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2日报道 路透社5月11日报道称,中国国防部11日说,中国已邀请俄罗斯部队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阅兵式,以纪念二战结束。此举很可能进一步阻止西方领导人参加这一活动。
关于计划邀请哪些国家参加阅兵式,中国一直避而不谈,但它称,很可能将邀请在二战期间与中国共同作战的西方同盟国的代表。
报道称,外交人士对路透社记者说,可能几乎没有西方高官会站在检阅台上,因为西方担忧一系列问题,包括预计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出席阅兵式。
习近平9日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二战在欧洲结束70周年的阅兵式。
中国国防部发表声明说,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对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说,中国“欢迎俄军领导人和方队”参加9月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活动。
范长龙还说,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活动,“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的阶段”。
因为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中所扮演的角色,西方领导人联合抵制了莫斯科阅兵式。
北京举行的阅兵式将是自习近平于2012年年底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及于2013年年初接任国家主席以来举行的首个阅兵式。
中国认为日本没能对其在二战前及二战期间侵略中国部分地区的罪行进行赎罪,而关于这点,北京正在抓住一切机会提醒其人民及全世界,这长期以来一直破坏着中日关系。
上个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亚洲事务高级顾问麦艾文说,他曾质疑大规模的阅兵是否真的会发出和解信号或促进伤口愈合,但其质疑遭到了中国的指责。
《俄罗斯报》网站5月10日发表题为《俄军将参加北京二战胜利阅兵式》的报道称,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10日在会见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时表示,俄军将赴北京参加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
绍伊古在会见中说:“很高兴收到中国国防部发出的参加今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二战胜利70周年庆典活动的邀请,并一致同意派遣俄联邦武装力量部队赴华参加阅兵式。”
绍伊古对中国官兵参加5月9日的红场阅兵式表示感谢,并称赞他们训练有素,动作协调一致。
对于俄中军事技术合作,绍伊古说:“我们打算逐步扩大合作,这一协作领域在俄中来往的整个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9日参加红场阅兵。
【延伸阅读】荣光重现!详解2015胜利日大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次俄军阅兵的“空前”体现在除了每年都会出现的老装备外,又增加了一批新式地面武器装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俄军新一代主战坦克:T-14“阿玛塔”,图为彩排仪式上的T-14坦克方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阿玛塔”实际是俄军新一代重型通用履带底盘的代号,本次阅兵式上有3种战车采用了该种底盘,T-14坦克是其中的核心装备之一(数据来源:《兵器知识》杂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此前俄媒的宣传,T-14几大特点如下:1 首次采用无人炮塔(乘员全部置于车体内部),2首次在坦克上搭载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3搭载了最新的“阿富汗石”主动防御系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能看到更多T-14无人炮塔的细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T-14坦克与现役装甲车辆组成纵队行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T-15重型步兵战车是另一种采用“阿玛塔”底盘的核心装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这张图中,可以对比T-15步战车与T-14坦克的差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俄官方未公布具体数据前,这里只能进行一些猜测。注意T-15采用的这种新型模块化弹炮合一炮塔,我们在后面的装备中还能见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打开车灯之后的T-15颇有种科幻战车的风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三种采用“阿玛塔”底盘的是“联盟”SV自行火炮,与俄军现役的2S19自行火炮相同,也采用了152毫米口径的榴弹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由于联盟SV的具体数据尚未公布,我们先来了解下2S19自行火炮,其绰号取自俄罗斯境内的姆斯塔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4月底,俄军进行阅兵彩排时,众多重装备在莫斯科街头集结的图片,值得注意的是“道尔”M1防空系统旁红框中的这两种自行火炮,可明显看出“联盟”SV(左)的车身要长于2S19(右),而且火炮身管更为细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夜间彩排时,联盟SV火炮通过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此次亮相的新型装备还包括图中的“库尔干人25”城市战步兵战车,注意其搭载的炮塔,是不是很眼熟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另一张库尔干人25步战车的图片,可看出炮塔与前一张完全不同,只有一挺机枪,但观瞄设备增加不少,可见该车采用了模块化武器设计。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了履带式战车外,作为BTR系列战车的继任者,“回旋镖” 轮式装甲战车也是首次亮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回旋镖”不仅在外形设计上接近西方轮式战车的风格,从熟悉的炮塔能推测出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PS:这是第三种采用这种新炮塔的战车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RS-24“亚尔斯”洲际导弹发射车是近年来俄军除白杨M外,装备的另一种新型洲际导弹,也是此次阅兵式上的大亮点之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夜间彩排时,RS-24导弹发射车通过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RS-24发射车通过莫斯科街头遭群众“围观”,旁边还有一辆库尔干25步战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虎式多用途装甲车和“短号”EM反坦克导弹发射车方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其中采用升降式八联装发射器的短号EM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也是首次在阅兵式中亮相。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下面这些基本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装备了,T-90A作为俄军现役主战装备,是历届阅兵式上的常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彩排仪式上的T-90A主战坦克纵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S-400远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方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铠甲S1”弹炮合一自行防空系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山毛榉”M2防空导弹发射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发射车方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新型防雷反伏击车方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2008年开始,红场上空开始有航空器加入阅兵式,今年也不例外,图为参与此次阅兵式的军用直升机编队密集起飞。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直升机组成编队飞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直升机外,俄空军固定翼战机才是空军阅兵的主角,图为5月5日,参加阅兵彩排的图-95MS轰炸机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30SM和苏-35S战斗机联合编队飞越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米-26直升机处在编队中央位置,米-8直升机在一旁跟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编队中的卡-52武装直升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直升机编队飞越莫斯科市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卡-52武装直升机编队飞越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苏-24战斗轰炸机群飞越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图-22M3战略轰炸机编队飞越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伊尔-78加油机(右)和图-95MS轰炸机组成的空中加油编队飞越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今年的阅兵式上,我们仍将能看到1945年胜利阅兵式上的经典装备,T-34(85)坦克和SU-100坦克歼击车。图为两种战车在彩排仪式上并肩行进。
(2015-05-08 10:04:50)
【延伸阅读】兵临城下!悲壮的1941年红场大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悲壮的1941年红场大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11月初,正值莫斯科会战的关键时期。180多万德军,1700多辆坦克,1390多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业已兵临莫斯科城下。德军先锋机械化部队最近距莫斯科仅有25公里了。为了鼓舞苏联士兵的士气,斯大林等苏联高层毅然决定:传统的十月革命节阅兵照常举行。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部队,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们的检阅,随后就从红场直接开赴前线。莫斯科盛大阅兵仪式成为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一个苏联军民创造的“冬天神话”。这组图集将为大家重现这一传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1月1日,朱可夫在回答斯大林关于是否能在红场举行阅兵式时说:“纳粹德军在最近几天内没有力量发动大规模进攻,他们在10月份的作战中遭到了极其严重损失,现在正补充人员兵力和调整部队的部署。但是德国军队能够而且肯定要进行破坏行动。”图为1941年,莫斯科街头的防御设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斯大林最后决定,无论如何也要举行阅兵式。为了防备在庆祝活动中遭到空袭,从其他方面军调来战斗机,两个师的空军保卫首都莫斯科的防空。而且朱可夫向斯大林保证,决不让一架纳粹德国轰炸机飞到红场的上空。图为1941年,莫斯科附近的一处飞机监听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11月1日,莫斯科的拦截气球。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1年11月7日清晨,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把莫斯科所有的街道染得雪白。首都军民在飘着雪花的初冬雾霭中,在红场举行了盛大的独具风格的十月革命24周年阅兵式。当时纳粹德国军队已经到达莫斯科附近,但斯大林决定如常举行阅兵并在阅兵式上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受阅部队接受完检阅后随即开赴前线作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阅兵式如期举行,阿尔捷米耶夫中将任检阅总指挥,布琼尼(1883—1973)元帅检阅部队。11月7日清晨,莫斯科开始下雪,越下越大,寒风卷起雪花,整个城市成为风雪的世界。受阅部队在红场列队,白雪落在战士们的帽子上、大衣上,覆盖了大炮、坦克、装甲车,更显庄严肃穆。图为布琼尼元帅骑马检阅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上午九时,斯大林对受阅部队发表了历史性的演说。斯大林站在列宁墓的观礼台激动的说,“红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男女游击队员同志们!全世界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能够消灭德国侵略者匪军的力量。处在德国侵略者压迫下的欧洲被奴役的各国人民都注视着你们,把你们看作是他们的解放者。”图为斯大林在观礼台上发表讲话。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斯大林停顿了一会儿,深深地吸了口气,他的声音变得更加坚定:“让伟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帜引导你们,彻底粉碎德国侵略者!消灭德国占领者!”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后,斯大林列举了俄国的伟大先驱者和民族英雄的名字。斯大林说:“这一群丧尽天良、毫无人格、充满兽性的人恬不知耻地号召消灭伟大的俄罗斯民族,消灭普列汉诺夫和列宁、别林斯基和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希金和托尔斯泰、格林卡和柴可夫斯基、高尔基和契诃夫、谢切诺夫和巴甫洛夫、列宾和苏利柯夫、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民族,德国侵略者想对苏联各族人民进行歼灭战。好吧,既然德国人想进行歼灭战,他们就一定得到歼灭战。今后我们的任务,苏联各族人民的任务,我们陆海军战士、指挥员和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把侵入我们祖国领土的所有德国人——占领者一个不剩地歼灭掉!”斯大林的讲话结束后,苏联当时的国歌——国际歌响彻云霄,口号声、掌声连成一片,全场都在高呼:“乌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红场阅兵开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全副武装的苏联红军部队,迈着雄健的步伐从红场列宁墓前走过,接受了最高统帅们的检阅,走在最前面的是军校学员方队,在此次纪念活动中,他们仍然走在前面,其中有不少女学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参加红场阅兵的苏联红军将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后面是身着白色雪地伪装服的步兵,穿着深蓝色水兵服的苏联红海军莫斯科支队。图为穿着白色伪装服的士兵走过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人数最多的部队是隶属于苏联内务部的“捷尔仁斯基师”。这支部队在1924年抗击西方干涉及肃清白匪的作战中战功卓著,一直负责莫斯科城区的内卫工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从当时的影像中可以看出,他们精神饱满,迈着标准的步伐通过红场,显然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在卫国战争中,这支部队有12名士兵被授予“苏联英雄”的光荣称号。该师后来还担任了雅尔塔会议的整个护卫工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除此之外,还有在对手神不知鬼不觉情况下从前线调来的几个步兵营与民兵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阅兵方阵前往红场的路上,不少的士兵满脸灰尘、衣着邋遢,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儿。阅兵现场也是比较混乱,由于各种原因分列式的徒步方阵也极不整齐。图为画作里的1941年莫斯科红场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应该承认,民兵战士的样子不够雄赳赳,不像受阅的样子。但是有谁会责备这些民兵战士队形不整呢。书写“一个冬天神话”的,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图为参加阅兵的苏联红军将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坦克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阅兵带给苏联红军部队和人民的鼓舞作用是绝对不可低估的。对于这次阅兵,英国《新闻纪事报》当时报道说:“通往莫斯科的要冲鏖战正酣,而莫斯科却组织了一年一度的传统阅兵,这是英勇和无畏的榜样。”后来的战争过程和结果给此做了准确的“认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历史不会忘记在兵临城下之时莫斯科进行的盛大阅兵仪式。向所有反法西斯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意!图为受阅的坦克部队驶过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以下我们挑选了3种1941年红场阅兵中最具代表性的装备进行介绍,当年共有200辆坦克参加了阅兵,这三种坦克占了绝大部分,排在第一位的是T-34(76)中型坦克。在虎式坦克服役前,该型坦克低矮的外形和优异的机动性一直让德军装甲部队头痛不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二种是KV-1重型坦克,苏德战争初期,大多数德军坦克都无法穿透KV-1的前部装甲。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第三种是BT-7轻型坦克,除了优异的机动性外,这种坦克的火力已无法正面抗衡德军坦克。
(2015-05-08 08:14:00)
【延伸阅读】欢呼胜利!图说1945年莫斯科大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说1945年莫斯科大阅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实际上,早在1945年5月4日,苏军就在柏林举行过阅兵,但受阅兵力、装备和规模都不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5月9日,德军统帅威廉·凯特尔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正式宣告纳粹德国战败。当消息传回莫斯科,当地立即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载歌载舞的莫斯科市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载誉归来、征尘未洗的老兵们受到年轻姑娘的热情欢迎。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大批缴获的纳粹德军重装备被当街“示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入夜后的莫斯科,胜利的狂欢仍在持续。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6月22日,卫国战争爆发4周年的这一天,斯大林发布命令:“为庆祝伟大卫国战争的胜利,兹定于1945年6月24日在莫斯科红场举行作战部队、海军部队、莫斯科卫戍部队胜利阅兵式。在举行胜利阅兵式时,由我的助理、苏联元帅朱可夫负责检阅,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负责指挥。”按理说,担任阅兵首长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非斯大林莫属。但由于阅兵首长当天要骑马上红场,没想到已经多年不骑马的斯大林在练习中不慎从马上摔下,碰伤了胳膊,只好临时请苏军副统帅朱可夫代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按照苏联统帅部计划,这次阅兵,每个方面军组成1个混成团大方阵,由1000名士兵组成,另有旗手36名、10名候补人员。混成团指挥员共19人,包括团长1名、副团长2名、团参谋长1名、营长5名、连长10名。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根据要求,参加阅兵式的人员应从在战斗中表现最为突出并获得过战功奖章的官兵中选拔。?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各方面军司令和空军、装甲兵的全体集团军指挥员也都被要求参加阅兵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同时,各混成团须携带36面在作战中表现最为出色的集团军一级的军旗以及所有在战场上缴获的敌人集团军一级的军旗来莫斯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45年6月24日上午8时,各受阅部队在红场周围列队完毕。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为阅兵开始前,正在斯维尔德洛夫广场集结的苏军官兵和车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即将开始受阅的苏军IS-2重型坦克编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9时45分,以国防委员会主席苏联大元帅斯大林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出现在列宁墓上。图为描绘苏联领导人阅兵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时整,自鸣钟敲响10下,阅兵式首长朱可夫元帅骑着白色战马(注:由于战争损耗,当时苏联很难找到合适的白色骏马,朱可夫阅兵骑乘的实为一匹浅灰色战马),随着克里姆林宫钟楼的钟声响彻红场上,军乐队开始演奏格林卡的名曲《光荣啊,俄罗斯人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时零5分,朱可夫在阅兵式指挥罗科索夫斯基陪同下骑马检阅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官兵齐声高呼“乌拉”!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苏联红海军官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列队肃立的哥萨克官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苏军官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时15分,朱可夫发表简短的阅兵演说,“在这激烈残酷的会战中,我国人民最优秀的儿女牺牲了。今天,在这盛大的欢庆日子里,我们谨向他们表示伟大而崇高的敬意,光荣永远属于在保卫我们苏维埃祖国战斗中捐躯的英雄们!” 朱可夫演说结束后,克里姆林宫城墙内放礼炮50响。全体军人举手致敬。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0时25分,罗科索夫斯基命令:“分列式开始!”在插上柏林国会大厦的胜利红旗导引下,10个方面军和海军千人混成团顺序(按战争末期从北到南的战区位置)前进。队列前面飘扬着曾被英雄的苏联军人在攻克柏林后插上柏林国会大厦的胜利红旗(注:一说为这面红旗并未参加大阅兵,而是在之前就被送到了苏联武装力量博物馆珍藏,直到1965年才对外展出),红旗后面是操正步行进的各方面军混成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官兵头戴钢盔走过红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苏军官兵手握波波沙冲锋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苏军哥萨克官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持军刀的苏军受阅官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坦克部队官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苏军反坦克枪部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威武雄壮的阅兵阵列。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下面挑选此次阅兵中最有代表性的装备进行介绍,首先是T-34(85)中型坦克,这是苏军在遭遇德军虎式坦克之后,为T-34升级火力后的改进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IS-2重型坦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SU-100坦克歼击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受阅的152毫米M1937牵引榴弹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最振奋人心的场面在阅兵式接近尾声时出现。检阅台前走过一支由内务部捷尔任斯基师的200名官兵组成的特殊纵队,他们倒持着200面德军旗帜在被雨打湿的条石路面上拖行。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士们走到列宁墓检阅台前,依次向右转,把缴获的德军精锐师团的旗帜丢到列宁墓底座前,扔出的第一面旗就是希特勒的“元首旗”。观礼台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在激动人心的鼓点声中,抛到列宁墓前的敌军旗帜堆积如山,据说这是模仿当年俄军将拿破仑的军旗抛在沙皇面前的一幕。这一史无前例的场景彰显了苏联军人蔑视强敌的豪迈气概,堪称阅兵式上最长战胜国志气的一幕。图为描绘当时场景的画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当年不可一世的德军旗帜被苏联红军踩在脚下。
(2015-05-10 07:17:58)
閺傜増姘拃锔俱仛閿涙矮鎹㈡担鏇熸暪鐠愬綊顣╁ù瀣兊缁併劋绱伴崨妯肩搼楠炲灝鎲¢惃鍡曡礋鐠囧牓鐛ラ敍宀冾嚞閸曞じ绗傝ぐ鎿勭磼閻愮懓鍤潻娑樺弳鐠囷附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