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海军某机场,呼啸的海风卷起白色的浪花,拍打着不远处的礁石。天空,乌云低垂,东方的第一缕阳光从云层缝隙中照射出来,洒在高耸的机库房顶。
机库穹顶之下,机务保障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起飞前的各项准备,新型战鹰昂首待发。
机场指挥塔台里,同样是一派忙碌。领航、通信、航管、气象等各个战位,口令此起彼伏。
战机滑上跑道,风声、海浪声、驱鸟车发出的尖锐鸣叫声、飞机发动机传来的巨大轰鸣声……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
“起飞!”随着指挥员、某师副师长王联红一声令下,战鹰迎风呼啸而起,随即消失在厚厚云层之中。
新的机场,新的训练空域,指挥员王联红表情有些凝重。这天气让他有些放心不下,海洋气象复杂多变,大侧风、海鸟众多,都可能对安全飞行造成威胁。
战争不会选择天气,指挥所决心已下:对战斗力负责,一切按照原定的训练计划实施!
顷刻间,机场上空,已寻觅不到战鹰的踪影,只有塔台里指挥屏幕上的态势图,标注着战机的位置。
置身指挥塔台,记者耳边回响着飞行员和指挥员之间的对答。从他们的语气变化中,记者感受到战机在高空云层缝隙之间急速飞行的那份紧张。
“把平时训练的动作飞出来,陌生的海空环境也不足惧!”该团政委刘洋此时胸有成竹。他的这份底气来自团队过去1年多交出的成绩单:当年改装当年形成作战能力,当年参加重大演习任务。
“实战化训练不仅仅是进行时,更是将来时,要把目光瞄向未来战场。”王联红介绍:这一次在训练课目设置实施的标准上,比大纲规定的还要高一点,这也是该团的一贯作风。前不久,该团组织低空掠海飞行训练,主动将低空掠海飞行时间比原训练标准增加了一倍多。
跑道上,一架战机降落,另一架战机又呼啸升空。
再先进的飞机也是一钉一铆连接,再优秀的部队也是一人一岗组成,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就是要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飞行架次上提高质量效益。
十根手指有长短,但在该团,高难课目训练不是挑尖子飞行员完成,而是要求全团飞行员全员完成。
一次任务的完成,意味着下一次任务的开始。11时许,经过3个多小时飞行的年轻飞行员刘远昌、李永接,摘下头盔,擦拭着满头汗珠快步走向飞参数据判读室,一一复盘自己的空中动作,进行训练效果评估。
明天,他们将和战友们一起,驾机翱翔蓝天,挑战下一个实战化课目。(陈国全、高宏伟)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