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2日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5月18日发表题为《俄罗斯指责西方煽动马其顿革命》的报道,编译如下:
马其顿正在成为俄罗斯和西方地缘政治僵局的一处潜在爆发点,莫斯科指责西方国家试图在该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煽动革命。
在指责尼古拉·格鲁埃夫斯基总理将成为独裁者的一片骂声中,这个位于西巴尔干半岛的国家过去10天因暴力活动和示威游行而动荡不安。
数万名示威者走上首都斯科普里街头,17日人们强烈要求格鲁埃夫斯基下台。
在此次大规模抗议活动爆发前一周,阿尔巴尼亚族人和马其顿人在库马诺沃镇爆发警方与持枪人员间冲突,导致至少18人死亡。
局势动荡已使欧洲国家担心马其顿暴乱可能扩散至塞尔维亚等邻国,破坏西巴尔干半岛其他国家稳定。
但莫斯科摆出另一幅说辞。俄罗斯高级官员和媒体表示,西方是上述抗议活动的幕后黑手,而西方最初支持的这名马其顿领导人将加快该国加入欧盟的步伐。
俄罗斯外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15日到访塞尔维亚时说,马其顿发生的事件“背景是政府拒绝共同对俄实施制裁政策以及斯科普里极力支持土耳其天然气管道项目”。
莫斯科正在推动土耳其天然气管道项目以取代将俄罗斯天然气引入东南欧的南流天然气管道项目。后者因欧盟反对于去年12月被弃。
继拉夫罗夫作出评论后,俄罗斯外交部16日发表声明,引用塞尔维亚媒体有关一名黑山公民涉嫌在马其顿“对科索沃—阿尔巴尼亚极端分子助纣为虐”而被逮捕的报道。
声明说,上述逮捕事件“有力证明了外界发动破坏该国内部政局稳定的计划,企图使其陷入颜色革命的深渊”。
这些表态18日被海外的俄罗斯外交官在推特转发。
俄罗斯国家通讯社“卫星”新闻通讯社报道称,马其顿正“被迫在国家身份和欧盟/北约一体化之间作出抉择”。该通讯社声称,西方已对支持民主活动增加经济援助,譬如总额为480万美元的“公民社会项目”。该项目已“培训逾1000名年轻人使用社交媒体”。
这些表态与俄罗斯围绕去年发生颠覆乌克兰前总统维克托·亚努科维奇抗议活动的说法如出一辙。亚努科维奇起初号称是亲西方,但后转向俄罗斯。莫斯科说他是因一场“美国扶持的政变”被赶下台的。
保加利亚“索非亚”自由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伊万·克勒斯特夫说,莫斯科并不相信自发政治抗议活动的说法,“而他们很可能相信马其顿所发生的一切是由西方组织的”。
他还说:“他们认为欧洲发生的一切类似事件都和俄罗斯有关,他们将其解读为针对俄罗斯利益采取行动。我认为,马其顿政府正在试图帮助他们相信这一点。”
西方外交官和当地记者说,莫斯科已大幅增加其驻斯科普里大使馆工作人员数量。
在西方斡旋下展开的格鲁埃夫斯基和反对派社会党党首佐兰·扎耶夫之间谈判18日下午破裂,未就如何终结多年政治僵局达成协议。
在谈判举行之际,政府支持者准备在距由格鲁埃夫斯基反对阵营搭建的反对派露天营地不到一英里处举行反示威活动。
尽管本月5日警方和示威者发生冲突,但17日的反政府示威仍顺利举行,没有任何事故发生。(编译/王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马其顿民众举行示威游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真实版飓风营救:马其顿击毙14名阿尔巴尼亚暴徒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路透社5月10日称,马其顿10日表示,其警方在历时一天的枪战中消灭了一群阿尔巴尼亚恐怖分子,造成至少22人死亡,目前这个前南共和国正处于严重的政治危机当中。
曾在2001年把马其顿从内战的边缘拉回来的北约呼吁进行“透明的调查”,看看当全副武装的警察在9日黎明前进入北部城镇库马诺沃一阿尔巴尼亚人聚居区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马其顿政府说,8名警察和14名武装组织成员在随后发生的枪战中被打死,武装分子是来自邻国科索沃的前反政府武装指挥官。
一名路透社记者看到有居民在天黑后匆匆经由满是血污的街道回家。至少有8座房屋严重受损无法修复,其中一座房子还在着火。
警方说,武装分子谋划在本月袭击平民和国家目标。
库马诺沃的爆炸声和自动武器的交火声从9日一直持续到10日,这让人想起了2001年的冲突。(编译/许燕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马其顿军警展开行动。(图片源于网络)
(2015-05-13 08:24:43)
阿尔巴尼亚冷战时期核掩体向公众开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延伸阅读】阿尔巴尼亚冷战时期核掩体向公众开放
前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冷战时期修葺的巨大核掩体近日向公众开放。(网络截图)
国际在线专稿:据澳大利亚新闻网11月24日报道,前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于冷战时期修葺的巨大核掩体近日向公众开放。
目前在阿尔巴尼亚共和国内的类似掩体约有70万个,零星散落在各地,当地居民都称其为“蘑菇”。这些掩体是冷战时期为防御可能发生的西方国家袭击而建立的,号称无坚不摧,可抵抗百万部队。
周六开放的这座山间地下核掩体位于地拉那东部,秘密建于1972至1978年。占地2685平方米,共5层,有106个房间,包括一间电影院。根据当初的设计,一旦战争发生,该掩体就会成为阿尔巴尼亚中央委员会战时总部。直到前不久,这座庞大核掩体还被阿尔巴尼亚军队列为“最高机密”。
这座掩体在开放后由阿尔巴尼亚旅游与文化部保管,并将设置博物馆和艺术展。(李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些掩体是冷战时期为防御可能发生的西方国家袭击而建立的,号称无坚不摧,可抵抗百万部队。(网络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座山间地下核掩体位于地拉那东部,秘密建于1972至1978年。(网络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该掩体占地2685平方米,共5层,有106个房间,包括一间电影院。(网络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当初的设计,一旦战争发生,该掩体就会成为阿尔巴尼亚中央委员会战时总部。(网络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座庞大核掩体还被阿尔巴尼亚军队列为“最高机密”。(网络截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掩体在开放后由阿尔巴尼亚旅游与文化部保管,并将设置博物馆和艺术展。(网络截图)
(2014-11-25 08: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