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 隆美尔曾吃大亏

2015年06月05日 08:34  参考消息  收藏本文

  参考消息网6月5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5月21日发表了贝特霍尔德·泽瓦尔德的题为《德国坦克胜人一筹的神话》的报道,编译如下:

  德国坦克往往被认为是希特勒1940年在西线取胜的原因。它们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明显逊色于盟军坦克。强项在其他方面。

  埃尔温·隆美尔青云直上的将官生涯险些在阿拉斯附近突然终结。当这位所向披靡的将军指挥坦克向海岸挺进时,英军以坦克向德军毫无守卫的侧翼发动反击。无线电中传来的“求援”呼声将隆美尔从胜利的美梦中唤醒。战况报告称,防线被敌人突破,大炮被炸成碎片,炮手被屠杀。

  隆美尔好不容易才遏止了敌人的进攻。但这位装甲兵将军为此不得不使用火炮和其他常规武器。事实证明,他麾下的坦克无法战胜英国坦克。

  英军在阿拉斯的进攻始于1940年5月21日。6天前,也就是德军发动西线进攻的5天后,法国总理保罗·雷诺以德军突破比利时前线的消息惊醒了他的英国盟友温斯顿·丘吉尔:“我们被打败了。色当前线被突破。德国人开着大批坦克和装甲车冲了进来。”

  因此,德国坦克成了法国战败的标志,战争双方都持这种观点。法国和英国认为德国坦克的优势是己方惨败的主要原因,希特勒则误以为自己一下子拥有了闪电战的强悍武器。在一战中,希特勒作为二等兵、英国首相作为营长都体验过阵地战的痛苦。他们也都曾以为在这场新的大战中阵地战将重现。但坦克这种钢铁打造的庞然大物驱走了阵地战的梦魇,希特勒的士兵凭借它们在敌国每天突进数十公里。

  然而,隆美尔在阿拉斯苦战换来的防守胜利表明,事情并非那么简单。盟军绝对拥有强大的坦克部队,而其德国敌人绝非丘吉尔口中强大得无可匹敌的战争机器。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英国人和法国人的坦克不仅数量比德国人的多,而且技术也更加成熟。然而,他们指挥坦克作战的方法和理念并不符合这种新武器的潜能。德国人强过敌人的也只有这一方面。而且其实这也是事出偶然。

  首先谈技术。国防军10个装甲师装备的大多数坦克代表着“1940年春还在创建中的德国装甲兵的初步发展阶段”。正如史学家卡尔-海因茨·弗里泽尔在他的权威著作《闪电战传奇》中所言,德军的1号坦克和2号坦克原本只是训练用车,充其量是权宜之计。其装甲最厚处只有13毫米至14.5毫米,车载武器是机关枪——2号坦克才装备了一门20毫米口径火炮,炮手称之为“叩门器”。

  即便装甲最厚为30毫米的3号坦克和4号坦克也不算具有很强的防护力,而且3号坦克装备的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4号坦克装备的75毫米短身管火炮性能并不优异。在德军中服役的2种只装备37毫米火炮的捷克造坦克亦然。

  德国坦克装备的这些武器根本不能对装甲最厚为80毫米的英国马蒂尔达2型坦克构成威胁。德国3号坦克和4号坦克只有抵近射击才能击毁装甲厚度20毫米的法国索玛坦克和装甲厚32毫米的巴塔耶B型坦克,其他德国坦克则根本无法与之匹敌。令人对德国二战坦克印象深刻的“虎”式坦克和 “豹”式坦克直到1943年才投入使用。

  数量差距也加剧了这种不平衡。法国人和英国人光是在东北战线就集中了3200多辆坦克,而且还有1000辆坦克在后方待命。而德国国防军只能出动约2800辆坦克。其中,1号坦克和2号坦克共计近1500辆,占一半以上。3号坦克和4号坦克只有约630辆,略多于法军装备的索玛坦克和巴塔耶B型坦克。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隆美尔曾吃大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正在森林中推进的纳粹德军II号坦克。(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一些技术细节改变了胜负的天平。德国坦克的个头虽然比盟军的大家伙小,但行军速度更快,行程也长得多。此外,德国坦克还拥有更好的瞄准器。3号坦克和4号坦克的炮塔在设计时给炮手预留了空间。这意味着车长能完全专注于指挥,而盟军坦克的车长还得负责瞄准。所有德国坦克都装备了无线电通话设备,而英国和法国的军官往往用手势来协调坦克部队的行动。

  装备的差异源于战术构想的差异。古德里安、霍特和隆美尔这些德国装甲兵将领集中投入部队,并且将火力和速度相结合。而敌方的战略构想还停留在一战。他们不是实施重点突破,而是将战争设想为线性前线,将坦克等距部署在那里。而一旦这一链条被突破,敌人就可以长驱直入。

  不过,抱着“老黄历”不放的不单是盟军将领。大多数德军将领也不认为装甲兵是可以独立行动的兵种,而视之为步兵的助手。德军最重要的运输工具仍是牲畜。一个德军步兵师有约1.5万人和5000匹马。

  直到希特勒下了死命令,德军总参谋部才咬牙切齿地接受了埃里希·冯·曼施泰因的“镰刀”计划。其核心构想是,用7个装甲师穿越阿登山区,然后从侧翼进攻正在向北行军的盟军。尽管德军为此集结了拥有4.1万辆汽车的有史以来投入战场规模最大的摩托化部队,但如果坦克没能在首轮攻击中就突破法国的马斯河防线,那么德军领导层仍有权将车辆立刻分配给跟进的步兵部队。

  克莱斯特装甲集团军将其成功归结于另一因素:“任务战术”。盟军军官和士官所接受的命令中也包含执行命令的方式方法。相反,德国军官在决定如何成功完成任务方面有高度的自主权。

  这一传统在驱逐拿破仑占领军的德意志解放战争时就已形成,且在一战的条件下成了德军的准则。根据“任务战术”,部队指挥官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作出决断,不为远方参谋部的评估所束缚。纳粹政权也认可军官有这种回旋余地,至少在战术层面上如此。

  德军装甲兵将领根据这一原则调兵遣将。他们的敌人制定繁琐的进攻方案,并且等到行动的所有要素都到位后才进军。德国人则审时度势,临场发挥,充分利用盟军防线的每个弱点。

  此外,希特勒的青年军官们还利用了技术创新:德军的俯冲轰炸机可摧毁敌军掩体,重型高射炮也可投入地面战斗。隆美尔就用88毫米口径高射炮快速解决了阿拉斯危机。

  法国史学家和二战亲历者马克·布洛克也认为,希特勒及其将领的“方法机会主义”是装备精良的盟军遭遇“罕见失利”的原因。但独裁者希特勒和他的新英雄们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爱孤注一掷。

  戈培尔的宣传系统很快便将闪电战鼓吹为西线胜利的原因。而闪电战不仅成了纳粹政权旨在打击布尔什维克主义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妄想,而且也让战争本身变成了高风险的赌博。在这场赌局中,对自身优势的过度自信妨碍了对可能性的理性分析。坦克则成了这种妄想的象征。(编译/伍欣)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隆美尔曾吃大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沙漠之狐”隆美尔。(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为何闪击苏联失败?德媒:德军装备差且很自大

  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2013年6月24日发表了贝特霍尔德·泽瓦尔德的题为《对苏联的“闪电战”为何失败?》的报道,编译如下:

  1941年7月3日,在德国入侵苏联12天后,德军总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在日记中写到:“如果我说侵苏战役将在14天内结束,这或许也不算过分。”但他随即为自己的论断加了限制条件:“这场战役当然不会随获胜而结束。广袤的领土和用各种手段实施的顽强抵抗在接下来的数周内仍将消耗我们的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写下这番话时,从比亚韦斯托克和明斯克的包围战传来的消息正令哈尔德深受鼓舞。在那里,2支德国装甲集群包围了苏联的4个军。德军俘虏苏军逾32万人,击毁了3000多辆坦克。7月9日,随着对斯摩棱斯克发起进攻,德军旨在抵达并跨越第聂伯河的攻势也已经开始。那里距离莫斯科仅370公里。

  此时,德国领导人确信对苏联的闪电战将取得成功。唯一拖住德国坦克前锋部队后腿的就是行动迟缓的步兵师。步兵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艰难地跟在后面。他们必须打败苏联在西部驻扎的大量部队。

  东线的闪电战为何没有取得成功?这是历史爱好者最爱探讨的话题之一。如果用距离远、物资消耗大或战略决策失误这类单一理由来解释德国的失败,那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一连串因素让德国的战争机器停转。

  单单距离远肯定不是原因。第三帝国与苏联在波兰被占领土上的分界线到莫斯科的直线距离是1100公里。1941年6月22日,160个德国陆军师分3个集团军群在差不多同等长度的阵线上发起进攻。中央集团军配属了当时德军4支装甲集群中的2支,目标是攻占莫斯科。

  摩托化的装甲师每日可推进数十公里,徒步和乘马车行动的步兵师则落在后面。精锐部队第7步兵师的一名士兵写道:“行军,行军,走了14天......我累垮了。”此外,德军每向东迈出一步,前线也随之拓宽。不久,一个师就要负责50公里宽的战线——而且是在路况极差的条件下。

  严重的后勤问题很快暴露出来。侵苏德军最多只有半数步兵师装备了现代化武器和充足的机动车。其余步兵师靠东拼西凑的缴获武器作战,配属的卡车很快就坏掉了。连袜子这类必备军需品不久也变成了紧缺物资。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隆美尔曾吃大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纳粹德军“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国防军并非在无人区行军。斯大林战前向边境派驻了300万红军。毕竟,他认为德国或其他资本主义强国在可预见的未来会进攻苏联。因上世纪30年代的大清洗而被严重削弱的红军军官团坚决主张在边境布防。这解释了红军在战争最初几周的巨大损失。但苏军仍拥有德国人想不到的庞大人力物力。

  国防军的行进速度和后勤供应都不足以完成闪击莫斯科的战略目标。兵力也不够。到8月,事实已很清楚,国防军无力同时进攻基辅和莫斯科。原本应开赴莫斯科的坦克师奉命参加基辅包围战。此役有66.5万红军被俘。

  与此同时,本应在斯摩棱斯克以南掩护基辅战役的德军步兵师连守住阵地都很费劲。德军二战的战况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反向运动”的说法,这是撤退的委婉表达。

  9月末,德国领导人只有2条路可走:要么立即为冬季战争做好准备,要么仍以闪电战直取莫斯科。德军再次在短短几天内向莫斯科突进了数百公里。但随即来临的道路泥泞期令德军再也无法大幅行进。最后冬季来临,12月5日苏联的大规模进攻迫使德军撤退。

  但气候和红军的数量优势也只能部分解释德军的失败。和前几个月一样,闪电战的美梦变成了梦魇。从根本上说,德国人败在了自我高估上。在1940年速胜法国后,他们以为一切皆有可能。

  然而,西线战役的速胜只是偶然。埃里希·冯·曼施泰因将军想出了派坦克穿越阿登山脉实施进攻的大胆战术。希特勒不顾参谋们的反对将其付诸实施。剩下的事由戈培尔的宣传部门完成。它将意料之外的“闪电战胜利”吹嘘为经过深思熟虑的军事构想。

  事实上,德军对苏联的闪电战失败完全是因为第三帝国不具备必需的资源。其工业根本没有做好支撑长期战争的准备,缺少原材料、车间和技术。此外,当时德国仍然在与海军强国英国作战。

  然而,对一战的记忆却令德国人忽视了自身的劣势。德军在一战中成功占领了东线广大地域,西线则困在了阵地战中。这种记忆加上为实施东方毁灭战所做的意识形态准备,导致德军狂妄自大且蔑视苏军,将其视为劣等对手。

  初期的胜利似乎证明了这一点。于是德军将冬季装备留在了波兰的战备区,因为领导人认为战争将在秋季获胜。而当事实证明这是谬论时,前线德军物资全面匮乏。国防军困在距离边境1000公里之遥的地方,面对占尽优势的敌人。被派去占领莫斯科的士兵甚至连御寒手套都没有。(编译/伍欣)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隆美尔曾吃大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推进中的纳粹德军坦克纵队。(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05-14 09:53:31)

  

  【延伸阅读】二战大数据:德军每天损失1个团 失踪者超过百万

  参考消息网5月15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网站5月12日发表题为《德军每小时死亡100人》的文章,作者为斯文·费利克斯·克勒霍夫,全文编译如下:

  二战一共打了2077天,更确切地说,是49842小时16分钟。撇开德波边境的小规模交火不谈,战争始于1939年9月1日“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老式战列舰炮击但泽附近的韦斯特普拉特,结束于1945年5月8日23点01分。平均每小时有1000人死于希特勒发动的这场战争,其中有100人是德军。德军在二战中共阵亡约500万人。

  不过,没人掌握准确数字。负责有关事务的国防军问讯处从1939年到1945年开出了320万份死亡证明,其后继机构德意志服务局至上世纪70年代又开出了55万份。因此可以确定的是,1939年到1945年身穿德国军服的1800万人中有近400万人因战争死亡。

  此外,还有100多万德国国防军、党卫军、警察和其他部队的成员在二战中的命运至今不得而知。这些人大多在1944年和1945年失踪。1944年夏,中央集团军在白俄罗斯覆灭。仅在这场战役中就至少有10万德国军人失踪。在所谓的“最终决战”中失踪的军人更多。最终决战主要是指在德国国境和1945年1月到5月在德国境内的战斗。在此期间有近70万军人失踪。

  但不是所有失踪者都人间蒸发。许多人的遗体在战后不久就被发现并草草掩埋,后来大多被移葬到战争公墓。然而,如果不能从尸体上找到身份铭牌或其他可确定死者身份的物品,例如刻有姓名和结婚日期的婚戒,那么发现的遗体仍要归于失踪者之列。

  人们只能粗略估计今天还有多少失踪的阵亡军人埋在德国地下。专家估计有数十万。人们今天仍然能发现德军遗体,例如在德国西部的许特根瓦尔德、塞洛高地和哈尔伯周边的森林等战斗特别激烈的地区。有关部门会发掘遗体,尽量确定其身份并妥善安葬。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找不到身份铭牌或其他可供确定身份的物品。

  而人们无法掌握阵亡德军的准确数字不单是因为有大量德军失踪。在很多情况下,如何定义阵亡也是个难题。例如,那些在战争中受重伤并在几年后死于后遗症的人算不算阵亡?从狭义上讲不算,但从《抚恤法》的角度看大概算。

  死于苏联战俘营的德军战俘的情况也与之类似。总计有325万德国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被苏军俘虏。从理论上讲,受降方应该像对待己方后备部队那样为战俘提供基本的生活物资;战俘有劳动义务,但不许被派去作战。然而,不论在二战中还是在战后,这2条要求都很少能得到执行。起码德军对苏军战俘和苏军对待德军战俘都做不到。

  约100万德军战俘没能活着离开苏联的战俘营。死亡率最高的是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德军。最新研究表明,1943年1月底和2月初有约11万德军被红军俘虏。从1946到1956年,这些人中只有约5000人回国。战俘死亡率达到了空前的95%。

  但与极右分子和篡改历史者后来推测的不同,在斯大林格勒被俘德军的高死亡率并非苏联报复的结果。事实上,在斯大林格勒被俘的大多数德军之前在后勤供应几乎断绝的长期消耗战中虚弱已极,挺不过苏联的严冬。此外,历史学家罗尔夫-迪特尔·米勒认为,“苏联方面的无能和供应短缺”也是原因之一。

  约770万被英美军队俘虏的德军战俘比被苏军俘虏的战友过得好多了。但负责管理德军战俘的盟军部队在1945年春夏也无力供养这么多人,因为盟军总司令部之前不曾料到要安置和养活如此多的德军战俘。因此,莱茵河两岸一度有大片地区被用栅栏围了起来,德军战俘被赶了进去。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莱茵草地战俘营”。

  一再有人声称,那里有近百万德军被饿死。但有证据表明这是谎言。事实上,那里的条件虽然一度非常艰难,但战俘死亡率略低于长年均值。同样,在西线被俘的德军只有极少部分失踪——失踪者大多不是成功逃出了战俘营,就是在战俘营内伪造了身份证件以逃脱审判。

  二战阵亡者约十分之一是德国军人。国防军的损失比红军小得多。尽管如此,德军损失仍然巨大:1921年到1927年出生的德军有31.6%阵亡,也就是近三分之一。1906年到1920年出生的德军死亡率也在27.1%到29.6%之间。此外,还有很多军人身心都受到重创。他们都是希特勒战争的牺牲品。(编译/王勍)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隆美尔曾吃大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1944年,圣洛附近,一名德军向盟军投降。

  (2015-05-15 08:12:00)

  

  【延伸阅读】德媒揭秘二战纳粹的战绩神话:德军靠冰毒支撑战斗

  参考消息网3月31日报道 德国《世界报》3月13日发表题为《给希特勒的士兵用的冰毒》的报道称,飞行员不得在迷醉状态下驾机。晕晕乎乎驾驶飞机的风险太大了,但开飞机是很累的,尤其是在战时,特别是在敌占区上空飞行期间。这种情况下,如果毒品在提神醒脑外还能提高注意力和反应能力,那么它带来的风险就比较小了。1939年和1940年德国国防军战果辉煌的速胜造就了“闪电战”神话。而在此期间,无数德国军人其实是在靠毒品支撑战斗。尤其飞行员和装甲兵都服用了上级发给自己的化学药剂。而这些人正是海因茨·古德里安“联合兵种战斗”概念中的2枝矛尖。

  这种被军人戏称为“斯图卡片”“戈林片”和“装甲兵巧克力”的药物的商品名是保维淀,但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也就是今天被称为冰毒的合成有效物质。保维淀是由制药企业以工业化标准合法生产的,因此比那些在小型化学实验室里合成且往往混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冰毒要纯净得多。1939年底到1940年初,连国防军的最高层都视之为神奇武器。陆军总司令瓦尔特·冯·布劳希奇是第三帝国职务最高的4名军人之一。他下达了这样的指示:“波兰之战的经验表明,在特定情况下,一支频繁出击的部队能够克服疲劳会对军事胜利产生关键影响。”

  布劳希奇早就知道服用保维淀的后果:“如果困倦威胁军事胜利、休息中的部队的安全或运输安全,那么在特定情况下,克服睡意比考虑药物对身体的伤害重要。”

  玩世不恭地讲,这话也没错。因为对军人来说,比起服用保维淀来,更坏的结果肯定是因疲劳而丧失警惕,然后被敌人射伤或击毙。不过,即便保维淀的副作用与今天会令服用者身体迅速垮掉的冰毒不同,它还是有不良作用的。在1940年西线的军事行动中,战斗部队大量服用这种药物达数周之久。制药厂为筹备进攻的西线部队提供了3500万片保维淀——从统计学角度说,335万德国军人每人可领到10片左右。事实上,战斗部队、特别是突击队的军人领到的更多,后备部队和后勤部队则没有配发这种药物。此外,当时保维淀在德国是非处方药,可自由购买。常有军人要求家乡的亲人买这种药寄给他们。

  后来最著名的成瘾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海因里希·伯尔。他在1939年和1940年写的信中多次出现这样的句子:“尽快给我寄些保维淀来”或“也许你们可以给我弄点保维淀来存着。”

  早在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法国、比利时还有荷兰进军前,第三帝国的领导人就清楚这种药物有危险。“帝国医官长”莱昂纳德·康蒂在1940年3月19日的演讲中说:“想用保维淀提神醒脑的人可以确信的一点是,他的身体机能迟早会崩溃。”康蒂促使保维淀成为处方药。

  但也有人和他对着干。例如,一名神经科医生在1940年底就建议用保维淀治疗多种病症,如各种心力憔悴、抑郁症、急性和慢性偏头痛、戒毒后遗症、恐怖性焦虑障碍、晕船、高山反应。

  于是,康蒂下令详细研究保维淀的成瘾性。1941年,保维淀被置于《鸦片法》的适用范围,从此找医生开这种药的条件变得很高。但许多国防军和武装党卫军的部队仍然在这种毒品的刺激下投入战斗,因为这种药片一再在进攻前被大批量发给军人。

  二战即将结束之际,作为旨在抵挡苏军精锐部队的“人民风暴”的成员,希特勒青年团的团员除了反坦克火箭弹外还会领到“提神片”,而这可能也是保维淀。

  走运的人因在攻击前吞服了过量药片而昏迷过去,躲过了红军的进攻,因而保住性命。而那些手持简陋武器冲向苏军T-34坦克的“坦克猎手”却几乎没有存活的可能。(编译/王勍)

  德媒:二战德军坦克无敌只是神话隆美尔曾吃大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二战德军坦克部队行军。(图片源于网络)

  (2015-03-31 08:07:53)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载458人客船在长江翻沉 权威解读5大疑问
  • 体育恒大卡帅下课斯科拉里接任 库卡被裁判打
  • 娱乐范冰冰李晨甜蜜遛狗狗 张馨予涅槃斩情丝
  • 财经日元对人民币入狂跌模式 赴日扫货正当时
  • 科技中新网被黑 黑客:“打钱就改回来”
  • 博客李亚玲力挺李晨:他没抹黑插刀前女友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本科毕业生专业就业率排名出炉
  • 育儿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 小心暴力教育遗传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