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五角大楼报告称,中国致力于将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化。新型多弹头导弹(右)将在一个整流罩内,安装能够分别制导的多个弹头,其打击效力远远高于原先的单弹头导弹(左)。(美国《纽约时报》网站)
参考消息网5月18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16日发表题为《中国让一些导弹更具威力》的文章称,在维持最低限度核力量几十年以后,中国正重新设计建造它的很多远程弹道导弹,以使其携带多枚弹头。联邦官员和政策分析人士称,此举的目的似乎是让准备在太平洋部署更强大导弹防御系统的美国三思而行。令中国的这个决定格外引人注目的是,弹头小型化和在一枚导弹上安装三枚以上弹头,是中国几十年前就已经掌握了的技术。中国的历届领导人刻意让这一技术闲置,他们不想卷入冷战时期美苏核竞争那种军备竞赛。
核导弹装上多弹头
然而现在,中国似乎改弦易辙,与此同时,它在南中国海岛屿上修建军用机场,首次派潜艇驶经波斯湾,并构建强大的网络武器库。
这其中很多举措让美国官员大吃一惊,证明了奥巴马政府在与中国打交道时面临的挑战。
美国官员表示,迄今为止中国不愿举行会谈讨论其决定着手为弹道导弹装配多弹头一事。
“美国希望与中方探讨关于核现代化和弹道导弹防御的各种问题。”中国军事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桑德斯说。该中心是由五角大楼出资的学术机构,成员当中有很多人是美军下一批高级指挥官。
桑德斯说,“中方不愿在官方渠道进行这种讨论,”不过,包括他在内的一些专家就弹头问题与中国同行有过非正式谈话。
五角大楼在每年向国会递交的中国军力报告中阐述了北京的最新核研发项目,它所披露的事态动向给奥巴马政府带来难题。奥巴马政府从未公开谈论过中国的这些核进展。
直接针对美军优势
文章认为,奥巴马总统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在太平洋部署导弹防御系统,不过,美国官方的政策说明声称那些拦截导弹要对付的是朝鲜,不是中国。同时,奥巴马正设法表明他在抵制中国恫吓其邻国(包括华盛顿的一些最亲密盟友)并把美国阻挡在西太平洋以外。
五角大楼已经有人在鼓动加快导弹防御工作,并派军舰前往有争议岛屿附近的公海,以宣示美国将坚持主张航行自由,包括在中国声称是其专属区的水域。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主任汉斯·克里斯滕森表示,中国的弹头装配新动向是“核约束的倒霉日子”。
“中国的弱小力量慢慢变大了一些,”他说,“它的有限能力慢慢变强了一些。”
在美国官员的眼里,中国此举与国家战略迅速演变是一致的。近来曝光的图片清晰显示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行动,白宫的政策制订者和军事规划人员认为这充分说明了中国决心把潜在竞争对手赶到太平洋中部去的速度与强度。
为此中国建造航母和潜艇,打造一支能在爆发区域危机时对美国构成可靠挑战的整体力量。中国有些军事现代化项目直接针对美国的技术优势。中国谋求掌握技术阻挠美国的侦察和通信卫星,它对网络技术的大力投资(以及对美国计算机网络的调查和攻击)在美国官员看来,既是为了窃取知识产权也是为应对未来冲突做准备。
核力量的升级与这个战略是一致的。
突破美国导弹防御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高级研究员阿什利·特利斯曾是乔治·W·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部门高级官员,他说:“这显然是为与美国展开长期竞争做准备的一部分,中国向来很忌惮美国的核优势。”
美国的核力量目前在数量上是中国的8倍。特利斯说,进行升级的核导弹型号选择值得关注,因为中国选择了“为数不多确定无疑能抵达美国的导弹之一”。
美国在冷战初期首开一弹多头之先河,这比单纯增加军备更具有威胁性。理论上,一枚导弹释放的多枚弹头可以调整其飞行路线,从而各自飞向不同目标。
这一技术进步的专业名称(多弹头分导载具(MIRV))成为冷战最可怕的特色之一。它象征了过度杀伤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杀戮之恐怖。每一个分导载具都是一枚微型氢弹,从定义上讲,其破坏力是夷平了广岛的那种原子弹的好几倍。
中国曾远远地观望这一切。它小心翼翼地略微改进了其弹头和导弹力量,但决定把领导层认为的“能以最少数量已部署弹头威慑住外国侵略的力量”投入战场。
1999年,克林顿执政期间,国会里的共和党人指摘中国间谍窃取了氢弹小型化机密。但情报机构指出了北京方面的克制。
当时中情局的报告称,“20年来,中国一直有技术能力研发多弹头导弹”,如果有意愿,它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升级其MIRV导弹力量。
如今,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发展一弹多头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华盛顿反导工作的回应。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克里斯滕森说:“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确保能够突破弹道导弹防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东风-31A导弹。
【延伸阅读】美军战机“拉”出核弹全过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5是原北美航空公司(现并入罗克韦尔国际飞机公司)为美国海军研制的双座双发全天候超音速重型舰载攻击机。由于当时美苏爆发核大战的可能性很大,A-5最初被设计为一种航母搭载的超音速核武器投送平台,用于替代北美公司AJ“野人”与道格拉斯A-3“空中武士”舰载攻击机。但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服役了的A-5攻击机大部分被改作超音速战术侦察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该机在设计上有许多大胆创新,例如航空作战电子系统包含了多种首次用于作战飞机的先进设备,加装平视显示器与数字导航设备,最早采用二元外压式可调进气道,机翼吹除附面层控制增升系统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A-5总体布局为双发大型单垂尾超音速布局,使用机内弹舱携带核武器。该弹舱位于两台涡喷发动机之间,投弹时,使用火药燃气将核武器从机尾正后方的舱门弹射而出。这一设计的初衷是希望借此减小高速投弹时气流对核弹的影响,从而简化投弹程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但是后来的实用经验证明这套复杂的投弹系统可靠性太差,而且投弹精度也大受影响,最终导致海军完全放弃了使用这一弹舱,转为采用外挂架挂弹。
(2015-01-09 17:16:00)
【延伸阅读】美媒:中国核力量短期内跃升 东风41可携10枚核弹
参考消息网11月28日报道 美国之音电台网站11月27日报道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援引美中经济和安全审查委员会最近的一份报告说,在接下来三到五年内,中国的核武器力量预计将会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力构成更严重的威胁,同时抗打击的存活能力也更强。
简氏周刊针对该委员会的报告表示,非政府专家和外国政府对中国核力量和核能力的估计一般都比美国的估计要高。在更多的移动发射核导弹、携带多目标打击再入式飞行器的洲际弹道导弹以及5艘094晋级携带核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服役之后,中国的核力量将更加强大和致命。
中国的巨浪2洲际潜射弹道导弹的打击范围大约4598英里,使得中国可以从其周边水域对阿拉斯加发动打击,从日本以南水域对夏威夷发动攻击,从夏威夷以西海域对美国西部进行打击,以及从夏威夷以东海域对美国本土全境实施攻击。
简氏周刊说,在三到五年里,中国的核力量将削弱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威慑力量,尤其是对日本的保护。中国的陆基移动式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型最早可能在2015年部署。这种导弹可携带10枚核弹头,打击半径达7456英里,可以打破美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同时,在可预见的未来,北京还将能够对美国的卫星进行动能和电子攻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国庆大阅兵中亮相的东风-31A导弹。
(2014-11-28 10:36:00)
【延伸阅读】红色帝国遗迹:废弃的苏联核弹洞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世纪60年代,前苏联在其北部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挖空了一座山修建了储存核弹的洞库,这座设施耗费巨大。如今这个地方已经成为了俄罗斯境内废弃的众多军事设施之一。图为废弃的核弹洞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外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外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附近的河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遗留的铁丝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放置在入口中央的洞库大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部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内部通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厕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洞库基地内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各种遗留的管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核标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破败的墙壁。
(2015-03-09 08:57:00)
【延伸阅读】机动发射是中国核武唯一出路 美放大中国核力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东风31洲际导弹
人民网北京3月19日电 (邱越)俄罗斯军工综合体网站16日称,中国已成功试射首枚配备在机动发射平台上的洲际导弹。这种导弹难以被发现和拦截,射程可打到美国,引起了美国的担忧。军事专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发展机动发射平台是增强我国核力量生存概率的唯一出路,但美国的担忧完全没有必要,这种担忧实则是对中国核导弹能力的畸形放大,中国没有在核武的数量和质量上与美俄拉平的意图。
发展机动发射是增强核力量生存概率的唯一出路
据俄媒报道,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塞西尔·黑尼称,中国正在测试的机动发射的新型固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可携带多个弹头,使中国陆上核力量首次具备二次核打击能力。该报道认为,黑尼提到的中国新型机动发射的洲际导弹可能是指射程1.12万公里的“东风-31B”。
俄专家猜测,尽管外界对“东风-31B”导弹了解甚少,但它的作战性能可能与俄罗斯“白杨”导弹相似,最大的特点是发射时间短。后者从发射到起飞进入弹道抛物线只需5分钟。如此短的时间内,美国侦察卫星难以发现。另外,由于这种导弹在飞行时会进行蛇形机动,因此难以确定准确位置,无法对其进行拦截。
“这是俄罗斯的猜测,目前没有任何消息可以证实该说法。”杜文龙如是说,然而与井式发射平台相比,机动发射平台的生存概率和反击能力的确高得多,至少使对方在发现、拦截、打击等方面增添了许多麻烦,“如果真能做到机动发射,这体现了我国在任意地点发射导弹的能力,一旦拥有了导弹机动发射能力,反击能力的提高只是时间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庆时,我国已经公开展示了战略导弹机动发射平台。军事专家尹卓表示,中国正在按部就班发展核力量,但鉴于中国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承诺无条件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因此必须提高核力量的生存概率。“我们不首先发射,意味着我们要首先挨打,在此情况下,要拥有核反击能力就必须增强核武器的生存能力,发展机动发射是唯一的出路。”
美国的担忧实则是在畸形放大中国核力量
俄媒报道还称,塞西尔·黑尼表示,美国担心该导弹的出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美国对中国核计划的态度。“这个担心有点过分,完全没有必要。”杜文龙说,从中国和美国的核打击能力来看,美国占据绝对的优势,可谓独步全球。美国的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可靠的核力量,而中国只具备有限的核反击与核打击能力。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美国的核力量都占据明显优势,而美国认为仅凭一款核导弹便能改变核形势,实则是对中国导弹能力的畸形放大。“美国可能利用这种放大,进一步发展其三位一体核力量,使其优势进一步扩大。”
尹卓也认为,美国这种说法是在有意渲染,“美国对中国的核力量、以及今后核力量的发展非常清楚,我们坚持的核反击战略并不需要太多的核力量,我们没有在核武的数量和质量上与美俄拉平的意图。美国要保持其核霸权,而中国只要保证对方不敢对我国使用核武器即可。”
杜文龙表示,如今的美国已逐渐抛弃了传统的三位一体布局,转而打造“新三位一体”战略。在“新三位一体”战略中,核武器的作用正在下降,而具备一小时打遍全球的武器装备则成了“新型战略核武器”,即“具有战略打击效果的常规武器”。“目前美军对‘老三位一体’的倚重正在下降,对‘新三位一体’的倚重程度正在提高。”
(2015-03-19 11:32:00)
【延伸阅读】盘点全球十大最具威慑力的核武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媒体曾曝光在过去两年递交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燃料报告中,日本“不恰当地遗漏”了640公斤未使用的钚原料,这些钚原料足以制造80颗核弹。日本居心何在?从威力巨大的“沙皇炸弹”,到曾经美国建造的最大的热核装置MK-41,全球又有哪些国家拥有核武器?核武器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危害?下面几张图为您揭开谜底!?No.1 沙皇炸弹(RDS-220氢弹) 50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2?B41核弹 ?25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3?TX-21“小虾”(城堡行动) 148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4?Mk-17/EC-17 ? 1000万吨至15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5?MK24/B-24 ? 1000万吨至15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6?常春藤“迈克”氢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7?MK-36核弹 ?10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8 B53(MK-53)核弹 ?9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9?MK-16(TX-16/EC-16)核弹 ? 70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No.10?MK-14/ TX-14 ?690万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4-10-13 09:27:00)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