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11日报道 韩媒称,今年2月春节长假期间和妻子一起来首尔旅游的中国人陈某将住宿地点选在市中心一家Guest House,遭遇了令人无语的事情。第一天洗手间的马桶就坏了,而且没有人来修。陈氏夫妇两天内不得不使用同一栋建筑内的商铺洗手间。
据韩国《朝鲜日报》5月11日报道,陈某预约的房间并非获得正式许可的住宿场所,而是私人在网上将自己的房产租借出去的“无许可Guest House”。房主在相关网站上进行了道歉“放假期间我也回家了,所以没能管理好房子,很抱歉”,但陈某还是留下了“可以理解但令人不愉快”的评价。
非法住宿场所给游客带去不便的事例越来越多。韩国旅游发展局今年2月公布的《旅游不便利投诉综合分析书(2014)》显示,外来游客对住所进行的相关投诉从2012年的86起增加至2014年的118起,增幅高达37%。
非法住所场所逐年增加,但管制起来很难。4月28日,记者和首尔观光警察队一起前往现场,执法过程遭遇障碍。据推测,当天前往的首尔麻浦区弘大入口站附近的商住两用楼有10%的住户(30余家)从事非法住宿生意。警察们表示,居民们多次进行投诉,称“游客们太多,不分昼夜进进出出,十分吵闹,使用电梯等公用设施也受到影响。”然而管理处称“是否真的从事非法住宿无法确认”,拒绝提供住户信息。观光警察队与管理处“斡旋”了半个多小时,相关负责人才表示:“进进出出的中国游客确实很多。他们好像是从邮箱内拿出房卡(钥匙)后进屋。”
警察们立刻确认邮箱,发现了3张房卡。这些房卡是屋主留给在网上预约后“登记”的游客的。然而不能仅凭放在邮箱内的房卡对非法住宿场所进行管制。观光警察队的组长金警官表示:“要向投宿的游客或主人确认是否投宿。”警察们在随后半个多小时内,在大楼门口向来往的游客们询问是否投宿,大部分人看到警察,似乎不便开口,摇着头躲开了。
除了个人将自己的房屋租给游客的小规模非法住宿场所外,更有甚者将整栋建筑装修成宾馆,从事非法营业。首尔市特别司法警察今年3月查获了从事非法宾馆经营的商住两用楼27处。这些场所从未对客房进行消毒,也没有紧急逃生设施,根本不具备经营住宿场所的资格。
为了扩充旅游住宿设施,韩国从2012年开始实施特别法,此后住宿场所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游客不满的事例越来越多。明洞、东大门附近在近3年内新开了20多家宾馆。由商住两用楼或购物中心建筑改建成的住宿场所很多。在这些“宾馆”的网页上,经常可以看到“再也不会去”的留言。游客们纷纷投诉称“没有窗户,很憋闷”,“房间太窄,每天早上都会有家人的头撞到浴室的门”。然而中区政府相关人士却表示:“房间内没有窗户只要有换气设施就可以注册住宿场所,这些都是经过合法程序获得许可的建筑。”
来韩旅游的中国游客逐年增加,然而再次来韩的比例却逐年下降。去年文化体育观光部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再次访韩比率为37.4%,2013年跌至25.8%。韩国观光宾馆业协会的事务局长表示:“住宿场所是旅游的基本设施,如果游客们对此不满,不仅不会再来韩国,长此以往,对韩国的印象也会大打折扣。相关机构应该对非法住宿场所采取适当措施进行管制。”
【延伸阅读】韩媒:中国游客600万时代来临 韩国旅游遇难题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韩媒13日报道,去年,到访韩国的中国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字并未让韩国旅游业界眉头舒展,近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导致大量企业赔本做生意。
大韩商工会议所面向300家接待中国游客的旅行社进行“吸引中国游客现状及改善课题”调查,并于13日发布了结果,57.6%的受访企业表示“游客增长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原因依次为“开展带有互相攻击性的市场营销”(45.4%)、“企业数量大增”(32.6%)、“个人自由行增加导致市场规模缩小”(15.6%)等。
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利润不理想,43.3%的受访企业称在过去的1年内,曾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游客。
调查还显示,曾到访韩国的中国游客二次访问率较低,此次调查中,关于中国游客对于韩国旅游的印象一问中,仅有18.4%的应答者回答对于韩国的印象变好,回答“印象低于期待值”的比重高达81.6%。
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院长朴光武表示,目前面向中国游客的韩国旅游路线存在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缺点,应根据游客的收入水平、需求、喜好等提高旅游质量,并站在游客的立场上,理解中国游客的价值观和感受,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商品。
(2015-04-13 16:49:58)
【延伸阅读】媒体:中国赴韩游客创记录 韩国旅游质量有待提升
中新网4月13日电 据韩国亚洲经济中文网报道,去年,到访韩国的中国游客超过600万人次,再次创新历史纪录,但这一令人振奋的数字并未让韩国旅游业界眉头舒展,近乎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导致大量企业赔本赚吆喝。
大韩商工会议所日前面向300家接待中国游客的旅行社进行“吸引中国游客现状及改善课题”调查,于13日发布结果显示,57.6%的受访企业表示“游客增长导致竞争更加激烈”。
市场竞争趋于激烈的原因依次为“开展带有互相攻击性的市场营销”(45.4%)、“企业数量大增”(32.6%)、“个人自由行增加导致市场规模缩小”(15.6%)等。
过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利润不理想,43.3%的受访企业称在过去的1年内,曾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吸引游客。
调查还显示,曾到访韩国的中国游客再访问率较低,此次调查中,关于中国游客对于韩国旅游的印象一问中,仅有18.4%的应答者回答对于韩国的印象变好,回答“印象低于期待值”的比重高达81.6%。
对于中国游客的增长趋势,56.3%的受访企业称持续增长有难度。对于接待游客的韩国旅游基础设施,仅有9.4%的受访企业称基础设施充足,其余企业则认为基础设施刚刚够和远远不够。
关于不足的基础设施,29%的受访企业认为是景点,另有19.2%、15.9%和13.5%的受访企业分别认为是韩流体验、住宿设施和旅游导游等人力资源。
为了更好地吸引中国游客,应强化的旅游商品开发依次为“集消费、休闲、健康、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旅游”(46.9%)、“量体裁衣的自由行”(25.3%)以及“企业旅游”(17.6%)等。
对于中韩缔结自由贸易协定最为期待的部分依次为中国游客赴韩签证程序简便化(53.9%)、对于韩国的亲密度提高(33.1%)以及可以与中国人进行跨境商务(6.5%)等。
调查还显示,在扩大吸引中国游客方面,目前亟需解决的政策课题依次为开发旅游资源(39.6%)、活跃地方旅游(18.8%)、完善旅游便利设施(15.5%)、扩大与旅游产业的支援和放宽限制(9%)等。(
韩国文化观光研究院院长朴光武表示,目前面向中国游客的韩国旅游路线存在千篇一律、大同小异的缺点,应根据游客的收入水平、需求、喜好等提高旅游质量,并站在游客的立场上,理解中国游客的价值观和感受,开发多样化的旅游商品。(王海纳)
(2015-04-13 10:48:15)
【延伸阅读】韩国大力整顿冒牌中文导游现象 规范旅游市场
中新网2月26日电 据韩媒26日报道,随着赴韩中国游客的逐年增长,精通中文的导游开始供不应求,导游素质参差不齐,部分未取得专业资格证的导游混迹其中,引起旅游业界和游客的不满。
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以下简称文体部)26日称,由于部分缺乏资质的中文导游扰乱旅游市场的秩序,韩国旅游的质量正在下降,今后将对无资格中文导游采取罚款等行政处分,并完善法律根据。
根据韩国现有法律,无资格证的导游在被揭发后,仅对所在旅行社进行处罚,如果被发现3次,该旅行社的接待游客资格将被取消。
要想成为正式导游,必须获得韩国旅游发展局签发的旅游翻译导游资格证。还要通过韩国历史测试并接受特殊培训。
但中国游客最近几年大幅增加,导致不遵守这一程序的冒牌导游大举进入旅游市场。根据统计资料,韩国的正式汉语导游有6450多人,而没有资格证的冒牌导游数量和正式导游差不多。仅去年1年间,就有十几家专门接待中国游客的旅行社因雇佣无资格证中文导游而被勒令停业。
韩国旅游发展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访韩中国游客达到612.7万人次,较2013年的283.7万人次相比大增41.6%,中国游客在整体外籍游客中所占比重也从35.5%提升至43.1%。
(2015-02-26 10:42:26)
【延伸阅读】韩媒称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满意度低 缺乏新鲜感
中新网2月16日电 据韩国《亚洲中国》报道,春节长假对韩国开始具有非凡的意义,每年春节汹涌入境的中国游客都成为韩国企业昂首期盼的贵客,从大幅度打折、迎合中国人口味的红包和金猪,再到大打大长腿“欧巴”牌,韩国业界也不可谓不努力。然而去过韩国的中国人对韩国旅游的印象却都不怎么美好,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大长腿和打折,韩国旅游还有什么?
数据显示,今年春节赴韩旅游的中国人将达到12.6万,数据十分惊人。然而另外一组数字却预示着可能带来发展瓶颈的隐患。韩国观光文化研究院2010-2013年的数据显示,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的满意度极低。在接受调查的16个国家及地区的游客中,中国游客的满意度排名第14,再度访韩的意愿同样排名第14。
更为严重的是,中国游客旅游后对韩国印象的改善程度排名第16,在所有国家及地区中最低;对周围人推荐的意愿也十分低(第13名)。
研究院中国观光研究委员崔庆恩(音)指出,韩国在文化上与中国十分相似,因此旅游为中国游客带来的新鲜感不大,这会对满意度有所影响,“因此韩国旅游更应注重质量上的增长,而非数量”。
而中国游客对韩国旅游的要求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多元化。与价格昂贵的酒店相比,最近赴韩国的年轻游客更偏好有韩国特色的民宿,而且他们对民宿的价格和周围交通条件等也有着充分的了解。首尔一名经营民宿的人士指出,“去年4月刚开业时中国游客比重仅占到20%左右,进入今年以来已经超过了50%”,“除了年轻游客以外,还有不少海外旅游经验丰富的家庭”。
中国游客的旅游目的地也从首尔扩大到其他地方。《在首尔》杂志相关人士介绍,最近大关岭羊群牧场、东海墨湖港等江原道一日旅游商品十分火爆,被抢购一空。
旅游界一名相关人士分析称,到韩国的中国游客在不断“进化”,第一代游客因为低廉的价格和接近的地理位置而来,第二代游客被韩流所吸引,而第三代游客对韩国已经十分熟悉,他们更需要一些与众不同的服务。
乐天百货海外销售组长具东旭指出,“‘欧巴’这样的词汇的出现意味着韩国对中国人来说已经不再具有神秘感”,“中国游客需要更多新鲜的感觉,仅靠现在的服务是无法吸引他们再度来韩国的,必须彻底地把握他们的口味和需求”。(葛静怡)
(2015-02-16 09:36:12)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