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5月2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40年前的4月30日,美国全面撤离驻西贡大使馆,75架直升机24小时内撤出7000名美军、外交官和南越民众。40年后,美国社会仍无法忘怀上世纪历史上最惨痛一日。
据台湾“中央社”4月30日报道,1975年4月30日越南时间凌晨7时58分,最后一架载有11名美军陆战队员的直升机飞离驻西贡大使馆。北越15万大军围绕在如今名为胡志明市的城市外,8点进入,越战结束,南越政权覆亡。
这一日当时在自由世界被称为“西贡沦陷”,北越则称光复国土、国家统一。
1975年1月,北越部队进逼南越要地。美国国会4月10日否决7亿美元军事与撤离援助,使馆危在旦夕。
北越兵临城下,轰炸美军机场,美国仍未有撤离计划。当时南越仍有6000多名美国人。
美国司法部4月22日同意13万南越人免签进入美国。时任驻南越大使格雷厄姆·马丁依人道主义,下令能帮多少就帮多少,使馆内人满为患,民众翻越围墙,直升机频繁往来,惊心动魄的影像传遍全球。
时任五角大楼特任官的前副国务卿理查德·阿米蒂奇,当时秘密策划将所有船只移往湄公河外近海,福特总统29日发表公开声明,所有美国人撤离越南。75架陆战队直升机24小时将7000多人载往近海船舰,最后架次飞离时,仍有数百名南越人留在使馆内。
另据美联社5月1日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员一边往美国大使馆的屋顶爬,一边锁住每一层楼的链式门,以放缓肯定会跟在他们后面的恐慌的越南平民涌进来的速度。他们知道,如果人群蜂拥至楼顶,他们肯定争不过不顾一切想在离开西贡的最后一架直升机上抢到一席之地的数百人。
海军陆战队员们用重型灭火器和墙壁储物柜堵住通往屋顶的门,紧张不安地等待着。队员们能听到下面正发生抢劫,看着汽车被开走,看着从沙发垫到冰箱等一切东西被运出办公室。
当美国大使在1975年4月30日凌晨5点左右乘坐直升机离开屋顶时,天空仍是漆黑一片。无线电用他的代号发出一则消息:“虎,虎,虎”,接下来是“老虎出来了”,表明这名外交官已在前往安全地带的途中了。
当太阳升起来时,剩下的海军陆战队员意识到,他们已经被遗忘了。飞行员们错误地认为,这则讯息意味着每个人都被疏散了。海军陆战队员没有办法联系到运送越南盟友和美国人到沿岸航母上的美国飞行员,因为他们的无线电信号到不了那么远。
美国留在越南的最后一批军人困在使馆楼顶,希望在迅速推进的共产党部队攻陷这座城市之前,有人会意识到他们还留在那里。他们焦虑不安地足足等了好几个小时,才等来了直升机。他们扔掉装备,以减轻重量,以便能够搭载足够多的人。最终,所有陆战队员都登上了直升机,在天上飞行时看到这座城市已经陷入一片火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越南战争期间,伤员搭乘直升机撤离战场。
【延伸阅读】黑白记忆:越南战争结束40周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解放是指越共军队于1975年4月30日攻占南越首都西贡。它标志着越战的结束以及越南统一。越南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1945年9月2日至1975年4月30日的战争中造成了800万平民死亡。图为1965年,美军飞机在西宁省配合地面部队进行搜查。编译/熊婉君(参考消息独家编译,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坐在装甲车上的南越陆军游骑兵看着一位父亲抱着孩子的尸体。1964年3月19日,他的孩子在政府武装追击游击队进入一个柬埔寨边界附近的村庄时被杀。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1月30日,美军骑兵第1师军医托马斯左侧脸上缠着绷带,看着一个无法分别其身份的士兵。在被美国军队占领前,这个战壕是越共防空防御的第一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胡志明(右)和武元甲(左)领导了越南几十年的独立斗争,一开始是与法国对抗,后来与美国对抗。1945年9月,在八月革命后他们拍下了这张合影。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54年在法国战俘被胡志明释放后,抵达河内。他们是在签署日内瓦协议,正式结束法国统治后,交换战俘当中的一部分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59年8月30日,越南共和国第一任总统吴庭艳在西贡投票。当时,吴庭艳享有美国政治和军事支持,但是在1963年晚期,他的政府被推翻,并遭到了暗杀,失去了美国的支持。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1年12月,美国海军在西贡码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1月9日,苏联船只离开哈瓦那向东行驶。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2年12月,美军上尉肯尼斯访问南越南村庄。在之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名上尉被杀。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在越南战争中,美国有6万名士兵死亡,超过30万士兵受伤。然而,越南人的伤亡人数更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3年1月初,南越国民警卫队路过在湄公河三角洲被抓的越共人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4年6月,南越士兵和一位美国参谋在柬埔寨边境的小河上巡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7年10月27日,一名士兵将一个米框扔到火焰上,他们的部队横扫了这个位于三岐附近的村庄。一位妇女试着从燃烧的火焰中拿出这个篮子,但是美国部队试图摧毁一切对于越共有价值的东西。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7年11月,在三岐,一名越共人员正被南越警察用枪指着头盘问。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4月,在顺化,第101空降师士兵帮助同伴,引导救护直升机穿过树林解救受伤的士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2月1日,南越国家警察局长阮玉湾将军掏出手枪对准越共军官阮文敛头部开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女人在通过牙齿和头部辨认出这具尸体是她丈夫之后大哭。1969年这具尸体与其他47具尸体在顺化被发现。有些人认为这些受害者是在“春节攻势”中被杀害。
(2015-04-30 06:40:00)
【延伸阅读】外媒:越南战争炸弹成纽约时尚新宠(图)
参考消息网2月17日报道 法新社2月14日报道称,在越南战争结束40年后,投掷在老挝胡志明小道沿线的美国炸弹成为了美国时尚人士佩戴的昂贵珠宝。
纽约时装周周边正在展示全部由美国最致命战争所遗留下来的军械制成的珠宝:镶有钻石的精美手镯、铜制链坠、项链和耳坠。
这些珠宝是由老挝工匠手工制作的,并由布鲁克林新公司Article 22发售,目前在近40个国家出售。“爱情就像炸弹”以及“在老挝投掷,在老挝制造”等题词刻在珠宝上。
Article 22的共同创始人伊丽莎白·苏达表示:“我们希望这些珠宝成为人们交相议论的作品。”Article 22这个品牌是以全球著名的人权宣言命名的。
她说:“当你看到别人佩戴炸弹时,你会问,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它实事求是地讲述了一个故事。”
Article 22称这个系列的珠宝为“和平炸弹”。这个珠宝品牌不仅得到了美国一批著名演员的肯定,还以本身拥有的一种道德感而自豪。
Article 22表示,自从2010年创立以来,该品牌已经投资清除了老挝6.5万平方米土地上的地雷,老挝是全球人均炸弹最多的国家。
老挝“战争遗产”组织的坎冯萨表示:“要不是Article 22这种品牌的努力,未引爆的炸弹将损害未来几代老挝人的健康和机遇。”
1964年至1973年间投掷的数千万炸弹很多一直没有爆炸,留下了约8000万网球大小的小炸弹,数千名村民和儿童曾因此身亡。
在川圹省高原地区,一个小村庄里的工匠将炸弹碎片熔化成浓稠闪亮的液体,起先他们将其做成勺子。
苏达说:“他们把如此消极的东西变成了如此积极、有用且能带来收入的东西。”
“这的确是他们改造土地和家园的一种方式。”
她发现了他们的工作,想出了制造手镯出口的主意,承诺以当地定价4倍的价格购买前500只手镯。她的“买回炸弹”项目从而出现。
在此期间,他们将设计变得完善,并开发出包括手镯、项链和链坠在内的一系列产品。
用炸弹制成的珠宝现在通过150个不同的经销商在39个国家销售。
苏达的生意合作伙伴、前银行家卡米尔·奥特福表示:“人们真的很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是独特的,它们在别的地方找不到,这使它们也因此成为了讲故事的‘人’。”
时装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校代理常务副院长萨斯·布朗说,Article 22是类似项目潮流的一部分。她说:“我认为,最好的时尚让人们思考,对人们形成挑战。这是艺术的作用,用最纯粹的形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以越南战争中的炸弹碎片为材料制成的珠宝饰品(法新社)
(2015-02-17 09:19:00)
闂傚倷绀侀幖顐﹀磹缂佹ɑ娅犳俊銈傚亾妞ゎ偅绻堥、娆撴倷椤掆偓椤庡繘姊洪幐搴㈢叄闁告洘蓱缁傛帒鈽夐姀锛勫弳濠电偞鍨堕悷褔鎮¢鐐寸厵妤犵偛鐏濋悘顏堟煙瀹勭増鍤囩€殿喗鎸抽幃銏ゅ川婵犲啰妲曢梻浣藉吹婵敻宕濋弴鐘电濠电姴娲㈤埀顒€鍊块崺鈩冨閸楃偞璐¢柍褜鍓ㄧ紞鍡樼濠婂牆绀傚┑鐘插绾剧厧霉閿濆娑у┑陇娅g槐鎺楀矗濡搫绁悗瑙勬磸閸斿矁鐏掗梺鍏肩ゴ閺呮粓骞嗛敐鍛傛棃鎮╅棃娑楃捕闂佽绻戠换鍫ョ嵁婢舵劖鏅搁柣妯哄暱閸擃參姊虹化鏇炲⒉婵炲弶绻勭划鍫⑩偓锝庡枟閸嬶綁鏌涢妷鎴濇噹閳敻姊虹紒妯尖棨闁稿海鏁诲顐㈩吋閸涱垱娈曢梺鍛婂姈閸庡啿鈻撻弻銉︹拺闁告稑锕ョ粈鈧梺闈涙处宀h法鍒掗銏犵<婵犻潧瀚Ч妤呮⒑閻熸壆浠㈤悗姘煎枤婢规洟鏁撻敓锟�闂傚倷鑳剁划顖炲礉濡ゅ懎绠犻柟鎹愵嚙閸氳銇勯弮鍥撳ù婧垮€栫换娑㈠箣閻忔椿浜滈锝夊箮閼恒儱浠梺鎼炲劤閸忔ê顬婇鈧弻娑欐償椤栨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