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称苏-30MKK空战不如歼11及F-15E(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0日 07:39 兵器知识
中国专家称苏-30MKK空战不如歼11及F-15E(图)
中国空军歼11机群紧急出动

中国专家称苏-30MKK空战不如歼11及F-15E(图)
中国空军苏-30MKK战斗轰炸机部队夜训

    声明:本文为《兵器知识》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作客专家:江雨

  主持人家:蓝白

  记:前不久,苏-34进入俄军服役,联想到前几年俄打算出口的苏-32FN及已出口的苏-30MKK2等,苏-27系列的复杂定位至今仍会让很多人感到费解,本次就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先谈谈苏-27与其它机型系列的关系。苏-27最早是为苏联防空军设计的,在技术性能上虽力求压制F-15,但在战略战术定位上仍是靠地面指挥引导进行防空拦截而非在进攻战中争夺制空权。那么苏联当时作为"前线战斗机"的米格-29,同为拦截机的米格-31与苏-27,这三种机型在任务定位、作战地域及性能上的差异是什么?如果说苏联前线空军对战斗机指挥控制范围很有限,因而米格-29的航程和载弹量没必要很大,那么苏-27如前出太远同样得不到信息支援,但它在机身大小和航程上远超米格-29的目的是什么?

  江雨(以下简称江):苏-27和米格-29几乎同时研制和先后装备苏联空军的情况,很容易让人理解成这两种飞机是与美国F-15和F-16类似的高低搭配。不过根据苏联航空兵传统的装备思想和米格-29与苏-27的性能看,两者间并不存在类似F-15和F-16高低搭配的考虑,而是对整体战斗力的优化。米格-29在设计时并没把当时只能使用AIM-9的晴天型F-16A/B作为对手,而是把F-15作为作战目标,米格-29因此被设计成具备超视距拦射和全天候能力的中型战斗机。

  苏联防空军在冷战期间始终将西方的轰炸机和侦察机作为主要的攻击目标,但是随着远航程的F-15的大规模装备,可进行空中加油的F-15开始为入侵苏联的攻击机护航,苏联早期拦截机忽视空战能力的设计思想已经无法维持,因此防空军发展了米格-31和苏-27这两种互相配合的新一代战斗机。米格-31作为拥有先进雷达和远程导弹的纯粹拦截机替代旧式的米格-25、雅克-28和图-128,苏-27则作为兼顾了防空拦截和空中优势的新机型取代防空军的苏-15和米格-23。米格-31主要用来担负苏联国土上缺乏地面雷达和防空导弹保护空域的防空,主要目标是侵入苏联国土的轰炸机、侦察机和低空巡航导弹,它的空战能力很差。苏-27部署的位置相对靠近敌方与苏联国土接近的区域,在担负与米格-31类似防空任务的同时还要准备与敌战斗机争夺制空权。可以认为,苏-27的出现是苏联防空军由纯粹国土防空向有限攻势防空转变的结果。

  苏联空军的攻势作战是依托在机械化兵团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之上,因此必须与陆军机械化兵团配合作战。冷战期间的苏联空军并没建立起北约式的独立空中攻势的思想和战术体系,战斗机作战基本被局限在战役范围之内。苏联空军前线战斗机在战斗中基本是依靠地面指挥系统引导作战,而500千米几乎是苏联战术航空兵指挥系统的覆盖极限,因此苏联空军的苏-27也不可能超过这一范围作战。在考虑米格-29和苏-27区别时还要注意到苏联对空军和防空军的不同定位,其中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苏联先后发展的图-126和A-50预警机都是用来装备防空军而不是空军,从这可看出苏联对空军的战斗机更偏重于利用地面指挥引导,对于在广阔领土范围执行防空任务的战斗机则提供了更灵活的引导措施。苏-27装备苏联空军并不是为了远程制空的攻势作战,而为图-22M和苏-24这些采用低空突防战术的攻击机护航对苏-27来说也意义不大。苏-27对苏联空军的意义,除了可在性能上压制F-15(米格-29只能对抗却在技术上存在差距)外,其载弹量多和航程远的优势也可提高苏联战斗机的持续作战能力。苏-27在战斗力上毫无疑问要超过体积小和航程有限的米格-29,但其高昂售价却不符合苏联空军战斗机适应大规模作战的要求,因此苏-27的性能优势无法动摇米格-29在苏联空军中的主力地位。

  记:苏-27不适合在进攻战中争夺制空权,是否仅指电子设备及空空导弹的差距而不包括机体平台性能?

  江:现代化空战中,能否得到有效且系统的信息支持和指挥引导,比飞机本身的性能更重要。苏-27在气动和结构设计上即使现在与西方第三代战斗机相比也不落后,但是苏联时期开发的雷达火控和电子设备已远远落后。苏-27的改进型苏-35/37采用了三翼面布局和推力矢量技术,并且有条件装备比苏-27更先进的机载雷达和导弹,但经过改进的苏-27即使在雷达和导弹上能达到甚至超越F-15,仍难以和美国F-15一样完成攻势制空任务。美国空军是以预警机、电子战机和战斗机形成战斗力的整体优势。现代空战中信息的单向透明会在战斗中形成技术上的极度倾斜,只要F-15在战斗中仍然可得到这个系统的支持,那么缺乏系统对抗条件的苏-27无论怎样改进都无法在攻势中获得制空权。

  记:苏-30当初也是作为苏联防空军的拦截战斗机设计的,拦截战斗机用双座机型的必要性是什么?

  江:苏-30的目的是提高防空拦截的自主作战能力,苏联防空军不可能在整个国土上部署完善的警戒雷达、防空导弹和拦截战斗机,所以必须要拥有能独立搜索和攻击的拦截机填补这个空隙。这类拦截机不需多好的飞行性能却必须有完善的雷达和足够大的航程,雅克-28、米格-25、图-128和米格-31都是为满足这一要求而发展的专用机型。

  苏-30的出现只是为利用增加的后座雷达系统操作员提高飞机的独立搜索能力,用来填补单座防空战斗机和地面引导系统的空隙。苏联防空军在上世纪80年代有一个装备更新计划,其中拦截机的发展是以米格-31和苏-27替代大量早期机型。防空战斗机的性能改善不但能降低所需战斗机数量,而且采用先进机载雷达还可降低对地面雷达的引导要求,将拦截线前推以对抗西方航空兵。双座机增加的雷达操纵员所起到的作用与原本的地面防空引导员类似,米格-31可依靠后座雷达操纵员和数据链构成的宽正面警戒雷达搜索区域,而单座苏-27却难以摆脱对地面引导的依赖,双座的苏-30在这时就有条件独立承担作战任务,或者在国土防空作战时作为空中引导站来协调和引导多架单座苏-27。

  记:苏-30后来又被改进为苏-30MK多用途战斗机,目的是什么?

  江:苏联解体后的条件迫使俄空军不能按计划装备苏-30,迫使苏-30的设计和生产单位必须靠出口来生存,因此出口前景看好的苏-27/30系列就转而以国外市场为重点。最初的苏-30是完全按苏联式防空要求发展的拦截机,专用性太强,对其它国家难有吸引力,而苏-24战斗轰炸机对于迫切需要纵深攻击力的国家又显得过时和落后。因此俄罗斯开发了苏-30MK这型以对地为主的多用途战斗机,出口目标是需要重型战术攻击机又不容易从西方获得的国家。但在改进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兵器知识2007.10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专题:《兵器知识》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