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网站5月4日发表了西沃恩·奥格雷迪的题为《伊斯兰国和哈马斯争夺加沙》的报道,编译如下:
多年来,伊斯兰“好战分子”把以色列描述成生活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面临的最大威胁。但发生在5月3日的清真寺袭击事件表明,生活在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可能陷入了相互竞争的武装派别的交火之中——虽然他们都声称自己是加沙居民的保护者。
据报道,哈马斯控制的巴勒斯坦部队5月3日摧毁了一座与“伊斯兰国”结盟的清真寺。哈马斯将7名萨拉菲派穆斯林扣为人质——“伊斯兰国”声称,这一举动“太过火了”。
如果说“伊斯兰国”在巴勒斯坦领土内有了一定的存在,那么在去年的一年里,它仍然相对安静,虽然该组织不断扩大在叙利亚、伊拉克和利比亚境内的势力范围。4月,这个极端组织在叙利亚耶尔穆克的难民营将几名巴勒斯坦人斩首,导致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和哈马斯誓言要采取报复行动。
据国际恐怖组织搜索情报集团说,针对清真寺袭击,耶路撒冷那些声称支持“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表示,他们会给哈马斯72小时的时间来释放人质,否则对方将面临未详细说明的暴力后果。
“伊斯兰国”还寻求抨击哈马斯对待加沙居民的态度。社交网站上发表的一份声明说,加沙的巴勒斯坦人“在哈马斯手底下遭遇逮捕、折磨、谋杀和驱逐”。
“伊斯兰国”5月4日公布的另外一份录像显示,一名战士口口声声说:“他们(指哈马斯)声称会保护这些人,但真主知道,他们和我们在巴勒斯坦的穆斯林兄弟没什么关系。”
相比之下,据国际恐怖组织搜索情报集团说,“伊斯兰国”表示,该组织的武装分子能够保护加沙居民远离“血海”。
但哈马斯认为,“伊斯兰国”对加沙的安全构成了威胁。自2007年以来,哈马斯一直控制着加沙地带。
巴勒斯坦领土和加沙的一些萨拉菲派系已经承诺效忠于“伊斯兰国”。今年2月,据说一名巴勒斯坦记者遭到一群武装分子的绑架和折磨,后者声称他们是“伊斯兰国”成员。
但巴勒斯坦当局对这些派系的效忠是否属实依旧保持警惕——虽然他们能看到“伊斯兰国”的旗帜,还有报道说少数巴勒斯坦人前往叙利亚,加入那里的圣战者。
巴勒斯坦迟迟不愿相信“伊斯兰国”势力渗透进己方控制区,不过5月3日的威胁戳中了这一点。
“伊斯兰国”的声明说:“他们错了并且感到失望。” (编译/杨雪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哈马斯武装分子发射自制火箭弹。(图片来源于网络)
【延伸阅读】“伊斯兰国”诞生地:西媒称其头目多来自美监狱
参考消息网4月29日报道 西班牙《阿贝赛报》4月26日发表题为《布卡营:催生“伊斯兰国”的美国监狱》的文章称,“伊斯兰国”极端组织诞生于一个最不可能的地方:美国设在伊拉克沙漠的监狱布卡营。数位分析人士、曾负责布卡营的军方人士以及曾在这里工作过的士兵都是这么认为的。
布卡营并非最初的名称。入侵伊拉克之后,英国部队将其称为弗雷迪营。2003年4月美军控制这座监狱之后,将其改名为布卡营,以纪念在9·11恐怖袭击中为了救人而牺牲的消防员罗纳德·布卡。
这座位于巴士拉附近的监狱犯人人数最高时达到2.7万,分别被关押在24个营地当中,根据身份穿着不同颜色的囚服。其中很多犯人都是在阿布格里卜监狱爆出虐囚丑闻之后被转移到布卡营的。布卡营在2011年5月关上了大门。
美国战略情报咨询企业苏凡集团2014年11月发表报告称,“伊斯兰国”高层中有9名成员都曾被关押在布卡营。
“伊斯兰国”最高领导人巴格达迪在这里被关押了5年。2004年在费卢杰被捕后,巴格达迪被转移到了布卡营。
当时巴格达迪33岁,数月前刚刚在家乡萨迈拉的逊尼派穆斯林当中创建一个武装组织。巴格达迪创建的这个组织一直默默无闻,因此他在进入监狱时地位并不高。美国人当时绝对想不到他们逮捕的这个无名小卒后来竟然会变成“伊斯兰国”组织的最高领导人。
巴格达迪在布卡营结识了后来的“伊斯兰国”组织二号人物图尔克马尼,以及曾化名为哈吉·贝克尔的一名经验老到的前伊拉克军官。据苏凡集团称,在“伊斯兰国”负责管理外国士兵的阿布·卡西姆也曾被关押在布卡营。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巴格达迪在内的很多人在进监狱时可能是有暴力倾向的极端分子,而走出监狱时已经是彻头彻尾的恐怖分子。美国退伍军人安德鲁·汤普森认为,监狱的经历使他们变得更加极端,而且还给了他们找到更多追随者的机会。
前驻伊拉克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将军也赞同这种观点。他曾说,布卡营就像一所培育极端分子的大学,走出监狱的人比进监狱时更加极端。
一些曾在布卡营工作过的美军士兵也认为,监狱就像一个极端主义的培养皿。曾于2006年至2007年在布卡营工作过的一名士兵曾在推特网站上发表推文称,负责管理监狱的士兵们都非常担心,布卡营会变成一口烹制极端主义的高压锅。
苏凡集团认为,布卡营不但是极端主义的滋生之地,也是极端分子的苟合之所。前伊拉克复兴社会党党员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在这里同流合污、狼狈为奸。
分析家指出,各个极端组织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圣战者从前复兴社会党党员那里学习如何组织管理和制定军事纪律,而后者则借助前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原教旨主义者具备了军人的素质,而军人变成了暴力的极端主义者,“伊斯兰国”便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起来。
如今“伊斯兰国”已经成为一个年度预算高达20亿美元的富有恐怖组织,控制着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广阔地区和大量人口,拥有5万名士兵,能够娴熟地利用互联网展开宣传活动,还有1.2万名外国士兵甘愿为其卖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迫于“伊斯兰国”的扩张,大量叙利亚人逃到土耳其避难。
(2015-04-29 09:26:00)
【延伸阅读】外媒:“伊斯兰国”首领藏身伊拉克 致命伤已康复
参考消息网4月23日报道 伊朗新闻电视台网站4月22日发表题为《有报道称“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正藏身于伊拉克北部城镇拜阿季》的报道称,有最新报道披露了“伊斯兰国”的塔克菲里派领导人阿布·贝克尔·巴格达迪的藏身之处,据说他正躲在伊拉克北部尼尼微省的一个小镇里。
英国《卫报》22日的一则报道称,“据悉,巴格达迪大部分时间都待在拜阿季”。
报道援引一位不具名消息人士的话称,巴格达迪之所以选择这里的村镇,是因为他知道美军以前没有在周边地区驻扎过多少人。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从2003年起(美军)就几乎没有在那里驻扎过。他们没有绘制过该地区的地图。”
这位消息人士证实,巴格达迪确实在此前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的空袭中受了重伤,虽然伤情最初危及性命,但巴格达迪后来慢慢康复了。
《卫报》随后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但他(巴格达迪)没有恢复对(“伊斯兰国”)组织的日常控制。”
伊拉克情报官员希沙姆·哈希米对《卫报》记者说:“没错,3月18日他在拜阿季、在乌姆鲁斯村附近受了伤,当时和他手下一群人在一起。”
这篇报道尚未得到美国官员证实。美国国防部一名发言人说:“我们无法证实这一消息。”
自2004年以来,拜阿季一直被看成是恐怖分子的庇护所。当地始终处于政府控制范围之外,长期以来被走私犯当成从邻国叙利亚输入商品的中转站。
2014年6月,“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境内发动攻势,夺取了伊拉克第2大城市摩苏尔,然后横扫该国腹地的许多城镇。
在伊拉克境内攻城略地的同时,这些恐怖分子犯下了滔天罪行,威胁到包括什叶派、逊尼派、库尔德人和基督徒在内的所有族群。
伊拉克政府军、警察部队、库尔德武装、什叶派战士和逊尼派部族力量都投入到联合行动中来,希望把恐怖分子赶出其占领的土地。(编译/刘子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伊斯兰国”领导人巴格达迪。
(2015-04-23 08:35:00)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