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并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显,“自主可控”已经成为国防信息化建设的重大发展战略。
日前,环球军事记者从“自主可控 安全可信-浪潮服务国防信息化建设安全发展”全国巡展上获悉,针对目前国内“自主可控”行业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标准和规范缺位等现实困境。以浪潮超越为代表的国内自主可控信息系统装备企业谋求“破局”,加速布局“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路径,通过实施产品管理运营模式变革、推动自主可控产业标准和规范建立、推动规模化应用等产业化实践,助力国防信息化建设安全发展。
自主可控、安全可信是信息安全的基石
浪潮超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信息系统的自主可控是实现安全可信的基础。只有实现自主可控,才能消除信息系统“后门”等安全隐患。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国产应用软件在国防信息化建设中的全面应用,是信息安全的基石和保障。
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自主可控关键软硬件技术日趋成熟,计算机关键技术产品已经实现群体突破,软硬件之间的兼容适配、测试验证等工作也全面展开,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规模化应用,通过各项国际标准化测试性能实验表明,基于国产软硬件的计算机、服务器等产品,已经能够支撑当前政府、军队、企业的大部分应用系统。
行业“瓶颈”制约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
国防信息化建设安全发展,不仅需要自主可控核心软硬件实现技术层面的突破,更需要加速行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应对新形势下国防应用需求的响应能力。
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被列为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自主可控国产关键软硬件的产业化发展迫在眉睫。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自主可控信息系统在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关键领域取得了技术的突破。然而,在产业化进程中,自主可控信息系统“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滞后;行业内缺乏自主可控产业标准和规范支撑;自主软件和硬件相对独立开发,相互间的技术协同和融合不够,导致从底层硬件到上层软件之间的整合优化不够,应用系统综合性能不高;同时,现有应用软件移植难度大,基于自主可控的应用开发刚刚起步,开发量大,短期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需求。
以上现实“瓶颈”,严重的制约了“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的步伐。
需建立“自主可控”产业化标准和规范
“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路径怎么走?如何“破局”?对此,浪潮集团高级副总裁、浪潮超越总经理赵瑞东表示:“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是实现信息系统装备'自主可控'产业化发展必由之路。”作为国内自主可控信息系统装备领航企业,浪潮超越率先从技术研发标准化、产品开发模块化、设计元素统一化、测试认证统一化四个方面着手,构建标准化体系奠定产品设计基础。通过合理布局产品,研发了多型目录产品,形成了“飞龙”、“金刚”、“申泰”三大产品品牌,呈现系列化优势;此外,浪潮超越还通过在模块化基础上灵活拓展、丰富选配等手段,扩展产品功能,提升产品适应性和产品应对能力,实现产品通用化。
在推动“自主可控”产业化标准和规范建立方面,浪潮超越一直走在行业的最前沿。浪潮超越积极参与总部标准体系建设,参与制定了自主通用计算机的工程规范,统一装备技术体制,确保系统安全可信,形成标准体系,为建立基于国产关键软硬件的军用计算平台相关国家军用标准提供支撑,助力行业产业化发展。
此外,推动规模化应用方面,浪潮超越自主可控系列产品成功应用于多个重点项目,实现了从办公到军事信息系统,再到武器装备系统的全覆盖,在国防信息化建设中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记者了解到,浪潮超越多年来专注自主可控关键技术突破,积极推动系列设备的研制、应用系统开发和应用推广,在产业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目前,在自主可控信息系统装备研制领域,浪潮已处于领先地位。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