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4日报道 路透社5月13日报道称,中国媒体13日报道称,中国研究人员在研发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飞机(STOVL)上更进一步;外界认为这对中国打造两栖能力至关重要,不过仍存在技术障碍。
媒体援引专家的报道称,该型固定翼飞机部件的研发取得进展。专家称这类飞机可被部署在辽宁舰航母和其他舰艇上。
海军和行业专家称,中国致力于打造执行两栖任务的能力。
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军社称,海军可以在两栖攻击舰上部署直升机和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飞机,直升机用于执行反潜任务,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的飞机执行中远距离空中防御和空对地打击任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歼-31战机在珠海航展中心表扬。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延伸阅读】英媒:中国对短垂战机兴趣大 可在争议地区部署
参考消息网4月16日报道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4月15日报道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网站3月20日的一则简短报道首次公开表明,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成飞”)可能正在研制一款新型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机(简称“短垂战机”)。
报道称,3月20日,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垂项目加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机推进系统项目是针对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填补该类作战武器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项目。
报道没有提及将为短垂任务开发什么型号的发动机,也没有提到会有哪些飞机使用这种发动机。
中航工业成飞旗下的成发公司为成飞的歼-7战机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的歼-8战机提供过涡喷-13发动机。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民解放军曾试图从英国那里购买“鹞”式GR3战机,但未获成功,此后一直对短垂飞机兴趣不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北京航空馆内的鹞式短垂战机,该机是中国用拉-9战机与英国博物馆交换而来。(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5年初,有中国消息人士称,成飞正考虑研制一款“类似F-35B的短垂战斗机”。由于当年恰好是十五计划最后一年,所以中国有可能在2006年开始的十一五计划期间做出了推进研制工作的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成飞同样会研制一款“中等重量”的第五代战斗机,与沈飞的歼-31竞争。
早就有人预测说中国海军将开始建造大型直升机船坞登陆舰。这种军舰可以搭载短垂起降战机,弥补071型船坞登陆舰的不足。报道称,未来的中等重量短垂起降战机可以在争议地区起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网友绘制的歼10改进型短垂战机。(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04-16 08:59:00)
【延伸阅读】俄媒称中国将研制垂直起降版歼-31:或求助俄方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 俄罗斯卫星网4月8日报道称,有关中国自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以来第二次考虑建造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报道,引发中国网友热议。俄罗斯战略与分析中心专家卡申就此指出,这种新型飞机的出现,将大大提高中国空军在太平洋,尤其是在战略上重要的南海区域的作战能力。
报道说,此问题再次被考虑这一事实本身,未必让人感到惊讶。成功实施该项目的可能性非常高。众所周知,中国正在研制两栖攻击舰。它能携带多架飞机,拥有较宽的跑道。这样的攻击舰一旦装备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就可作为轻型航母使用,进而提升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
报道称,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在南海广大水域拥有众多同邻国存有主权争议小岛的国家。这些岛屿大都很小,很难在那里建立空军基地。而在那里建造飞机跑道,将会大大提高中国在这个战略要地的作战潜力。
在山区,例如在西藏,那里也缺少飞机跑道。但要知道,在山区或热带地区,利用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会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在这些地方,发动机效能会降低。
报道称,可以推测,中国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制造,将利用新型战机歼-31的研发基地。歼-31拥有类似美国战机F-35的机体,而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建造的F-35的一个版本恰好是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
该项目一旦启动,又会给俄中两国带来新的合作机遇。苏联与英国是世界上仅有的2个成功自主研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苏联开始试飞超音速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战机雅克-141,它具有优良的飞行和作战效能。
报道说,苏联解体以及随后的海军缩编,迫使俄罗斯放弃了这种飞机的研制和生产,把精力集中在传统战机的研制上。尽管如此,俄罗斯仍拥有该领域的技术材料、经验和专家。
1995年俄罗斯卖给美国的雅克-141技术材料,在美国人研制F-35B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现在俄罗斯也能以类似的方式加快中国项目的实施。此外,俄罗斯拥有为该型飞机研制特种发动机和其他装置的经验,例如,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需要利用特制弹射座椅,飞机起降时万一发生不测,可让飞行员弹出并安全着陆。苏联就曾制造过这样的座椅。
报道说,与许多其他军事合作领域不同,联合研制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不会给俄罗斯军工体带来竞争,因为俄罗斯已经不再研制这种飞机。联合项目只能给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投资带来最大效益,并扩大对华出口的飞机机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珠海航展上表演的中国沈飞歼-31隐身战机。
(2015-04-10 00:51:00)
【延伸阅读】美媒:美国新型F-35B垂直起降战机上舰成难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F-35B垂直起降战机(资料图片)
参考消息网6月15日报道 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6月13日报道,美国海军发现,它尚未解决新型F-35B垂直起降战机的排气高温问题。这可不是丢了面子那么简单,因为它意味着F-35B在大多数起降地不能使用其垂直起降功能。
早在2008年,美军就发现最新装备的两种机型,即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和F-35B垂直起降战机,存在发动机排气对航母甲板来说温度过高的问题,而这两种飞机都要部署在航母上。从当年开始,海军就一直在苦苦寻找解决办法。
这两种飞机在准备起飞时,其燃气涡轮发动机排出的废气直接吹向航母甲板,排气产生的高温足以熔化甲板下面的钢板,导致甲板下层结构变形。美国海军还发现,对各种直升机航母(其甲板设计各异)来说,排气高温问题对其甲板的影响大小也不一样。
美国海军想找个办法既能解决问题,又不需要对现有的航母甲板做大规模的改进。这些甲板数量众多,除了11艘大型航母的甲板外,还包括10个舰体较小的两栖攻击舰。这看起来又像是一个浪费数十亿美元换来一句“哎呀,不好!”的情况,因为在上述两种机型漫长的研发期间,甲板熔化问题根本无人提及。
在这之前,只有“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会向航母甲板排放大量高温气体,但还不至于损坏甲板。不过,如果你把“鹞”式战机的发动机与F-35B或MV-22的放在一块作比较的话,你很容易就会发现,后两种机型的发动机喷出来的热气要多得多。在发动机排气高温真正成为问题之前,有人应该做过计算才对。
无论如何,美国海军很快宣布找到了一种性价比高的解决办法——多少可以这么说。针对MV-22,海军研发出移动式防热垫。如果MV-22预计将在甲板某处起降的话,舱面人员可以把防热垫拉到飞机的排气口下面。
对F-35B来说,这种防热垫效果不佳(F-35B的发动机会喷出更多热气)。因此,F-35B发动机的排气口被重新改装,以扩大排气半径,从而降低甲板所承受的最高排气温度。F-35B排气口的高温能把跑道表面的沥青熔为液体,改装也有利于解决这一问题。
此前美国海军预计,MV-22和F-35B仍将造成“过热处理”问题。最终,这种说法被证明是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其中F-35B战机尤甚。事实证明,排气口改装产生的降温效果还不够。F-35B排出的气体温度仍然超过摄氏920度,足以让抗热的混凝土碎成雪片状。此外,海军研发的移动式防热垫价格高昂,装卸也很费时间。防热垫也并非总能防止下面的混凝土碎裂。美国海军目前仍在寻求解决之道。
(2014-06-15 11:57:00)
【延伸阅读】中国开始研制垂直起降战机 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网友设想的中国垂直起降战机想象图
据中航工业网站消息,3月20日,中航工业成发与中航空天发动机研究院就短垂项目加工合作举行签约仪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飞机推进系统项目(简称“短垂项目”)是针对提高海军两栖作战能力,填补该类作战武器装备空白而进行的探索项目。
垂直起降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飞机不需要滑跑就可以起飞和着陆的技术。它是从上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发展的一项航空技术。虽然起步相对较早,但是受制于飞控、发动机动力、材料等多种因素导致成功服役的战机相对较少。垂直起降战机对跑道条件要求低,能在前沿和攻击舰上跟随地面部队部署和攻击,对前方支援响应速度快,使用非常灵活。
(2015-03-25 15:12:15)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