阶段一切战术、编制、训练、教育问题的物质基础。舰船知识第5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舰船知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