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美国总统奥巴马与沙特国王萨勒曼会晤。(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6月9日报道 西班牙《起义报》6月1日发表伊格纳西奥·拉莫内的题为《石油的新地缘政治》的文章,编译如下:
石油的新地缘政治在什么背景下形成?霸权大国美国认为中国是中期内唯一有能力与美国抗衡,并在世界范围内威胁美国霸权的国家。因此,华盛顿从21世纪初起就默默地建立起对北京的“战略不信任”。
美国总统奥巴马根据这一新观点决定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美国不愿再回到冷战时期不得不与另一个“超级大国”分享霸权的痛苦境地。奥巴马的顾问们用下列方式提出了这一理论:“只有一个星球,只有一个超级大国。”
因此,华盛顿不停地加强自身在东亚的实力和军事基地,企图“遏制”中国。与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岛屿冲突以及美国第7舰队的强大存在证实了中国海上扩张的能力遭到阻截。与此同时,美国在外交上加强了同所有与中国有陆地边境的国家之间的联系(俄罗斯除外)。这就是华盛顿近期与越南和缅甸特别接近的原因。
这项特别专注远东地区和遏制中国的政策只有在美国成功远离中东事务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在这一战略背景下,华盛顿传统上是在3个领域内进行干预。首先是军事领域:华盛顿身陷多起冲突,特别是在阿富汗、伊拉克和叙利亚。其次是外交领域,特别是与伊朗之间的关系,目的是限制伊朗的意识形态扩张,阻止德黑兰获得核能力。第三是支持领域,特别是以色列。对于以色列来说,美国仍然是“最后一个保护神”。
华盛顿对该地区的“超级直接参与”体现了“美国的局限性”,美国无法真正赢得任何一场深陷其中的冲突。这些冲突对于美国国库来说都是巨额开支,甚至对国际金融体系也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目前,华盛顿非常清楚,美国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开展2场大规模战争。因此替代选择是:要么美国继续身陷中东泥淖,要么致力于遏制中国的迫切目标。
奥巴马的决定是显而易见的:应该面对第2项挑战,因为这才是对21世纪的美国未来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此,美国应该逐步但坚决地撤离中东。
现在问题来了: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为什么要如此深陷于中东局势,以至于忽略了世界其他地区?答案可以只用一个词来概括:石油。
自从上世纪40年代末美国已经无法实现石油自给自足以来,主要的石油产区对美国而言就成为“战略痴迷”的对象。这也是华盛顿热衷于在中东和拉美搞“政变外交”的部分原因。
上世纪50年代,随着老牌的英帝国撤出中东,美帝国取而代之,将“自己人”安插在地区各国的首脑位置,特别是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这2个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当然还有当时处于美国控制之下的委内瑞拉。
直到不久以前,对中东石油和天然气的依赖还使美国不敢想象撤离该地区的可能性。那么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促使美国人现在考虑离开了呢?21世纪初以来,通过水力压裂法开采的页岩油气资源大幅度增加,从而改变了所有参数。油价上涨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美国恢复了能源自给自足的状态,甚至正在重新变身为重要的石油出口国。美国终于可以考虑撤离中东的可能性,因此奥巴马几乎将全部的美国军队撤出了伊拉克和阿富汗。美国非常谨慎地参与对利比亚的空袭,并拒绝对叙利亚当局实施干预。另一方面,华盛顿艰难地寻求与德黑兰达成一项核协议,对以色列施压,敦促以色列政府尽快与巴勒斯坦达成协议。在所有这些问题上,能够感受到华盛顿结束中东战线,忘掉中东的噩梦,转向另一个问题(中国)的意愿。
在油价居高不下的前提下,所有这一切都在完美地进行着。而此时沙特阿拉伯决定介入。利雅得反对美国撤离中东。特别是如果华盛顿在此之前与德黑兰达成核协议的话。沙特认为这对于伊朗太有利了。此外,沙特王室认为,这种情况下,沙特人和整个逊尼派都将成为所谓的“什叶派扩张主义”的牺牲品。需要指出的是,沙特的主要油田都分布在什叶派聚居区。
作为世界上第2大石油储备国,沙特阿拉伯决定利用石油去破坏美国的战略。沙特违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宗旨,违背一切明显的商业逻辑,决定大幅度增加产量,造成油价下跌,让市场充斥着廉价石油。这项战略很快就见了成效。在很短的时间内,油价暴跌50%,达到每桶40美元左右。
这项政策对水力压裂法造成了严厉的打击。目前美国的很多大型页岩气生产企业陷入危机,破产或面临破产威胁。在每桶40美元的价位下,页岩气是无利可图的。很多重要的石油企业已经宣布停止海上开采,造成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丧失。
石油供应量再次出现不太丰富的情况,价格略有回升。但沙特阿拉伯的储量足够使利雅得控制流通量和调整产量,允许价格轻微回升,但不会达到允许水力压裂法和深水油田恢复生产的水平。这样,利雅得就成为油价的绝对仲裁员。
新形势迫使奥巴马重新考虑自己的计划。水力压裂法危机可能意味着美国化石能源自给自足的终结,并回归依赖于中东的状态。目前看来利雅得似乎赢了这一局,但是可以坚持到什么时候呢?(编译/何冰)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