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自3月时隔7年访问日本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发表批评安倍政权歪曲历史问题的发言之后,日本国内一股疏远德国的“烟德情绪”正在急剧扩散。“烟德”是意为“不舒服”、“觉得别扭”的日语“煙たがる”和德国组合出的词汇。虽然比讨厌韩国与中国的嫌韩和嫌中情绪弱一些,但这也无异于表达出了对于对方国家的明确反感。
据韩国《朝鲜日报》4月20日报道,德国与中韩两国不同,与日本不存在历史问题及领土纷争,反而和日本具有同为引发二次大战的国家的共同点。但日本把德国当成排斥对象,是因为默克尔总理近期的发言。默克尔总理3月访日期间,曾说过:“正视过去是和解的前提条件。德国重新被国际社会接受,也是因为正视了历史。日本也应该为了和周边国家和解而努力。”
这一发言招来了始料未及的反效果。大多数日本人在判断发言的妥当性之前,对“逆耳忠言”表现出了无条件的抗拒反应。在发言之后,外务相岸田文雄表示不满说:“单纯地比较日本和德国的战后处理,是不恰当的。”此后,网络上“德国就这么了不起(到了可以给日本忠告的地步)吗?”“德国没有居高临下对日本指手画脚的立场”,爆发出各种反对之声。
反过来,不少舆论也批判了训诫日本的德国。最近希腊齐普拉斯总理要求德国赔偿纳粹所犯罪行的赔偿金,被德国政府拒绝的事情被拿了出来,认为“德国如果想反省过去,就应该给希腊下跪谢罪,然后拿出所有的损害赔偿金”,这种意见获得了很大的呼应。
日本保守舆论也趁着“烟德情绪”,站出来“打击德国”。《产经新闻》在3月11日的报道中指责说,“不要将纳粹和日本混为一谈”,“日本没有像纳粹德国那样有组织地对特定人种进行迫害和屠杀”。月刊杂志《Themis》在4月号上发表文章称:“犹太人大屠杀是和大东亚战争(日本和联军在太平洋进行的战争)与日军慰安妇完全不同层次的问题。”
然而,也有人指出,最近在日本蔓延的“烟德情绪”并不正常。德国史专家——日本拓殖大学的佐藤赳夫(音)教授说,虽然有人批评德国把战争的所有责任都推给纳粹,但没有任何过错的现代德国人也在一直尽力承担(战争的)责任的态度毫无动摇。
【延伸阅读】战后睦邻友好?民调:日本46%赞同 德国达94%
参考消息网4月20日报道 朝日新闻社于战后70周年之际,在二战战败国日本和德国分别实施了舆论调查,旨在探究两国对战争及战后发展历程的认识。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4月19日报道,对于与因战争而受害的周边国之关系,日本受访者中回答“发展得很好”的占46%,而德国则高达94%。就是否该继续道歉这一问题上,两国亦有分歧,但德国在继续道歉方面则显得更加积极。
此次调查,在日本是3月到4月期间以邮寄的方式、在德国则是在3月份通过电话方式实施的。虽然调查方法不同,但与在日本调查项中部分相同的内容,也同样询问了德国受访者。
关于现今与因战争使其受害的国家关系如何,日本受访者中认为“发展得非常好”的仅占1%,而认为“某种程度发展得不错”的占45%;德国认为“发展得非常好”的占39%,认为“某种程度发展得不错”的占55%。
针对“对受害国及国民进行的道歉和赔偿是否充分”一问,日本有57%的受访者认为已“充分”,这一数字超过了认为“尚不充分”的24%;而德国回答“充分”的则占73%,远远超过“不充分”的21%。虽然问题的表述有部分不同,但日本在2006年4月实施的面对面调查中也曾问过相同的问题。当时有36%的受访者回答“充分”,而回答“不充分”的则占更大比例,达51%。
在“政治家是否应该继续向受害国道歉”这一问题上,46%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应该”,与认为“没必要”的42%不相上下;而德国则是55%对42%,认为“应该”的占多数。
此外,仅有13%的日本受访者表示在学校“好好学习过”二战那段历史;而有48%的德国受访者表示“好好学习过”纳粹时期的那段历史。
(2015-04-20 08:08:00)
【延伸阅读】日媒:日本“修正”教科书妄图粉饰历史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日媒称,对于以“谦虚”和“严于律己”为美德被教育长大的一代来说,这个国家的历史教科书正在演变为反面教材。将从2016年度起使用的初中教科书审定结果于4月6日公布。“迄今为止,(教科书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负面的较多。”遵循下村博文文部科学相的这一思路,教科书中一部分涉及历史的记载可以说是修正主义的。
日本《东京新闻》4月16日报道,焦点之一是对关东大地震(1923年)后屠杀朝鲜人事件的记载。教科用图书检定调查审议会(简称检定审)对两家出版社的教科书提出了“检定意见”,之后两社都修改了记载内容。
其一是清水书院出版的教科书。原文为“被警察、军队、自警团杀害的朝鲜人达数千人”。
检定审针对死亡人数提出意见称,“没有一般提法这句话没有明确标出来”。
结果该出版社作出了“修正”,变更为“当时司法省公布的死亡数字为230余名,但是也有说法认为,加上被军队和警察杀害或是在司法省的报告中没有记载的地区发生的屠杀,死者人数可能多达数千人,关于人数并没有一般提法”。
其二是学习舍出版的教科书。正文内容为“军队、警察以及居民自发组建的自警团屠杀了数千朝鲜人”。此外还在空白处就死亡人数加上了注释,“当时的政府调查结论是死者约230人,吉野作造调查认为约2610人,而居住在日本的朝鲜人自己进行的调查认为死者约6650人”。
即便如此仍然被检定审提出改正“意见”,要求将“数千人”改为“大量”。
研究朝鲜近代史的专修大学教授田中正敬解释说:“‘数千人’是近年的研究中得出的数字。司法省公布的230人这个数字只统计了自警团导致的死者数。军队和警察的屠杀行为没有算在内,与实际数字比相差很大。”
曾经对朝鲜人屠杀事件做过调查的《九月,在东京的大街上》一书的作者加藤直树指出一点,中央防灾会议编订的《1923年关东大地震第二编》中记载,“由警察、灾民和周边居民(对朝鲜人)实施的杀伤行为”导致的死者数“相当于震灾死亡人数的百分之好几”。既然地震总的死亡人数约十万,那么(被杀的朝鲜人)就有数千人。
加藤说:“数千人与司法省发布的约230人哪个可信度更高是一目了然的。即使这样还要求加上‘没有一般提法’,难免让人感觉是要故意制造死者很少的印象。”
(2015-04-17 13:46:00)
【延伸阅读】日媒:改善中日关系 日本“鸽派”被推上前台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外媒称,4月9日早晨,一辆接一辆黑色轿车到达东京某酒店。中日两国时隔3年重启议会交流,日本的日中友好议员联盟在此举行早餐会,招待来自中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团。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4月16日报道,日方出席人员为自民党副总裁高村正彦等议员联盟高层。担任中方代表团团长的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表示,只要双方共同努力,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有些问题即使马上解决不了,时间也会替我们解决。这一发言明显是针对双方在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和历史问题上的对立,但并未直接提及,早餐会至始至终在和谐与融洽的气氛中进行。
据出席早餐会的日方人员表示:“以往与中方代表见面时,总会听到批评与指责,感觉好像理所应当地要说日方几句。而像这次的气氛非常少见。”
报道说,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进行了会谈。此后,中日交流逐步启动。而其中两国议员间的交流显得格外活跃。
报道称,日本自民党干事长谷垣祯一和公明党干事长井上义久2015年3月下旬访问北京,决定年内重启此前已中断6年的“中日执政党交流协议会”。2015年5月上旬,自民党的日本前财务相额贺福志郎计划与自民党议员等一同访华。下旬则由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率领旅游业人士等3000人代表团访问中国。二阶是否会与习近平主席举行会谈也受到各方关注。
熟悉中国外交的日本专家分析称:“这是希望2015年夏天在日本政界内部营造出中日关系解冻的和解氛围,以避免日方的战后70周年谈话出现过激内容。从中或许可以揣测出这样的想法。”
报道称,中国非常警惕安倍将于2015年夏季发表的战后70周年谈话。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在战后50周年时发表的首相谈话明确写入了“对殖民统治和侵略的反省”。但安倍被认为对“侵略”一词抱有抗拒感。其在2013年4月的日本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就曾表示“‘侵略’的定义无论是学术上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
战后70周年的安倍谈话究竟会采用怎样的表述?尽管安倍表示将会“总体上继承”过去历届内阁的谈话,但这并未打消中国的疑虑。中国担心安倍可能会颠覆战后框架以及以往对战争的反省。而现在的中国领导层也很难直接去做安倍的工作,像之前试图拒绝进行中日交流的做法也并未产生多大的效果。因此,中方现在似乎改变策略,希望通过依赖谷垣和二阶等在自民党内担任要职的“鸽派”人物,在日本朝野制造舆论气氛。
报道称,一方面,对于因“安倍独大”及与中韩关系冰冷而蛰伏许久的自民党“鸽派”来说,中国的这一攻势策略仿佛是一股吹来的暖风。他们以改善中日关系这一业绩为背景,作为两国的沟通渠道及政界的重要参言者正越来越多的走上前台。
2015年3月19日下午,即将前往中国访问的谷垣赴首相官邸拜访了安倍。“估计70周年谈话是中国比较关注的”,在介绍完日程外,谷垣抛出了这一问题。同时对安部表示:“如果被问到相关问题,就把正通过有识之士会议进行讨论的内容转达给他们(中方)。”迄今为止,在介绍有识之士会议时,安倍一直称,“希望着重讨论日本应当在21世纪履行的责任”等。而谷垣之所以称要转达安倍这一面向未来的想法,也是出于希望消除中方疑虑的考虑。
日本首相官邸的官员解释称:“(安倍)首相希望拿出一个符合时代的新谈话,并不想否定战后的世界发展脚步,更不会故意去引发中国和韩国的强烈反对。”为避免新谈话的“表述方式”损害日本与中国、韩国的整体关系,能传递自己意图的渠道人士对于安倍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报道说,谷垣和二阶等日本执政党的高层等要求针对谈话建立执政党与在野党的事前磋商框架等,多次发言敦促安倍慎重行事。不过在日本朝野也有人嘲讽称:“借助中国在背后的支持,鸽派们也终于有些复活了。”
(2015-04-17 00:35:00)
【延伸阅读】日媒:安倍称日本战后向他国提供援助是“积大德”
参考消息网4月17日报道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4月2日召开的关于战后70周年谈话的专家恳谈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及日本在战后较早阶段就开始向他国提供政府开发援助(ODA)一事,并评价称“70年来积了很大的德”。
据共同社网站4月16日报道,安倍还强调应对战后70年的历程“从心底自豪”。日本政府16日公开的会议纪要透露了上述内容。
会上16名委员等就战后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贡献等议题交换了意见。
安倍说明称,战后日本接受国际援助建设了新干线和高速公路从而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安倍称“这回轮到了日本”为他国做贡献,并就今后的ODA表示将重视“质量”。
根据会议纪要,有委员认为“应该认识到日本的战后处理问题至今仍然存在”,提及了慰安妇、靖国神社以及战殁者遗骨收集问题。
不是委员而是以外部专家身份出席会议的国际协力机构(JICA)理事长田中明彦指出,“战后的历程是建立在对战前的侵略深切且全面的反省之上的”,分析称由此日本“为国际秩序的形成扮演积极角色的意愿增强了”。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2015-04-17 00:35:01)
闁哄倻澧楀顔炬媰閿斾勘浠涢柨娑欑煯閹广垺鎷呴弴鐔告毆閻犳劕缍婇。鈺伱圭€n亜鍏婄紒浣靛妺缁变即宕ㄥΟ鑲╂惣妤犵偛鐏濋幉锟犳儍閸℃洝绀嬮悹鍥х墦閻涖儵鏁嶅畝鍐惧殲闁告洖銇樼粭鍌濄亹閹垮嫮纾�闁绘劗鎳撻崵顔芥交濞戞ê寮抽悹鍥烽檮閸庯拷