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大阅兵渐近,它像磁石一样将舆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关于阅兵将会是什么样的,以及它应该是什么样的,众议纷纷。很多人期待看到阅兵的恢宏场面,期待一个个方队以激昂的容态和整齐的步伐闪亮登场。但也有少部分人喜欢整个阅兵这件事飘出一些自由主义气息,别搞得太严肃。还有很少数人压根不喜欢这次阅兵,他们针对阅兵的唯一态度就是调侃和嘲讽。
中国如此大,社会上各种观点没有阅兵方队踢出的正步整齐,显然是正常的。让全国人民都来给阅兵当拉拉队,大概不会再有人敢动这样的念头。
但是阅兵队伍和组织者们该听谁的?把正步踢得很整齐,英姿勃发,也会有少数人不高兴或不以为然。说不定阅兵队伍一边聊着天、嗑着瓜子通过天安门广场,或者耍个把式扯个风筝,反而会让那些人高兴。
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阅兵队伍千万别搭理从互联网钻出来的各种要求。正步能踢多齐踢多齐,展现最英武的面貌,大多数中国人会为看到这样的军队而开心。
中国人的确多少有点“好面子”,有点看重“形式”,我们或许不值得为此而羞愧。“形式”在中国不全是形式,它有时会被赋予相当丰富的涵义,这层关系未必总能完全讲清楚,但人们能够感觉到它。
阅兵远远不只是领导人与受阅部队之间的交流。甚至,它也不只是全国人民同军队之间的交流。中国的阅兵多年才搞一次,它是中国全社会精神面貌和凝聚力的特殊展示及验证。尽管我们也会劝自己,不就是一次阅兵吗,也可以自然点,然而事情的现实逻辑总是很执拗,真正想修改它或许无从下手。
搞一个“自然”“随意”的阅兵式,那是印度,不是中国。印度一年两次阅兵,军人像杂技团,表演十几个人骑一辆摩托车等各种“杂耍”,博民众一乐。试想把中国整齐的正步方队都换成这种模样,舆论会干吗?
中国的受阅部队就应该展现中国军队最棒的一切,从精神状态到纪律作风,再到武器装备,都带给人民以信心。这是公众通过共和国历史业已形成的对国家大阅兵的期待。
当然在认真准备阅兵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强调“平常心”也是必要的。阅兵的荣誉不必押在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到准确无误上,那样的社会投入规模太过夸张,那样的自我要求也会成为一种强迫症。比如现在舆论场上有些杂音,阅兵还没到来就先表现出舆论的“不完全可控”,这就没有什么。后面如有其他具体问题的“不完全可控”,也用不着担心。
最重要的是受阅部队的精气神,和中国社会观阅兵的总精气神。现在两者都很高昂,阅兵成功已经有了最大的保障。好好做,也坦然地做,莫在意不同声音,别担心有某个细节没有做到极致,这是我们在结束此文时想说给受阅者和组织者的心里话。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