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输送中的一次大考
——驻哈铁军代处遂行“2015国际军事比赛”运输保障任务纪事
8月29日上午10时15分,运载我军参加2015年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部队的最后一个列车梯队,隆隆驶进满洲里国门,如期回国。
此次铁路跨国输送保障任务涵盖陆、海、空3个军兵种7个大单位的12支参赛队。人员成分复杂,装备类型多样,保障难度较大,满洲里口岸站的换乘换装和出入境组织协调工作,又是整个跨国输送的核心保障环节,这对军路保障单位来说,犹如一次大考。负责此项工作的驻哈尔滨铁路局军代处全体官兵凝神聚力、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精心组织实施
此次跨国铁路输送难度较大,首先是运行安排复杂:每个列车梯队都由多个项目组成,必须兼顾各比赛项目统筹安排,组织沿途分拆和合列运行;运输距离远、持续时间长,单个比赛项目的境内外最远输送距离达12000公里,持续运行时间达18天,创下历史纪录;组织协调复杂,各运输环节、各保障要素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协调磋商。
负责在满洲里现场组织协调的驻哈尔滨铁路局军代处主任董春告诉笔者,针对此次任务特点,该军代处对每一项工作都制定了翔实的方案,对每一个岗位上的军代表都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把所有能预想到的情况想全、把预案做实,确保军列按计划顺利到达目的地。
装载前,军代处严格制定审核运输实施方案,组织军代表开展现场实案化教学,把课堂搬进保障现场,对所有方案、预案 “过筛子”。为了使中方装载加固标准符合俄方要求,他们按照上级军交部门要求,派出军代表到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站提前了解掌握装载加固要求和运输组织程序,并对数十个保障运输方案和各类应急预案反复进行修改完善。
装卸载期间,该军代处全体官兵沉到一线,按照方案全员全训,逐个步骤地实地推演,坚持一人盯一车,层层负责,确保安全工作“零隐患”。在近50天时间里,该军代处共装卸载专列8个,国内外行程2万多公里,实现了铁路安全运行无事故。
应急保障高效
这次赴俄参加国际军事比武竞赛的人员类型,虽然涉及到多军兵种和多个参赛单位,但由于俄方对参赛员额有着严格的规定,所以总体参赛人数不多。以往,在武器装备换乘换装的过程中,部队官兵是装卸载任务的主力,但这次一个专列装载的参赛装备随行的人员只有几十个人,且大多是熟悉装备的操作手,对装载加固过程并不熟悉。为此,军代处协调铁路部门,迅速从满洲里站调派出60人的应急铁路军运队,仅用时90分钟就高标准地完成了装卸载任务,确保了部队按时安全输送到位和快速安全组织回撤。
军代处副主任罗维有向笔者介绍,为提高军事运输应急保障能力,军代处从军地平战转换机制抓起,从军民联合保障做起,织就了一张“骨干在军、主体在民、统一组织、制度保障”的军地融合一体化运行机制的军交运输保障网络。从2012年起,他们协调管内铁路局从各站段选拔业务骨干成立应急铁路军运分队,哈铁军代处与铁路局统一部署,每年在重要目标所属站段开展训练,打造铁路军事运输保障的尖兵。
协调服务到位
受领此次任务后,哈铁军代处在沈阳军区军交运输部的指导下,会同铁路部门成立专门组织领导机构,全力以赴实施保障。同时,他们与参赛部队深入沟通,准确了解运输需求;提前勘察设施设备,提前派军代表过境,与俄方沟通协调。
保障跨国军列,涉及军代处、地方铁路局、铁路公安部门及沿途多家保障单位,哪个环节都不允许出纰漏。哈铁军代处作为牵头单位,多方统筹协调,加强军民融合和机制创新,确保了参赛人员装备来去顺畅。
整个输送过程中,通关检查是停留用时最长的一段。首列在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边境站办理手续时,因出境手续查验问题导致军列停留时间长达35小时。总结吸取经验教训,该军代处提前协调海关、边防检查、检验检疫等部门形成一站式办公机制,办理手续时采取平行作业和流水作业相结合的方式,通关用时较以往缩短近3倍。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