閸掑棔闊╅崚鏉夸簳閸楋拷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称中日关系改善“还不充分”

2015年05月13日 21:41  参考消息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13日在东京举行的旅游相关活动上就中日关系现状强调:“(两国关系)已有很大改善,但还不充分。政治家有责任为国民间能够愉快地相会创造条件。”

  据共同社网站5月13日报道,福田同时呼吁称:“无论政治状况如何,希望国民间能够建立起保持恒久友情的关系。”

  

  【延伸阅读】日媒:中日关系或现缓和迹象 韩国焦虑怕被孤立

  参考消息网5月7日报道 日媒称,近日,韩国舆论对本国政府的对日外交政策充满质疑。中日首脑在印尼会谈以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美,让很多人开始担心韩国是否会在外交上被孤立。5月1日,韩国外长尹炳世出席执政党干部会议,执政党方面接连出现要求调整外交政策的声音。由于韩国政府在慰安妇问题上依然保持一贯的强硬态度,韩国外交正处于两难境地。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5月5日报道,“通过安倍访美充分暴露出韩国外交的毫无章法”,韩国执政党新国家党在同一日的政府与执政党会议上对韩国外交部的外交战略表示出了强烈不满。据该干部透露,“周边国家都在从实际利益出发采取广泛行动,我们强烈担忧只有韩国似乎在东北亚处于外交孤立状态”。

  据韩联社报道,尹炳世针对韩国外交被孤立的观点反驳称,“我们与中国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且通过修改《韩美原子能协定》强化了韩美同盟关系,这些观点属于过分解读”。同时,关于安倍4月29日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讲一事,尹炳世指出,“非常遗憾,(安倍)错失了表明正确认识历史问题的绝好机会”。

  报道称,中日关系出现缓和迹象,韩国舆论担忧韩国在外交上是否已经掉队。此外,日美首脑会谈将日美关系定位为“坚固的同盟国”关系,美国副总统拜登对安倍在美国国会的演讲表示满意。因此,认为韩国外交失败的声音甚嚣尘上。

  韩国媒体也在要求政府修改对日外交政策。《朝鲜日报》4月30日刊发社论指出,“如何应对安倍访美后形成的日美新同盟时代,是韩国外交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东亚日报》则主张,“被历史问题束缚住的韩国外交应该摸索新的发展方向,这一现实已摆在眼前”。

  不过,韩国总统朴槿惠在慰安妇问题反复要求日本政府表态,举行日韩首脑会谈仍不见眉目。同时,韩国也在关注安倍今夏即将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两国都不愿降低改善双边关系的前提条件,日韩关系的前景仍然不明朗。

  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称中日关系改善“还不充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地时间2015年4月28日,美国华盛顿,奥巴马和安倍在白宫举行联合新闻发布会。

  (2015-05-07 00:31:00)

  

  【延伸阅读】日媒:改善中日关系 日本“鸽派”被推上前台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外媒称,4月9日早晨,一辆接一辆黑色轿车到达东京某酒店。中日两国时隔3年重启议会交流,日本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在此举行早餐会,招待来自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16日报道,日方出席人员为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等议员联盟高层。担任中方代表团团长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表示,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些问题即使马上解决不了,时间也会替我们解决。这一发言明显是针对双方在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历史问题上的对立,但并未直接提及,早餐会至始至终在和谐与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据出席早餐会的日方人员表示:“以往与中方代表见面时,总会听到批评与指责,感觉好像理所应当地要说日方几句。而像这次的气氛非常少见。”

  报道说,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会谈。此后,中日交流逐步启动。而其中两国议员间的交流显得格外活跃。

  报道称,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谷垣祯一和公明党干事长井上义久2015年3月下旬访问北京,决定年内重启此前已中断6年的“中日执政党交流协议会”。2015年5月上旬,自民党的日本前财务相额贺福志郎计划与自民党议员等一同访华。下旬则由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率领旅游业人士等3000人代表团访问中国。二阶是否会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也受到各方关注。

  熟悉中国外交的日本专家分析称:“这是希望2015年夏天在日本政界内部营造出中日关系解冻的和解氛围,以避免日方的战后70周年谈话出现过激内容。从中或许可以揣测出这样的想法。”

  报道称,中国非常警惕安倍将于2015年夏季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战后50周年时发表的首相谈话明确写入了“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反省”。但安倍被认为对“侵略”一词抱有抗拒感。其在2013年4月的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就曾表示“‘侵略’的定义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

  战后70周年的安倍谈话究竟会采用怎样的表述?尽管安倍表示将会“总体上继承”过去历届内阁的谈话,但这并未打消中国的疑虑。中国担心安倍可能会颠覆战后框架以及以往对战争的反省。而现在的中国领导层也很难直接去做安倍的工作,像之前试图拒绝进行中日交流的做法也并未产生多大的效果。因此,中方现在似乎改变策略,希望通过依赖谷垣和二阶等在自民党内担任要职的“鸽派”人物,在日本朝野制造舆论气氛。

  报道称,一方面,对于因“安倍独大”及与中韩关系冰冷而蛰伏许久的自民党“鸽派”来说,中国的这一攻势策略仿佛是一股吹来的暖风。他们以改善中日关系这一业绩为背景,作为两国的沟通渠道及政界的重要参言者正越来越多的走上前台。

  2015年3月19日下午,即将前往中国访问的谷垣赴首相官邸拜访了安倍。“估计70周年谈话是中国比较关注的”,在介绍完日程外,谷垣抛出了这一问题。同时对安部表示:“如果被问到相关问题,就把正通过有识之士会议进行讨论的内容转达给他们(中方)。”迄今为止,在介绍有识之士会议时,安倍一直称,“希望着重讨论日本应当在21世纪履行的责任”等。而谷垣之所以称要转达安倍这一面向未来的想法,也是出于希望消除中方疑虑的考虑。

  日本首相官邸的官员解释称:“(安倍)首相希望拿出一个符合时代的新谈话,并不想否定战后的世界发展脚步,更不会故意去引发中国和韩国的强烈反对。”为避免新谈话的“表述方式”损害日本与中国、韩国的整体关系,能传递自己意图的渠道人士对于安倍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报道说,谷垣和二阶等日本执政党的高层等要求针对谈话建立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事前磋商框架等,多次发言敦促安倍慎重行事。不过在日本朝野也有人嘲讽称:“借助中国在背后的支持,鸽派们也终于有些复活了。”

  (2015-04-17 00:35:00)

  

  【延伸阅读】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中日应建新型关系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 由日中韩三国合作事务局主办的“日中韩三国合作国际论坛”3日在东京举行。日本、中国和韩国的前领导人和专家就如何改善三国关系、如何对待历史认识和领土问题上的对立进行了讨论。

  日本《朝日新闻》4月7日发表题为《会谈需要首脑的坚强意志》的文章,作者是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文章称,日中关系正在趋于好转。这主要得益于去年11月实现的日中首脑会谈。这并非因为我的奔走,而是两国首脑拥有坚强的意志。

  中国正迅速地强大和发生着变化。日本人对华感情依旧很差,但在理解中国的变化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保持一种希望建立新型关系的心理。两国国民关系处不好,首脑之间也很难相处。

  中国主导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的宗旨是,将资金集中用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国是在响应发展中国家的期待。在发展中国家看来,没有比这更好的提议了,因此它们积极响应。

  我认为日本并非不想加入亚投行。日本针对中国的主张是,我们使用的是纳税人的钱,请先明确运营方针。虽然我是局外人,但不是不可以说,日本的参加只是时间问题。

  在日中韩相互依存度较高的这个地区,首脑间对话长期中断的现象并不正常。如果没有首脑间的对话,国民之间也会变得漠不关心。尤其是日本和韩国至今未实现安倍晋三首相与朴槿惠总统的首脑会谈。不能一味靠政府,议员和民间交流的不断积累,能够为实现会谈创造环境。

  然而,仅靠这些还不够。最终还是需要首脑拥有举行会谈的强大领导力。如果日韩、日中这种双边关系变好了,才能够为日中韩三国关系改善开辟道路。

  (2015-04-08 15:49:45)

  

  【延伸阅读】英报:不受中日关系影响 中国游客赴日暴涨160%

  随着汇率变动、风尚演变,以及从政治到签证政策等事情的变迁,中国的海外观光大军正在改变出行习惯——日本、韩国和俄罗斯成为最大受益者。

  尽管存在历史的仇恨以及两国政府间持续的政治紧张,但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Japan National Tourism Organisation)的数据,上月赴日旅游的中国大陆游客数量跃升至35.9万人,同比上升近160%。

  赴韩国旅游人数也同样飙涨,根据韩国旅游发展局(Korea Tourism Organisation)的数据,上月赴韩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516787人,同比增长58%。

  同时,俄罗斯联邦旅游署(Rostourism)的数据表明,2014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俄罗斯的第一大海外游客来源。

  “就选择目的地而言,货币是一大因素,因为中国游客依然在旅游时大量购物,而且他们对价格非常敏感,”中国旅游研究院(China Tourism Academy)院长戴斌说,“日本和欧洲的货币走弱提振了日本游和欧洲游。我们也注意到因为俄罗斯卢布贬值,赴俄旅游人数大幅增长。”

  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去年中国内地游客出境游次数达到了1亿人次。

  但其中近一半人去的是香港。尽管香港在去年9月和10月爆发了街头示威,但根据《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的报道,去年赴香港旅游人数仍然增长16%,至4700万。但今年2月农历春节期间,赴港内地游客数量开始下滑,而随着香港反内地情绪的升温,该数字在3月份以更大幅度下滑。

  近几周,香港市民和利用赴港一日游,在香港购买商品带回内地售卖的内地商人爆发了多起冲突。

  但是,如果说前往香港购买从奶粉到手袋等各种商品的内地人减少了,那么去更远的地方购物的人数已大幅增长。这些游客带回国内的是全新的一类产品,从日本的马桶座和电饭煲,到韩国的洁面仪和保湿霜。

  “现在中国游客购物的种类变得更广,不仅仅是奢侈品,还包括日常必需品,”戴斌表示,“他们不再为炫富而购物,而是购买他们真正需要,值得花那样的价钱的东西。”

  戴斌表示,香港已失去了相对于其他目的地的优势,而这不仅是因为政治紧张或者当地人的敌意。“几乎所有有钱去香港的内地中产阶层已经去过香港了,而其他国家对内地游客的签证政策已经放松,”他说,“香港的旅游竞争优势已经变弱了。”

  旅游专家表示,中国人现在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购物,也为了体验。中国在线旅行社携程(Ctrip)表示,今年在樱花季赴日旅游的人数是去年的两倍,而澳大利亚最大的露营车提供商表示,过去一年里租用露营车的中国人翻了一番。

  在出行选择方面,文化潮流也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这一点尤其表现在韩国不断上升的吸引力方面。

  韩国文化和旅游学会(Korea Culture and Tourism Institute)研究员崔京云(Choi Kyung-un)表示,中国人在韩国购物受到了韩剧、韩国电影和韩国流行音乐潮流的驱动。她表示:“中国人对韩国文化和韩国这个国家本身更感兴趣了。”

  (来源:FT中文网 张嫣、Mitsuko Matsutani 、Tae-jun Kang、朱莉和席佳琳补充报道 译者/许雯佳)

  (2015-03-27 07:39:00)

(新浪军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濞嗐垼绻嬮崣鎴c€冪拠鍕啈

閸欐垵绔�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新闻

  • 新闻
  • 图片
  • 微博
  • 博客
  • 视频
  • 新闻公安部回应庆安枪案:已调取全部现场视频
  • 体育NBA哈登三双火箭胜 詹皇38分骑士夺赛点
  • 娱乐周杰伦吃霸王餐被告 回应:宾馆泄露隐私
  • 财经一汽你为何哭泣:鸡生了重病 蛋开始破碎
  • 科技滴滴、快的洛阳办事处遭查封
  • 博客没想到,小伙送还三年前微博求助捐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教授求学生赐胯下之辱:培养反抗精神
  • 育儿四年级男生暴打女老师 小心暴力教育遗传
  • 马鼎盛:解放军赴俄演习未算高速 虚拟兵力达数万
  • 看了中俄军演:日本终于明白中国为何现在不能惹
  • 辽宁舰战力远超日本航母 中国神秘武器吓退美航母
  • 威猛:解放军海空一体突破日本岛链震撼日本列岛
  • 德国人到俄中边境被震撼 中国退出联合国海洋公约
  • 俄超级美女来中国被震撼 中国突然大量抛售日国债
  • 迫于中国强大压力:印尼秘密抓捕反华排华军官
  • 最新太行发动机震动世界 中国突然公开11万吨航母
  • 俄罗斯惊呼:中国军队重大计划完成后能称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