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美国《星条旗报》网站4月18日发表题为《西贡沦陷40年后,美国人的孩子仍然留在越南》的报道称,当最后一批美国军人在1975年4月30日逃离西贡(今越南胡志明市,编者注)时,他们抛在身后的是一个因战争而满目疮痍的国家、对自身前途不确定的越南人民以及他们自己的孩子。这些孩子(一些人有白人血统,另一些人则有黑人血统)是美国军人与酒吧女、清洁女工、洗衣妇和负责把保护美国基地的沙袋填满的女性劳工生下的。
这些孩子目前已经人到中年,他们的故事就和赋予他们生命的2个国家一样复杂。因为长着敌人的面孔,他们遭到国人的唾弃、嘲弄和殴打。他们被家人遗弃、送给亲戚或是作为廉价劳动力卖掉。收养他们的人家通常被迫把他们藏起来,或是剪掉暴露实情的金发或卷发。一些人被送去接受再教育甚至劳改,或者无家可归、流落街头。
他们被越南人叫做“贝度”,意思是“生命之尘”。
40年后,数百名这样的孩子仍然留在越南,他们太穷或是没有证据,以至于不符合美国在1987年出台的《美亚混血儿返乡法》。该法案帮助把美国士兵的孩子接回美国。
现在,一个美亚混血儿组织作出最后一搏,用一个家谱网站上的新DNA数据库帮助父亲与孩子团聚。那些留在越南的孩子对他们的美国大兵父亲知之甚少——共产党掌权时,与他们有关的文字与照片被烧掉,对他们的记忆也逐渐消失了。因此,DNA配对是他们仅存的希望。
新的希望
胡志明市正值春天。象征越南春节的杏花开满枝头。永无休止的摩托车流绕着环岛旋转着。古奇等大牌专卖店的霓虹灯在肯德基等连锁快餐店旁闪烁。如今已经几乎见不到美军曾经在这里驻扎的痕迹,除了停在一家旨在颂扬越共光辉事迹的博物馆的院子里停着的一架生锈直升机。
但是,家族的秘密就像地雷一样埋藏着。
现年44岁的特里斯塔·戈德堡是一位来自新泽西的普拉提教练,她自豪地说自己是美亚混血儿。身为一家名为“团聚行动”的组织创始人的她是1974年被一个美国家庭领养的,她在2001年找到了自己的生母。2年前,她来到胡志明市的一幢房子里,那里有80个人提供的DNA样本。她希望利用DNA配对技术,帮助为约400名等待对美国签证申请进行进一步核实的人提供证明。
她说:“要是命运捉弄,我很可能是被留在越南的孩子之一。”
在越战尾声的混乱日子里,超过3000名儿童从越南撤离。其余孩子的命运也因为1987年出台的法案而改变,该法案允许2.1万名美亚混血儿和超过5.5万名家庭成员在美定居。
“生命之尘”突然变成了“黄金儿童”。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儿童精神病学家罗伯特·麦凯尔维说,富有的越南人花钱购买美亚混血儿,以此冒充他们的家庭成员来获得赴美定局权。而一旦这些人到了美国,就会把孩子遗弃。麦凯尔维撰写了《生命之尘:被遗弃在越南的美国孩子》一书。
由于此类欺诈行为,美国对筛选程序进行严格控制,移民签证发放的数量大幅减少。2014年仅有3人获得签证。
一个名叫仁的男子从位于安江的家乡前来参加戈德堡组织的DNA采集会。他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人,是5个孩子的父亲,教育水平为小学3年级。他笑容可掬,略微有些扇风耳。
10岁那年,母亲告诉他,他的生父是一个美国士兵。
仁回忆说:“我问她,‘为什么别的孩子总是嘲笑我?我很烦,有时候想打他们。’她沉默了一会,然后对我说我是一个混血儿。她看上去有点伤心,但外祖父母说无论怎样他们都同样爱我。这不要紧。”
仁和其他人提供DNA样本后,就回家去等着看这项新技术能否让他们有机会实现长久以来的美国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被抛弃的美越混血女孩。他的美国父亲在老家的妻子给她写信,告诉她不要试图再找自己的父亲。
尘封往事
秋天,鲍勃·塞德福德的妻子路易丝(一位家谱迷)登录了她在族谱基因网站(Family Tree DNA)的账户。该网站正在与戈德堡进行合作。路易丝得到了惊人的搜索结果。该网站上有一份新样本与他丈夫的基因匹配,而且显示是父子关系。那个孩子就是仁。
路易丝很久以来一直怀疑丈夫上世纪60年代末在越南当宪兵时曾有过一个孩子。因为婚后不久,她曾在丈夫的钱包里发现过一个越南女人的照片。
这个消息对他们的女儿、现年35岁的阿蔓达·黑兹尔来说更是一个沉重打击。黑兹尔目前在沃思堡做助理律师。
黑兹尔回忆道:“说实话,我的第一个想法是:‘你肯定这不是诈骗吗?’”
但是,他们不久后收到了仁的照片。仁和他的祖父——老罗伯特·塞德福德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后者是一位曾参加过二战的海军老兵。鲍勃对他的儿子说:“你看上去太像你祖父了。”
塞德福德身材魁梧,是塔伦特县的一位副警长,有一头红褐色头发。他当年在归仁空军基地遇到了仁的妈妈。他对她的记忆已经模糊,他的家人说他很少谈到越战。
他的继子约翰·盖恩斯回忆说:“他从来不会坐下来哀叹那场战争。当我问他‘你开枪打死过人吗’的时候,他说:‘是的,但你必须明白那样做的原因,那是战争的一部分。我不会坐在这里向你解释那是什么感觉。’”
当塞德福德在得克萨斯州郊区教黑兹尔游泳和骑自行车时,仁正在他外祖父的养猪场生活,在河里游泳,在偷芒果时被人抓住。他们生活经历的这一差异对塞德福德并非没有影响。
盖恩斯说:“他(塞德福德)只是不停地说,我过去不知道,不知道怎样才能到那里,要不然我会在那里的。我能告诉你的全部就是我很惊讶,而且我讨厌在45年以后才发现。”
亲情犹在
塞德福德和仁此后进行了试探性接触,尽管仁不会说英语,也没有电脑。他们通过中间人互寄了电子邮件,随后还传递了包裹。仁给塞德福德寄去自己亲手做的凉鞋,还有圆锥形草帽。塞德福德一家则给仁捎去一张50美元的钞票和得克萨斯州巡警的装备。罗伯特·塞德福德总是问:“你有什么需要的吗?”
两人接下来用Skype软件进行了动情的视频通话。这2个男人第一次见到彼此时都哭了。
仁后来说:“他和我长得很像。我立刻感到和他很亲近。”
67岁的塞德福德此前曾因患皮肤癌接受过治疗。2014年8月,他再次病倒。癌细胞已经扩散,他接受了一系列手术,最近一次在4月3日。
近来,仁在胡志明市一个朋友开的缝纫用品店里的一台布满灰尘的电脑旁、通过Skype软件与黑兹尔进行了联络。黑兹尔当时在她的起居室里,她的狗跑来跑去。
仁问他的父亲怎么样了。
黑兹尔说:“他还不错。他现在可以坐在椅子上了。他们正在照顾他。我对没能更早联系你感到抱歉,但是妈妈和爸爸一直惦记着你,也一直在谈你。”塞德福德总是把仁的照片给医院里的护士看,并说:“这是我在越南的儿子。”
仁在2013年12月向美国驻胡志明市领事馆递交了DNA配对结果,要求他们重新考虑。但是他没有得到答复。国务院的一位发言人说,隐私法禁止我们讨论此事。
黑兹尔说,他们全家都完全赞成帮助仁移民到美国,即使她知道这有难度。
眼下,他们的故事还没有完结,越战本身也是一道无法痊愈的伤口。这个故事一直在螺旋式推进,就像把他们维系在一起的DNA双螺旋那样。(编译/冯雪)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1988年,胡志明市里的美越混血。
【延伸阅读】越战黑镜头:兴亡百姓苦!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越南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1945年9月2日至1975年4月30日的战争中造成了800万平民的死亡。图为1964年3月19日,一位父亲举着自己孩子的尸体愤怒的控诉南越军队,他的孩子是在南越军队追击北越游击队的战斗中丧生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争结束时给越南留下了一片满目苍夷的土地和100万孤儿、200万寡妇、50万残疾人。图为1965年6月6日,激烈战斗过后幸存的越南妇人和孩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打击越共部队,美军通过喷洒落叶剂来破坏赖以隐蔽的丛林。所使用的有粉剂、绿剂、紫剂、蓝剂、白剂,以及最主要使用的橙剂。 2006的一份报导称,约有400万越南人受到化学污染的危害,在越南南部某些地区污染物的含量甚至达到了安全标准的10倍。图为1966年1月1日,躲避战火的越南妇女和儿童,身后的美军伞兵正与越共军队激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3月30日,西贡的美国大使馆旁边遭受炸弹袭击,至少两名美国人和数名越南人丧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3年6月11日,西贡街头,一名僧侣自焚抗议南越政府对佛教的歧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3年2月28日,遭受凝固汽油弹空袭的越南城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后许多的越战美军老兵披露了大量的美军部队针对平民和战俘的杀戮和虐待事件。1962年11月17日,美军军官与越南中部山区的平民在一起。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3年8月5日,距离西贡约12英里处,一个南越的陆战排追击袭击基地的北越游击队时遭受伏击。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手足相残,越战中的南北双方军人的死伤均达到数百万。图为1964年2月27日,一个垂死的北越游击队员向南越军队招手。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南越军队的一名营长正在呵斥逮到的越共嫌疑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3月28日,正在遭受审问的越共游击队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11月27日,西贡东北部约45英里处,遭袭击身亡的南越军队尸体遍布道路。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左图是被抓获的越共游击队和他的孩子,右图为战死的美军士兵吊在直升机下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南越军队俘虏和打死的越共游击队员。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越共游击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10月29日,被抓获的23岁的越共女护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所有的战争中最受残害的往往是处于战场的平民。图为1968年1月31日,岘港街头发生激烈战斗,一个小孩捂着耳朵跑过,身边是死于流弹的平民尸体。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5月7日,远处战火密布,大量的越南平民在逃离战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2月,南越的旗帜飘扬在残破的古堡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战争失利让美军的轰炸范围不断扩大,“误伤”的平民数量也急剧增加。图为1968年2月10日,西贡的战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8月28日,越共游击队用凝固汽油弹袭击美军营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2年7月6日,毁于战火的越南南部教堂。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9年1月22日,轰炸过后一片斑驳的大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2年12月13日,一个被斩首的美军塑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0年5月5日,越南和柬埔寨的难民搭乘美军直升机撤离战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3年1月28日,一位南越遗孀在一座佛塔旁哭泣。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8年4月,西贡街头的越南妇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5年3月22日,南越直升机运送难民,随着美军撤离,越共军队步步紧逼。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5年4月,争相逃命的越南难民。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越南顺化,行人走在遭袭击坍塌的桥上。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75年4月30日,越共坦克冲进南越“总统府”。
(2015-04-23 10:00:00)
【延伸阅读】越战黑镜头:陷入地狱的美国大兵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最后美国在越南战争中失败。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军队,以游击战对付北越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北越之间的联系。图为1963年8月6日,一个美军特种分队出发去袭击越共军队的一个补给基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越南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图为1964年12月26日,低空飞过的美军攻击机,向疑似越共军队活动区域投掷炸弹。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图为1964年12月,美军直升机低飞配合地面部队前进,随时准备支援地面部队打击北越游击队。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图为1965年3月,直升机悬停扫射可疑丛林,协助美军搜索前进。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浓密的丛林成为越共游击队的天然屏障,美军为了解决这个头疼的问题,用落叶剂来是大面积的丛林成片落叶,这些化学药品的危害至今仍在影响着越南人民的说活。图为1965年9月,播撒“橙剂”的美军飞机。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在越南共和国岘港市登陆,成为第一批进入战区的美国国防军战斗人员。图为1965年4月10日,美军携带装备从岘港附近登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5年11月27日,美国国防部要求提升美国国防军数目至四十万人以便执行计划中的大规模扫荡行动;到了年底,美国国防军在越南的数目已高达十八万四千人。图为1965年11月2日,美军的轰炸机正在轰炸越共目标。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快速机动的越共游击队给美军以沉重的打击。图为1965年11月18日,德浪河谷战役中的美军,照明弹的映照下,多名美军死伤战士等待直升机转移救援。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被越共军队袭击的美军运输直升机,这次袭击造成13人死亡3人重伤。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为了挽回一再失利的战事,美军不惜将很多惨无人道的大杀伤性武器投入到越南战场。图为1966年,美军战机投白磷弹轰炸越共军队藏身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美军投放的凝固汽油弹爆炸画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1966年1月3日,坐在河边休息的美军士兵。
新浪警示:任何收费预测彩票会员等广告皆为诈骗,请勿上当!点击进入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