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毕加索名作《阿尔及尔女人(O版)》拍出1.79亿美元天价(图片来源网络)
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 外媒称,毕加索1955年的油画《阿尔及尔女人(O版)》(The Women of Algiers (Version 0)),11日在纽约的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史上最高的1.79亿美元,创下新的拍卖纪录。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5月12日报道,佳士得此前对毕加索这件华丽作品的估价约为1.4亿美元,是拍卖公司对艺术品的最高估价之一。
2013年11月,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卢西恩·弗罗伊德肖像画习作三联画》(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出史上最高的1.424亿美元,当时的预估价为8500万美元。
【延伸阅读】毕加索与贾科梅蒂作品同日拍卖:另一场世纪大战
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拳坛的世纪大战刚刚落幕,5月11日纽约就将上演另一场世纪大战。佳士得拍卖行即将拍卖毕加索的一幅油画和贾科梅蒂的一件雕塑作品。这场艺术界的世纪大战同样牵动人心,因为艺术市场和拳击赛场有着不可否认的相似之处:不差钱。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5月10日报道,近年来,毕加索和贾科梅蒂的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屡创新高。虽然目前拍卖价格最昂贵的艺术品是英国画家培根创作的组画《卢西恩·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但毕加索和贾科梅蒂无论是在艺术品拍卖市场,还是在私人销售市场都是无可争议的宠儿。要知道,高更的作品最近刚刚以3亿美元的天价被卡塔尔王室私下收购。
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属于疯狂追求梵高的日本人,那么如今就是青睐当代艺术的美国、俄罗斯和阿拉伯大亨的时代。沃霍尔、培根、弗洛伊德、孔斯和巴斯奎特成为新的被追捧对象。不过,以中国为代表的更加保守的亚洲收藏家把目光瞄准了现代艺术。日前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的5件最昂贵的艺术品当中,有3件都被亚洲收藏家收入囊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以2990万美元(含佣金)拍下了毕加索的油画《盘发髻女子坐像》。
这一次佳士得拍卖行改变了策略,把当代艺术品和现代艺术作品放在未来的同一周拍卖。迄今为止,佳士得拍卖行一直和老对手苏富比拍卖行一样,总是把当代艺术品和现代艺术品分别放在两周拍卖。11日将上演重头戏——一场主题为“沉湎过去”的拍卖会。所有人的目光都将集中在毕加索的油画和贾科梅蒂的雕塑之上。这两件艺术品将展开激烈角逐,预计二者的拍卖价格都将超过1.4亿美元。
毕加索完成于1955年的名画《阿尔及尔女人(O版)》和贾科梅蒂创作于1947年的雕塑《指示者》将于11日在纽约展开世纪大战。
其中,《阿尔及尔女人(O版)》是毕加索在好友马蒂斯去世后开始的一个巨大工程的巅峰之作,表达了他对已故好友的敬意。经过两个月上百次的草图探索和14幅其他油画作品的铺垫,这幅非凡的杰作在1955年2月创作完成。
另一件艺术品也颇有故事:贾科梅蒂在1947年10月的一个夜晚匆忙做好了用来铸模的石膏,当时他正在准备自己1948年1月的首次纽约个展。就在万籁俱寂之时,他的灵感如泉涌般源源而出,于是就诞生了这尊高1.77米的传世之作。
无论如何,2015年5月11日必将成为艺术品拍卖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编译/刘丽菲)
(2015-05-11 16:02:41)
【延伸阅读】毕加索陶罐首次亮相中国拍卖市场 中国藏家出手依然任性
原标题:毕加索陶罐首次亮相中国拍卖市场 中国藏家出手热情不受经济形势影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赵阳):佳士得上海春拍将在本周末(4月25日)开槌,包括毕加索的陶艺作品“舞者大花瓶”、达利最著名的“融化的时钟”概念的大型铜雕等多件难得一见的西方艺术精品将在此次春拍上亮相。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来,中国藏家的表现并没有太多地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在拍卖市场上依然“任性”。
在这次春拍当中,拍品中的亮点首推西方现当代艺术类别当中毕加索和达利的作品,其中西班牙艺术家萨尔凡多·达利的作品是高达两米的大型铜雕《时间之舞I》,表现的正是他最著名的题材——“融化的时钟”。拍品中包括两件毕加索作品,一件是陶艺作品《舞者大花瓶》,另一件是卡纸肖像画《男人头像》,其中毕加索的陶罐是首次进入中国卖场。
在开槌之前,部分艺术品在北京和上海两地进行了预展。在北京的预展现场,佳士得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专家谭波介绍了毕加索的这件陶艺作品,“这件毕加索的‘舞者大花瓶’是构思、烧制于1950年。像这样大型的陶艺,毕加索只做过三款,这是其中的一款,同样的一款我们去年在伦敦的拍卖是82万美元成交。”
据介绍,近年来欧美艺术市场上现代艺术与当代艺术两大板块都十分火爆,随着拍卖市场的全球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亚洲藏家也开始关注和收藏西方现、当代艺术作品,这也是佳士得此次春拍的重头戏。佳士得战后及当代艺术专家尹裕善向记者介绍了一间波普艺术作品,汤姆·韦塞尔曼的珐琅和铝制作品《卧室裸体涂鸦》,“我们今天展示的不是他的绘画作品,而是一幅三维作品,是他在80年代开始尝试的。这幅作品展示的是女性的裸体,重点放在嘴唇和胸部,但是用的是非常抽象的方式表现。”
据了解,自2013年举办中国内地首拍后,这次是佳士第四次在上海举办春秋大拍。从近几年的拍卖结果来看,虽然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但中国藏家对艺术品的追求和出手似乎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尹裕善说:“艺术拍卖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中国藏家对西方藏品的兴趣也日益增加,所以在亚洲市场的增长是非常快的。这对我们是一个新的市场,每次组织拍卖都有压力,但每次都发现规模越来越大,业绩越来越好。”
有报告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艺术品市场,占全球艺术品市场份额两成以上,仅次于美国。近年来,中国藏家在世界拍卖舞台时常一掷千金,去年底,来自中国的买家王中军以6000万美元拍得梵高的《雏菊与罂粟花》,曾引起各方关注。
(2015-04-20 13:46:21)
【延伸阅读】外媒揭毕加索不为人知五件事:曾窃取卢浮宫艺术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毕加索有段时间喜欢带着一把装满空包弹的左轮手枪。
参考消息网4月10日报道 外媒称,一个据说在会说话以前通过画画跟人交流、人生学会的第一个词是“铅笔”的人似乎注定成为他那个时代最公认的艺术家之一。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4月8日报道,尽管这些细节可能是有点夸张的杜撰(来自母亲对他儿时的回忆),没有几个伟大的艺术家有像他那样多姿多彩的背景故事。巴勃罗·毕加索在今天也就是4月8日去世。以下五个故事将使你对这位已故立体派艺术创始人的了解多几分色彩。
1.据认为毕加索成名前曾参与窃取卢浮宫的艺术品。他还被指控偷了《蒙娜丽莎》。
报道称,1911年,当局发现毕加索有两件伊比利亚雕像是众所周知与他有交情的热里·皮耶雷4年前从卢浮宫偷出来的。毕加索当时的好友纪尧姆·阿波里耐雇用皮耶雷做秘书。毕加索声称不知道这两个雕像是偷的。但是,近些年,艺术史学家西尔维亚·洛雷蒂和艺术史教授诺亚·查尼等人提出,毕加索完全清楚雕像的来源,甚至可能委托实施了这次盗窃。
查尼教授在他的论文《巴勃罗·毕加索,艺术窃贼》中解释说:“毕加索经常去卢浮宫,酷爱伊比利亚艺术,他认为那是所有西班牙艺术的根。无法想象他认不出热里·皮耶雷展示给他的雕像……此外,热里·皮耶雷也根本不可能随意选择窃取一对如此符合毕加索审美口味的雕像,然后又碰巧拿给……这个西班牙人。”
正如《纽约时报》所描述,阿波里耐和毕加索当时都身处一个小集团。毕加索占有失窃艺术品一事曝光的缘由是这两人均被指控犯有一项更大的罪责:窃取《蒙娜丽莎》。调查期间,两人都被问话,阿波里耐指责是毕加索干的。两人最后都被释放。两年后,人们发现,一个名叫温琴佐·佩鲁贾的前卢浮宫雇员把达芬奇的这幅杰作藏在自己的小公寓里。
2.毕加索年仅9岁就完成第一幅画作:《马背上的斗牛士》。
毕加索的父亲也是画家,在毕加索很小的时候就教他画画,使他不到10岁就完成了《马背上的斗牛士》。
几年后,毕加索进入父亲就职的巴塞罗那美术学校。1895年,毕加索完成“第一幅大型学院派画作”,取名为《第一次圣餐》。
毕加索的父亲似乎在毕加索年仅13岁时就发誓放弃画画,因为儿子的才能已经超过了他。
3.毕加索曾经带着一把装满空包弹的左轮手枪,朝他觉得乏味的人开火。
正如历史学家阿瑟·米勒在《爱因斯坦与毕加索:空间、时间与骇世之美》一书中详细描述的,毕加索受到法国作家阿尔弗雷德·雅里的作品和生活方式的启发。雅里据说有很多怪癖,包括总是带着一把装满子弹的左轮手枪。
有一段时间,毕加索似乎在模仿雅里,带着一把勃朗宁左轮手枪,里面装着空包弹。米勒解释说:“如果有崇拜者请他解释作品的意思或者他的美学理论,或者有谁胆敢诋毁已故的塞尚,他就朝谁开枪。像雅里一样,毕加索把手枪当做‘啪嗒学’(是对形而上学的戏弄和超越,用于讥讽技术神话——本报注)的武器,在某种意义上扮演着‘愚比王’(雅里代表作里的人物——本报注),消灭资产阶级粗人、白痴和庸人。”
4.亨利·卢梭是毕加索“发现”的:他认为卢梭的作品糟透了,搞了个派对讽刺他,反而使他一举成名。
亨利·卢梭的正式工作是海关收税员,他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作为画家得到承认,只获得过巴黎先锋派的短暂认可。作家帕维尔·索辛斯基详细叙述了毕加索早期开始成名时举行的一场恶搞卢梭的玩笑派对。
索辛斯基讲述了毕加索如何声称自己十几岁时在一家旧货店发现卢梭的作品,这次偶遇最终激发他对这位不知名的年长画家的“爱”。后来,毕加索把卢梭拉进他的朋友圈子,而卢梭似乎没明白对方一点都不真诚。卢梭对自己的才能非常自信,只希望有观众。
1908年,已经很富有的毕加索决定在公寓里举行一场奢华的派对,弄来旗子和其他道具以体现庆典气氛。卢梭和当时其他一些前途远大的艺术家都得到了邀请,他们大多都明白这是个玩笑。
据说,酩酊大醉的卢梭认为这确乎是一种光荣,他在宴会结束后把毕加索拉到一旁说:“你我是当今最伟大的画家。”然后又说:“你是埃及风格,我是现代风格!”
5.一名突袭毕加索巴黎寓所的纳粹军官看到《格尔尼卡》的照片后问,这是不是他画的。毕加索回答:“不是,是你们画的。”
这或许有点像吹牛。但故事称,毕加索在整个纳粹占领期间都居住在巴黎。当时,盖世太保决定突袭他的寓所,可能是因为传闻他在帮助抵抗运动。
另一个类似的故事称,纳粹提出给毕加索一些煤,好让公寓暖和一些。毕加索回答:“西班牙人从来不会冷。”
(2015-04-10 11:07:17)
【延伸阅读】毕加索前雇员藏匿271幅画被判刑 坚称系大师赠送
中新网3月23日电 据外媒23日报道,大画家毕加索的一名前雇员和妻子藏匿了271幅毕加索的真迹,被法国格拉斯镇法庭判处两年监禁缓期执行,藏匿画作也必须还给毕加索的后代。
报道称,75岁的退休电工盖内克和他的妻子达尼埃尔被判藏有赃物,盖内克持有毕加索271幅的真迹也必须归还给毕加索遗产继承人。
盖内克对法院的判决表示失望。他称,他们是老实人,他们之所以败诉或许和他们不善言辞有关。
代表盖内克和达尼埃尔的律师里斯表示,将对法院的判决提出上诉。
毕加索这271幅作品是他在1900年至1932年期间完成,其中包括版画、肖像、水彩和素描。虽然尚未对这些作品进行估价,但在去年5月的拍卖会上,一幅毕加索1942年为其情人画的作品,以2260万美元成交。
在此案审讯的过程中,盖内克坚称,这些作品是毕加索于1973年去世前送给他的。毕加索逝世前居住在法国东南部小镇莫金斯,当时雇佣了盖内克为他工作。
盖内克告诉法院,毕加索的妻子杰奎琳在1971或1972年的一个晚上,将一个装有271幅作品的箱子交给他,对他说:“这个送给你。”
盖内克表示,他起初不以为意,并把箱子放在车库里,直到2009年才再次发现该箱子。
(2015-03-23 10:13:00)
【延伸阅读】英媒:法夫妇因私藏近300幅毕加索真迹遭判刑
参考消息网3月23日报道 法国一名电工因持有大量毕卡索真迹,受到毕卡索继承者起诉,法院判决他必须把在家中藏匿了近40年的两百多幅画作全数归还给毕卡索后代。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3月21日报道,法国格拉斯镇法庭裁定退休电工盖内克(Pierre Guennec)及其妻子达尼埃尔(Danielle Le Guennec)藏有赃物罪名成立,判两年监禁,缓期执行。
这起案件审讯期间成为法国及海外热门话题,检控官曾要求判两人5年缓刑。法庭下令将涉案271幅作品,归还给代表毕加索遗产继承人的毕加索管理委员会。
这些作品还没有估价。不过去年5月,毕加索1942年为其情人Dora Maar画的一幅作品拍卖时以2260万美元成交。
这些作品是毕加索在1900年至1932年期间完成的,其中包括版画,肖像,水彩和素描。
审讯期间,盖内克声称这些作品是毕加索1973年去世之前赠送给他的。他在法庭说,“我觉得毕加索非常信任我。”
毕加索逝世前的最后一处居所位于法国东南部小镇莫金斯,他聘请盖内克替自己工作。
盖内克说,毕加索的妻子杰奎琳在1971或1972年的一个晚上,将一个装有271幅作品的箱子交给他,对他说:“这些给你。”
他把这个箱子一直放在车库里。2010年,他把这批作品送到巴黎毕加索委员会鉴证,毕加索遗产继承人马上对他进行起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盖内克(Pierre Guennec)及其妻子达尼埃尔(Danielle Le Guennec)。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5-03-23 09:05:42)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