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美国中情局前任副局长迈克尔·莫雷尔。(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消息网5月28日报道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5月12日刊登作者尼克·罗密欧撰写的一篇书评,题为《“我们时代的伟大战争”一书提供了知情人士对反恐战争的看法》,摘要如下:
美国中情局前任副局长迈克尔·莫雷尔撰写的回忆录《我们时代的伟大战争》,让人大开眼界,也给出了警告。
除了提供一大堆知情人披露的各种细节,这本书还得出了许多令人震撼的、强有力的结论:“阿拉伯之春”促成了伊斯兰极端主义的盛行,斯诺登披露的信息直接帮助了极端的“伊斯兰国”组织,启用水刑之类强化审讯手段使美国得到了重要情报,劫持跨大西洋航班仍在“基地”组织的能力范围之内。
莫雷尔在情报界工作了33年,但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才得到一个重要职位,成为乔治·特尼特(时任中情局局长)的情报官。这份工作要求他调查并分析中情局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大量情报,并选出要让中情局局长重视的情报。2000年,他出任乔治·W·布什令人羡慕的日常情报官的职务。一周6天、常常是7天都要向总统提供《总统每日简报》--要么在椭圆形办公室,要么在布什到访的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又一次,他负责决定哪些情报值得引起这位大人物的注意。他提交的情报直接影响了总统的世界观、为总统的政策性决策提供了参考。
“9·11”之前,莫雷尔凌晨3点半起床,每天清早为《总统每日简报》做准备并进行润色。“9·11”之后,他从凌晨零点半开始工作,筛选一遍如波涛般汹涌流入中情局的种种威胁信息。在一次坦率的评价中,莫雷尔道出了一些人可能认为重事轻说的话。他说,布什“在外交事务上没有特别深刻的经验。”一些人指责布什在“9·11”之前的几个月漠视、忽视了不祥的威胁情报。对此,莫雷尔为布什进行了辩护。他说,因为情报不包含具体、可控告的信息,布什也不可能做更多事情来阻止袭击。
莫雷尔堪称分析“9·11”前美国情报机构失误的第一人。他讲述了人们熟悉的、1998年对阿富汗霍斯特的导弹袭击几乎炸死本·拉丹的故事。他对中情局的官僚内讧影响了某些军事行动的效力做出了解释——一些情报分析并不总是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他承认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没有分享有关“9·11”劫机犯活动的重要情报。他还为中情局辩护,这一点都不奇怪。他说,上世纪90年代末政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很多人都对恐怖主义漠不关心,后来又缺乏资金,这使中情局成了当时环境的受害者。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