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谈判落幕或引爆更大炸弹 制裁令伊陷困境

2015年07月15日 13:42  观察者网  收藏本文
伊朗代表团在伊核协议谈判现场 伊朗代表团在伊核协议谈判现场

  7月14日,伊朗核谈判终于在历经了多次“加时”之后落下帷幕。原本要在6月30日“最终期限”之前达成协议,却一拖再拖,由6月30日改为7月7日,再延期至7月9日,再到7月10日,最后又延期到7月14日。不过“好饭不怕晚”,尽管当前关于伊朗核谈协议的细节仍然没有公开,但是作为国际关系领域的“老大难”问题能够有如此突破,也足以让人欣慰了。

  国际制裁下的社会危机

  对于伊朗来说,如果协议进程一切顺利,那么最早到2016年,自己所遭到的国际制裁就可能会有所减轻。对于伊朗的制裁是促成伊朗积极参与核谈判的重要推手。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强硬派积极主张以军事和其他强力手段“一劳永逸”的解决伊朗核问题。尽管部分持强硬立场的政治人物坚持认为制裁远不足够,应该让伊朗经济和社会彻底破产,但包括美国奥巴马政府在内,“P5+1”的主流仍坚持通过制裁手段迫使伊朗在核问题上让步。

  在过去十多年里,伊朗遭到的国际制裁逐渐加码,导致自身经济压力日益严峻。联合国方面,对于伊朗的制裁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即对伊朗国内重武器和高技术武器的封锁;对伊朗武器出口的制裁;对某些伊朗海外资产和个人资产的冻结。除了联合国,“欧盟”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对伊朗进行制裁,包括对涉及伊朗铀浓缩相关领域的技术和设备的贸易禁令;冻结伊朗在欧盟的一些资产;对同伊朗金融系统的交易禁令;对购买和进口伊朗原油和天然气的禁令,以及不再为伊朗海外运输系统提供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等。与之相应,包括日本和韩国也对伊朗采取了相类似的制裁措施。

  当然了,任何对伊朗的制裁都离不开美国。事实上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早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就已经开始,而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发展,美国也加大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在此背景下,除了极个别“涉及伊朗普通百姓”的项目,如医疗卫生和农产品科技,以及“信息技术”如输出电影和文化产品等,美国禁止了所有与伊朗的经济关系,彻底封死了美国与伊朗的双边关系和正常交往。

  作为全球重要的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对伊朗的制裁导致伊朗陷入严重的社会困难。2013年5月,伊朗的石油出口已经由2011年的220万桶/天锐减到70万桶/天,伊朗经济几乎到了灾难边缘,国内石油、旅游和服务行业也出现了萎缩。这些制裁措施也让普通百姓生活陷入困境,、失业率飙升,物价涨幅过快,通胀严重。据统计,伊朗青年(15岁至24岁)失业率高达26%,通货膨胀高达40%。

  当然,伊朗国内仍然有不少来自“革命卫队”和宗教保守人士空谈“国家利益”“民族至上”,毕竟这些权力阶层大多有着自己的“秘密”渠道走私和贩卖各类“违禁品”并获得暴利。加上伊朗在“伊斯兰革命”之后形成了诸多的利益集团,把持着国内重要的政治、教育和军队行业,“熟人关系”“介绍工作”盛行,这也导致伊朗社会不满率上升,政治压力转而增大。2014年伊朗曾发布报告,在伊朗国内的教师队伍中,“吃空响”的比例在一些地区甚至高达10%,而伊朗国内的教职人员绝大多数必须通过“托关系”“走后门”才能应征上岗,以至于教师队伍中许多人“甚至不识字”。

  除了经济和社会领域之外,伊朗军事领域同样因为国际制裁而饱受危机。尽管伊朗在过去的数年间积极发展弹道导弹技术、无人机技术、新型战机和新的军舰,但总体上来讲,国际制裁使得伊朗军事工业面临巨大挑战,许多新科技研发不得不陷入停滞。再加上周围国家如沙特、土耳其等国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阿富汗等问题上的挑战,伊朗捉襟见肘的军事经费和亟需提高的军事科技,也客观上需要“伊朗核协议”在外交上做出突破。

  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显现出伊朗社会“两极分化”和政治僵化的危机。尽管鲁哈尼信誓旦旦要在伊朗国内开展“反腐运动”,但是受制于国内现实,与其大刀阔斧“伤筋动骨”的改变国内政治现状,不如“退而求其次”通过外交手段减轻“国际制裁”,帮助伊朗获得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必要途径。

  核协议后的博弈

  伊朗外长扎里夫曾表示,伊朗核协议的签订是“历史性时刻”,这甚至被视为中东“新纪元”的开端。然而我们也应当看到,未来伊朗核问题的最终解决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最大的挑战依然来自美国。美国国内反伊朗势力十分强大,最典型如国会的掣肘以及犹太人院外游说集团。就在2013年8月鲁哈尼就职伊朗总统前夕,美国众议院高票通过对伊朗实行更严厉制裁提案,明显是给美伊缓和泼冷水。同年9月24日,奥巴马在联大讲话表示要推动伊朗核问题解决后,美国共和党籍议员次日便开始向奥巴马发难,要求其澄清美国对伊政策是否有变化。加之主张对伊强硬的共和党人在美国中期选举中一举拿下国会控制权,奥巴马的对伊缓和政策受到了进一步掣肘。随着谈判进入白热化阶段,今年6月底美国智库联合多名政界人物再次发出公开信,要求奥巴马政府和美国的谈判团队“坚持立场”,“对伊朗进行最严厉的核查”,美国国会资深议员甚至威胁奥巴马将会在国会“否决任何的协议草案”。

  根据《2015伊朗核协议审查法》,美国国会有权对伊朗核协议进行审议。如果美国国务院于7月10日至9月7日期间提交协议文本,审议时间为60天。如国会在7月10日前收到协议,则审计时间为30天。而由于之前的数次延期,接下来美国国内将会对此次伊朗核谈判草件的合法性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博弈”。考虑到当前美国国内国会与白宫之间的紧张关系,伊朗核协议草案能否挺过美国国内这一“关”还需观察。

  除了美国国内,地区国家仍然可能会对核协议的签订进行干扰和破坏。作为地区内强烈反对伊朗的沙特,早已宣布“伊朗核协议可能会造成地区军备竞赛”,并且暗示相关地区国家可能会极力发展自己的核能力“以制衡伊朗”。沙特担心放松制裁会使伊朗在中东坐大,甚至担心美伊实现和解,伊朗成为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盟友。对于以色列来说,伊朗核协议的签订无异于“晴天霹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一再声称,鲁哈尼是“披着羊皮的狼”,认为其所谓核计划用于和平目的,只是伊朗对外争取时间的策略,一再提醒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不应减轻。在美国的中东战略棋盘中,以色列的分量显然比伊朗重要得多,美国不可能为缓和美伊关系,而忽视以色列的感受和利益关切。

  过去十几年中,以色列每隔一两年就会预测伊朗再有四五年就可以拥有核弹。十几年前,以色列就开始向国际社会暗示,伊朗距离完成核计划已咫尺之遥,国际社会的犹豫可能导致中东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而每隔一段时间,以色列就会发布相关报告,表示伊朗将“很快会研制出核武器”,相关的情报人员和科研人员也会时不时的向媒体“吹风”,表示“以色列将秘密摧毁伊朗核设施”,说的神乎其神,让原本就雾里看花的国际舆论更对伊朗核谈判平添了几分好奇与关注。

  其实无论是美国国内的强硬派也好,以色列和沙特这些地区国家也罢,对于伊朗核问题的担心主要来自于对伊朗本身的敌视。以色列国防部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政治盟友亚隆,在伊朗核协议签订后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伊朗“支持国际恐怖主义”,认为“对于伊朗的核查机制不严密”,“伊朗很可能会藏匿相关的研发设施”。正如沙特的老外交大臣费萨尔所言,在中东地区,“伊朗是问题的一部分,而不是解决问题的一部分”。

  伊朗核协议的达成,标志着伊朗核问题出现了一个指导性的草案,为伊朗和地区局势的缓和带来了希望;同时伊朗核协议也标志着《核不扩散条约》在经历了印度、巴基斯坦和朝鲜的“考验”后,终于迎来了一次广泛的认同,树立了国际社会合作的典范。不过未来伊朗核问题的道路上,仍然遍布荆棘,将更加考验相关各方的政治智慧与耐心。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文章关键词: 伊朗 核武器 美国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解读:公安部带队赴证监会的孟庆丰是谁
  • 体育曼城与斯特林签约 张稀哲回国安已无悬念
  • 娱乐杨立新:陈佩斯最大的缺点是死心眼
  • 财经民航空管局局长助理刘德华被调查
  • 科技预装软件地下生态链:山寨机靠此赚钱
  • 博客姚树洁:股民需抛弃一夜暴富的炒股思维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女生14岁考上复旦 其父当年15岁上武大
  • 育儿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 小心暴力教育遗传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