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2日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4月17日发表题为《海军陆战队从一架“鱼鹰”式飞机上发射“神风特攻队”式无人机》的报道称,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实施一次直升机突袭,即将向地面投送步兵。然而,一名武装叛乱分子在严密掩护下向他们开火,要抓住他不太容易。
面临这种情况,美国人可能会用武装直升机上的机关炮和导弹打开局面,例如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一款海军陆战队已经使用多年的“超级眼镜蛇”直升机的增强型新版本。但是,他们正在试验另一种选择:从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的后部发射一架装有炸药的“神风特攻队”式无人机,让其直接飞向叛乱分子的藏身地。
海军陆战队最近在加利福尼亚州试验了一种被称为“弹簧刀”的小型无人机,让它从地面和“鱼鹰”运输机后部直接飞向目标。海军陆战队航空武器和战术1中队的指挥官詹姆斯·亚当斯上校说,这些无人机是“无危害性的”,机上没有炸药,但此次试验很成功。
亚当斯说:“它们能够像“神风特攻队”一样将炸药投向目标。能够携带的炸药量不是很大,与手榴弹的装药量类似。”
数年来,“弹簧刀”作为自杀式无人机的功用已为人所知。这种无人机是由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蒙罗维亚、已经研发了众多小型无人机的航空环境公司生产的。但大多数媒体报道的关注点却是地面部队如何针对目标发射这种无人机。公司官员说,这种无人机能够装进背包,当从发射筒中发射出来后,其机翼会自动翻出。
海军陆战队官员2012年说,他们发现“弹簧刀”无人机非常精准,因此计划将其派往阿富汗。彭博社2011年报道,陆军部队在阿富汗使用了这种无人机。航空环境公司官员说,为了迅速让这种无人机投入战场,陆军当年与该公司签署了一项490万美元的合同。(编译/裘芳)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MV-22“鱼鹰”偏转旋翼运输机。
【延伸阅读】日本民众抗议美军追加部署“鱼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3日下午,驻日美军追加部署在冲绳县美军普天间基地的2架MV-22“鱼鹰”倾转旋翼机从位于山口县的驻日美军岩国基地起飞,飞往冲绳。在普天间基地周围,当地民众一大早就举行集会,抗议美军在当地追加部署“鱼鹰”机。“鱼鹰”由于发生过多起坠毁事故,安全性令人担忧。日本民众,尤其是冲绳居民,一直坚决反对驻日美军部署“鱼鹰”机。图为当日,在日本冲绳,一些民众在美国海军陆战队普天间空军基地附近抗议。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3日,在日本冲绳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普天间空军基地附近,一架“鱼鹰”倾转旋翼机从抗议人群的头顶飞过。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8月3日,在日本冲绳,一架“鱼鹰”倾转旋翼机抵达美国海军陆战队普天间空军基地。新华社/法新
(2013-08-04 11:40:54)
【延伸阅读】全球先进无人机大集合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9月20日,在瑞士埃门的瑞士空军基地,人们参观展示中的以色列航空公司生产的“苍鹭”无人机。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又被称为空中机器人,它载有各种机载设备,可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自动执行任务,也可由操作人员进行远程遥控来完成任务。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2012年12月9日发布的照片显示,在大西洋海域的美国海军“杜鲁门”号航空母舰上,X-47B无人战斗机系统进行展示。“杜鲁门”号航母是美军第一艘搭载无人机的航空母舰。随着人工智能、雷达和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无人机已经不是一架简单的没有飞行员的飞机,而成为了一个作战系统,被称为无人机系统。这一系统不仅包括无人驾驶飞机,还有操作飞机的控制系统、联系无人机和控制系统的通讯设备,以及其他支持设备。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张美国军方2011年1月5日公布的照片显示,一架未搭载武器的“影子”无人机发射升空。按照用途的不同,无人机可分为靶机、侦察机、电子战机、攻击机、诱饵机和通讯中继机等等。无人机技术涉及了多个科技领域里的尖端技术,其研发和生产对一国的综合科技水平要求较高。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省珠海市开幕。备受关注的我国无人机制造领域“当家明星”——“翼龙”无人机系统实物亮相。该款无人机装有一台100马力活塞发动机,具备全自主平轮式起降和飞行能力,最大起飞重量达1100公斤,最大续航时间为20个小时,可携带各种侦察、激光照射/测距、电子对抗设备及小型空地打击武器,可执行监视、侦查及对地攻击等任务,也可用于维稳、反恐、边界巡逻等。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1月14日,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院研发的彩虹4(CH-4)无人机系统成为观众瞩目的焦点。据该院王晓军副院长介绍,彩虹4无人机翼展达18米,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适合执行边境巡逻、海岛守护、反恐作战、应急通讯等多种任务,该机型的综合察打能力已经超越同类型的美国“捕食者”无人机系统。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9月21日,在加勒比海海域,BQM-74E型无人机从美国海军安德伍德号导弹护卫舰上起飞。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7月21日,一架“欧洲鹰”无人机在德国曼兴的空军基地着陆。“欧洲鹰”无人机可以在两万米高空执行任务,续航时间可达30小时。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0年7月22日,在英国汉普郡举行的法恩伯勒航展上,一架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全球鹰”无人机进行展示。“全球鹰”无人机是美国空军乃至全世界最先进的无人机,可从美国本土起飞到全球任何地点执行侦察任务。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这是美军MQ-8B“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的资料照片。美军曾在2011年对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中使用“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美国空军2012年9月27日公布的照片显示,美国空军的无人驾驶且可重复使用的航空器X-37B空天战斗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泰特斯维尔航空实验场进入发射位置。X-37B空天战斗机既能在地球轨道飞行,又能进入大气层,结束任务后还能自动返回地面,被认为是未来太空战斗机的雏形。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0月16日,一架以色列公司研发的“赫尔墨斯900”型无人机在瑞士埃门的瑞士空军基地进行展示。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11月11日,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皮尔斯堡,一名海豹突击队技术人员在调整无人机设备。新华社/路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12月1日,一架欧洲“神经元”无人机原型机从法国伊斯特尔的机场起飞,进行首次飞行测试。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1年10月20日,在日本东京,一名工程师展示高等国防技术研究中心研制的球形侦察无人机。新华社/法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12年4月11日,在阿富汗卢格尔省的一处前线基地,两架“灰鹰”无人机停在停机坪上。新华社/法新
(2013-05-04 12:42:00)
闂備礁鎼崐缁樻櫠濡も偓椤繈顢欓悙顒€顎忛梺鎸庢煣閸曟ɑ绂掑☉銏$叆婵炴垶鐟ч悡顖炴煙楠炲灝鐏柟宄版嚇瀵挳鎮㈤崨濠冪槕闂佽崵濮甸崝鏇犵礊婵犲洢鈧倿鍩℃导鍗炴贡閳ь剨缍嗘禍婊堝礂婵犲嫮纾煎ù锝夋涧婵¤櫣绱掗崣妯哄祮鐎规洏鍔岃灒闁兼祴鏅滈幆锝呂旈悩闈涗粶闁诲繑绻堥獮澶愭晸閻樺啿鍓梺绯曞墲濞叉繄绮堢€n喗鍋i柛銉戝懎鈪甸梺缁樼◤閸庣敻寮鍛殕闁告劖鍎冲▓鏌ユ⒑閸涘﹥绀€闁靛洦岣跨划顓㈠磼濠靛嫪姹楅梺鐟扮仢鐎氼喚澹曢敓锟�闂備胶绮崝妤呭箠閹捐鍚规い鏃囧Г娴溿倖绻涢幋鐏活亜顕i幎鑺ュ仯闁搞儳鍏樺顕€鏌涙惔顖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